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材料一 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稳定的,经常分化。
——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材料二 应有客户(佃户)原租系省庄田桑土舍宇,便赐逐户充为永业……即得为己业,比户欣然,于是葺屋植树,敢致功力。——《旧五代史·周太祖纪》
材料三 民有幸不役于人而有自耕者,皆以等书于籍而公(官府)役之……至不胜(不能承受),则贱卖其田,或逃而去。——欧阳修《欧阳文忠公全集》卷59
材料四 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极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殍耳。——董煟《救荒活民书》
请回答:(1)结合以上材料分析自耕农经济在古代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分析古代社会中有利于和不利于自耕农经济生存的诸因素。
材料一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矣。
——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材料二 北宋苏洵说:“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己得其半,耕者得其半。”到了明清时期,多实行定额地租,佃农所交地租,多的占到收获物的80%。材料三 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清·陶煦《租核·推原》
(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土地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劳动者“卖田宅鬻子孙”的原因。(2)概括材料二反映的土地经营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这种经营方式大规模发展的主要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现象出现的政策原因,并分析这种现象对明清经济发展的危害。
材料一 北宋开国前后,四川通行的是铁钱。铁钱体重值小,买卖交易用钱量大。大铁钱每千枚重二十五斤,小铁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买一匹绢,需用二万个小铁钱,重量共达一百三十斤,得用车载驴驮,极为不便。于是在淳化、至道年间出现了交子。
——摘编自阴法鲁、许树安《中国古代文化史》
材料二 宋代的“市”“自大街至诸小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空虚之屋,每日凌晨,两街巷门上行百市。买卖热闹”。“都城之夜市,酒楼极繁华处也人物嘈杂,灯火照天,每至四鼓罢……”——摘编自吴自牧《梦粱录》
材料三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中国人首次大规模从事对外贸易,不再主要依靠外国中间商。……此外,同样重要的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后来的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出现交子的原因。(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及产生的根源。
(3)根据材料三指出宋朝的商业革命和西方的商业革命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商业革命“丝毫未对后来的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的原因。
2.单选题- (共28题)
①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②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③有利于闭关锁国的推行
④有利于维护封建社会的基础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①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强化了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
③造成了中国的日益落后
④加速了小农经济的解体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春秋穿有鼻环的牛尊 春秋时期的铁器 战国时期的铁农具
①春秋战国时已经使用铁农具
②春秋战国时开始使用牛耕并逐步推广
③春秋战国时耕作方式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
④春秋战国时冶铸业获得划时代的发展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
B.城市贸易打破坊和市的界限 |
C.传统的“重农抑商”逐渐废止 |
D.海上丝绸之路开辟 |
A.张骞出使西域时的西行骆驼队 |
B.丝绸之路开通后,丝和丝织品大量西运 |
C.安史之乱后丝绸之路因战乱时断时续 |
D.长安城各地商人来来往往商业繁荣 |
A.受国际和国内形势发展的影响 |
B.是明代天朝礼治天下的要求 |
C.是明代朝贡贸易发展的必然结果 |
D.是明代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结果 |
A.抑制土地兼并 |
B.增加财政收入 |
C.缩小贫富差距 |
D.打击豪强地主 |
A.明朝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
B.明清地主兼并小机户的现象严重 |
C.明清工商业者热衷于土地兼并 |
D.官府的政策阻碍了手工业的发展 |
A.其目的是维护宗法制度和分封制度 |
B.商鞅变法明确规定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
C.重视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
D.中国古代历朝大都执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
3.选择题- (共11题)
2015年12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指出:互联网是传播人类优秀文化、弘扬正能量的重要载体。中国愿通过互联冈架设国际交流桥梁,推动世界优秀文化交流互鉴,推动各国人民情感交流、心灵沟通。这说明互联网的发展 ( )
①促进文化传递方式的变革 ②使文化的作用发生了改变
③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根本动力 ④使文化交流变得更加便捷
扬长避短,凸显区域特色,我国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国,东西南北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在寻求地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因地制宜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读甲、乙两地区图(如图)及气候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扬长避短,凸显区域特色,我国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国,东西南北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在寻求地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因地制宜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读甲、乙两地区图(如图)及气候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28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6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