江西省临川二中、新余四中2018届高三1月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545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7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客家先民自中原河洛一带迁居南方,古有民谚“北有大槐树,南有石壁村”。罗香林教授认为除了其他零星的迁入或自各地以服官或经商而迁至的,历史上客家人曾经历五次大规模的迁徙运动。
第一次:受五胡乱华影响,自东晋始,大批中原人举族南迁至长江流域。
第二次:唐末的黄巢之乱,迫使客家先民继续南下,到达闽粤赣接合部,成为客家的第一批先民。
第三次:金人南下入主中原,宋高宗南渡,更多的移民集聚于此,与当地的土著和先期迁入其地的畲族先民交流融合,最终形成客家民系。
第四次:明末清初,客家内部人口激增,因资源有限,大批闽、粤客家人从客家大本营向外迁移,最远内迁至川、桂等地区,历史上的“湖广填四川”即发生在此时期。
第五次:清朝咸丰(1851-1864年)以后……部分客家人分迁至广东南部、海南乃至海外,客家人走向世界。
——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
材料二 明清时期,迫于沉重的人口压力,大批破产贫民涌入长江流域的山区,进行垦殖,政府发给路费、耕牛、种子等并免征赋税。甘薯、玉米等对自然条件要求较低、南方种植更为便利的作物推广,也加速了长江流域山区的开垦。随着南方农村经济发展和劳动力供应增加,经济出现了一些新趋势。永佃制和货币地租也开始推广,城市工商业进一步繁荣,江南新兴市镇星罗密布。流民的垦殖方式十分原始,开辟农田采用撂荒式农业,砍伐林木也是不间株,只伐不植,破坏性开垦引发了长江中下游河道泥沙淤塞和水患频发。
——摘编自齐涛《中国通史教程教学参考:古代卷》
材料三  1978年至1983年,我国流动外出的农民总数不足200万人:而到1987年流动人口数量就猛增至1810万人。进入90年代后,流动人口的增长更是势不可挡,其中1995年全国流动人口数量达到7073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进一步提高到5.86%。人口流动的方向大多由内地省份向沿海省份流动。
——摘编自徐德莉《近代化视角下的中国农村人口流动》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概括分析古代中国人口迁移的原因。
(2)依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各时期人口流动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并指出改革开放后人口流动与古代人口迁徙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隋中央政府必须处理的一个问题:在有关政策事务和行政表现方面,它如何与派往各地方政府任职三年的官员保持密切的联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隋建立了朝集使制。各州派代表出席御前的专门集会。在京师时,他们住在城东南的专区。集会在每年阴历二月、七月和十月的十五日举行。隋代的朝集使一般是刺史和其他高级官员,他们除了带贡品以外,还应带参加科举考试的士子来到京师。每个地方单位的官员的表现要经过考察,然后被召见。
一次,隋帝对集会的地方代表讲话,并向他们推举某县令为模范,因为他的施政被评为京师附近地区的佼佼者。隋帝的讲话内容如下:“房恭懿志存体国,爱养我民,此乃上天宗庙之所祐。朕若置之不赏,上天宗庙必当责我。卿等宜师范之。”据记载,隋帝于是提升他为州刺史。

——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国隋唐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代设立朝集使制的目的及其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代朝集使制的作用。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陈友仁(时任外交部长)认为租界的自治权是中国主权的象征,而现在各处的租界,其原始章程大多数是由地方官与各国领事签订;中国地方官本无权割地与人,也不能允许外国在中国领土上行使主权;因此如将各国租界的形成,解释为“割地”或“设定外国公权”,并不符合原定合同的实际意义,因订合同者的行为是一种“无权行为”,而且前盛行于租界的外国行政权,也毫无法律上的根据。他尖锐地指出“此等事实上攘夺,全由外交当局麻木所酿成”,决心在自己的任期内逐渐收回租界的外国行政权。1926年11月,国民革命军武装通过汉口英租界,广州英领事向国民政府外交部提出抗议,陈友仁严词驳复“汉口租界章程本来系于中国主权准许之下一种自治法规,主权者之行为,对于其所准许或曾经准许之法规,本来不生违法之问题”,英领事无辞反驳,只得作罢。
——钱玉莉《革命外交家陈友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租界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外交家陈友仁收回租界行政权的方法的特征。

2.单选题(共8题)

4.
古代罗马的法学家发明了这样一条定则,即“奴隶不是人”,并把它载人《法学阶梯》之中。法学家盖乌斯和乌尔比安则更加明确地指出,奴隶即畜类,是“另一种家畜”。这主要反映出古代罗马法
A.保护私有制的本质特征
B.缺乏“人人平等”的理念
C.仅保护奴隶主阶层特权
D.公法和私法都有较快发展
5.
如图是1941年2月1日《新华日报》上刊载的一幅题为《前门打虎,后门防狼》的漫画。作者意在揭示
A.共产党面临复杂的抗战形势
B.国民党正面战场失败的主要原因
C.日本侵略者遭到国共的夹击
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对中国抗战的帮助
6.
下图漫画《山姆大叔忙坏了》反映的是
A.两极格局被多极格局所取代
B.美国力图维持“单边主义”
C.第三世界兴起和美国的衰落
D.美国希望建立新的国际格局
7.
19世纪英美文坛出现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春天,诞生了一批描写女性的文学作品,如《苔丝》《红字》《名利场》《简·爱》等,在这些作品中体现出女性要经济独立、接受良好的教育以及同男性建立平等的婚姻关系等思想。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的发展
B.自由主义思想的兴起
C.启蒙运动的兴起
D.女权主义意识的兴起
8.
下图为1868—1907年外国在华航运所占市场份额示意图,其中的甲、乙、丙三个国家分别是
A.美、英、日
B.英、日、美
C.英、美、日
D.日、英、美
9.
以下是1861-1884年总理衙门总署大臣、军机处军机大臣、其中总署大臣兼任军机大臣情况统计表。这种安排
时间
总署大臣人数
军机大臣人数
其中总署大人兼任军机大臣人数
1861—1868年
7
5
3
1869—1875年
10
5
4
1876—1881年
12
5
5
1882—1884年
12
6
4
 
A.加深了清政府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B.推动了政治近代化进程
C.有效抑制了地方官僚势力的崛起
D.有利于洋务政策的推行
10.
下图是河北省某县颁发的“自留地使用证”,它反映出客观真实的是
A.社员个人支配与任何人不得侵犯表明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
B.自留地由本户固定使用二十年表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初露端倪
C.任何人不得侵犯表明人民公社化保证了农民的利益
D.自留地的使用证只能说明农村土地经营的灵活性
11.
在中国古代,儒学只是把道德作为一种现成的、肯定的价值与行为,缺乏对道德是“天经地义的终极真理”的论述。所以,一旦时代变动,其可靠性就会遭到质疑。能弥补这一缺陷的是
A.理学使道德上升到天理的高度
B.董仲舒将德治与大一统相结合
C.荀子以法律强化道德的约束力
D.明清之际强调道德的实用价值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