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市2017届高中毕业生五月模拟文综历史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5452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21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70年,欧洲的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64.7%。而唯一的对手美国仅占23.3%,到1913年时,虽然美国已向前发展,达到了35.8%,但这一年欧洲工厂的产量仍占世界总产量的47.7%。到1914年时,欧洲除了在全球陆地上架设了庞大的电报和电话线路网外,还在海底铺设了516000多公里的电缆,已有总吨位为5000万吨的3万多艘船只装载货物往返于世界各地……欧洲已成世界的银行家,为建造横穿大陆的铁路、开凿沟通海洋的运河、开发矿山、建立种植园提供所需的资金,诸大陆这一经济上的一体化导致了全球生产率的惊人增长。这一期间世界工业总产量至少增加了6倍,贸易额增加了12倍,欧洲在这一经济腾飞中得益最多。1800年,欧洲宗主国的人均收入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地区收入的差距约是3:1,而到1914年时这一差距则增加到约7:1。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阅读材料,提炼出一个欧洲与世界经济发展关系的观点,并结合世界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东汉时期土地兼并不断地促使大批农民破产,使其成为流离失所的流民。小农的破产,直接影响着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在东汉一代,流民也成了最尖锐的社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东汉采取了一些社会改良措施以安辑流民。东汉统治者,不断地发布赐爵命令,以防止人民流亡。从历史上看,东汉是赐爵最多的朝代,而东汉的赐爵,主要是在前期进行的。刘秀在东汉王朝建立之初,放免刑徒为庶民,以争取民心,安定社会秩序。另据史书统计.从公元六六年(水平九年)到公元一〇五年(元兴元年)的四十年间,东汉政府假民公田近二十次。有大量的流民被安置在国有土地上,国家增加了收入,流民也暂时得到生产、生活的条件。在历史上,东汉一代也是赈济贫民最多的朝代,如章帝建初元年(公元七六年)诏令:“流入欲归本者,郡县其实禀令足。”尽管东汉王朝采取了一些改良措施,但是,随着田庄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小农的破产和流亡仍然是不可遏止的。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册)》

(1)根据材料,分析东汉政府“安辑流民”的原因,并归纳其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东汉的“安辑流民”政策。
3.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尾声。3月,美军在太平洋战场突破了日军内防御圈后,发起了打开日本门户的冲绳岛登陆战。1945年3月末期,美军登陆冲绳岛,打算破门而入,直捣日本本土。日本大本营面对关键时刻,不惜拼死一搏,实施了天号作战方针。以天一号、天二号、天三号、天四号共四个作战步骤,由冲绳方面,台湾方面,中国南部沿海方面,中南半岛、海南岛四个方面的空中力量,按计划对美军实施自杀式攻击。这次战役是美、日两军在太平洋岛屿作战中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损失最惨重的一次。在长达96天的血战中,日本使用大规模航空特攻战,共动用2393架特攻机,共飞行7852架次。日军伤亡9万余人,被俘7400人,被击沉、击伤舰艇20余艘。美军伤亡4.9万余人,损失飞机760余架,被击沉、击伤舰艇四百余艘。冲绳岛战役以日军失败而告终。
——摘编自人民《美军在冲绳岛登陆》
(1)根据材料,指出美军实施冲绳岛战役的目的,并简要分析该战役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冲绳岛战役对美军及战争进程的影响。

2.简答题(共1题)

4.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出身草根的詹姆斯·库克在1768年~1779年间三次奉命出海探索太平洋的经历中,在数千公里的航程途中深入不少地球上未为西方所知的地带,由他命名的地方更是遍布太平洋各地。透过运用测经仪,他为新西兰与夏威夷之间的太平洋岛屿绘制大量地图,地图的精确度和规模皆为前人所不能及的。大部分经他绘制的岛屿和海岸线地图,都是首次出现于西方的地图集和航海图集内的。在历次的航海旅程中,他展现出集合航海技术、测量和绘图技术、逆境自强能力和危机领导能力等各方面的才华,为当时航海史上的一大突破。在2002年由英国广播公司举办的“英国百大伟人”选举中詹姆斯。库克名列第12位。
——摘编自百度百科《詹姆斯·库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詹姆斯·库克实现航海史大突破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詹姆斯·库克在太平洋的航海探险活动。

3.单选题(共7题)

5.
古罗马法关于所有权是所有人“对物的最完全的支配权”的定义以及关于占有、使用、受益、处分各种权能的理论,直接被归纳到拿破仑法典的第544条中,备受当代各国民法学界的推崇,陆续被各国民法所采用。这表明
A.罗马法具有适用性被有效继承
B.近现代法律重视维护私有制度
C.罗马法拥有普遍合理性的特质
D.法律制定具有一定的发展性特征
6.
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说:“近代军阀的跋扈.看似扰乱了中国好几十年,然这一班并无大略,至少是思想落伍,不失现代潮流的人,在今日的情势之下,复何能为?而在今日,国内即无问题之后,对外的难关,仍成为我们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吕思勉意在强调
A.思想落后是军阀混战根源
B.中国自存之理在于打退侵略
C.当时中国内部已实现合作
D.中国革命的前途在内不在外
7.
美国著名国际关系理论家肯尼思·华尔兹在其《国际政治理论》一书中认为,美苏均势格局的出现不仅是因为世界上出现了两个实力大致均等的集团,更是因为在这两个集团中分别存在着美国和苏联这两个盟主对阵营的维护和体系成员的控制。在此,肯尼思·华尔兹主要强调
A.美苏均势格局中存在着不均势
B.美苏为争霸而展开激烈斗争
C.美苏均势格局稳定了世界秩序
D.两极格局中充斥着强权政治
8.
抗日战争爆发后,东部沿海地区的企业大量内迁。下表是截止1939年沦陷区企业内迁的情况,对其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
A.内迁企业类型存在不平衡性
B.民国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为西南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D.中国工业基础仍旧非常薄弱
9.
他们最先主要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反映时代精神的新思想,同时,又特别重视继承和利用在中世纪遭到摧残的古希腊罗马的“世俗文化”,作为反对封建神学的思想武器。“他们”重视“世俗文化”主要在于
A.资产阶级比较保守
B.传统文艺成就辉煌
C.封建教会势力强大
D.宗教势力垄断教育
10.
郑骞在《宋代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定位》中说:“唐宋两朝,是中国过去文化的中坚部分……上古以至中古,文化的各方面都到唐宋作结束。就像一个大湖。上游的水,都注入这个湖;下游的水,也都是由这个湖流出去的。”这表明唐宋文化
A.集合起前代文化精华
B.居于文化轴心的地位
C.引领着后代文化变革
D.具有融会贯通的特征
11.
《海国图志》问世16年后,兵部侍郎王茂荫上书咸丰皇帝,要求“亲王大臣、八旗子弟”学习《海国图志》,但此建议如石沉大海,波澜不惊。这主要是由于
A.《海国图志》并非官方编修
B.满汉贵族的极力反对
C.《海国图志》宣传学习西方
D.清政府固守锁国政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