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第八中学东校区2017-2018学年高二4月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4539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4/9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明治维新是日本***万机”,各省长官直接对天皇负责。1889年颁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天皇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但也必须依宪法各条之规定行使自己拥有的统治权。

——摘编自伊文成、马家骏主编《明治维新史》

材料二 鹿鸣馆现象引发的西化主义泛滥达到了文明开化的顶点。以伊藤博文为首的日本政要狂热地为西化造势,在鹿鸣馆西化的示范下,无论贫富皆以西洋为高尚,甚而主张人种改良。总之,是言必谈西洋,西洋人不穿和服,所以要穿西服。甚至竟然出现文盲海员在东京大学执教的奇闻。文明开化基本限于东京等大城市,而在农村,一眼望去仍然是江户时代的风景。

——摘编自赵德宇《日本近现代文化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治政府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政治措施。
(2)据材料二,概括日本文明开化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明治维新的经验教训中得到的改革启示。
2.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汉景帝以前,各级官吏多数按军功爵位高低选拔;亦有部分选自侍卫宮苑和随从皇帝的小官。汉武帝时,原来的选官办法己经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于是下令丞相列候、刺史、守相等各级官吏荐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通过考核,择优录用。尔后,又采用不受资产多少限制,依照人口数量,按比例进行选举的办法,对那些确有才干而不肯出来做官的人,通过“征召”的方式,由汉武帝亲自召见,确实有真才实学的,即授给官职。同时,还利用上书言事的形式选官。天下官吏百姓都可上书,只要对国家发展有建树的,就视其所长,授予职位。史称:“式拔于刍牧,弘羊擢于贾坚,卫青奋于奴仆,日磾出于降虏,斯亦时版筑饭牛之朋已,汉之得人,于兹为盛。”董仲舒进言在长安开设太学,挑选“英俊”子弟入学读书,研读儒家经典,得到汉武帝的采納。公元前136年,设《诗经》《尚书》《易经》《礼经》《春秋》五经博士,专门传授经学。公元前124年,又为博士宫置弟子50人,每年考试一次,学业优异的补为郎中、文学、掌故等官。从此,攻读五经成为进入仕途的必由之路,以致在当时的朝廷官吏中“多文学之士”。

——摘编自徐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革新与变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选官制度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选官制度改革的影响。

2.单选题(共4题)

3.
雅典城邦曾经历了库隆暴动和庇色斯特拉托及其子的长期僭主统治,为防范僭主制,保护公民自由权利,克里斯提尼
A.将400人议事会扩至500人B.按地区原则划分基层组织
C.实行陶片放逐法D.设“十将军委员会”统帅全军
4.
古代雅典不允许公民对城邦的利益漠不关心,哲人和学者不能遁入山野,必须到公民大会投票;任何公民不能拒绝担任官员;法律明确规定,发生政治争论时,公民不得中立,必须追随一派,反对一派,否则将予以严惩。这表明古代雅典
A.强化公民的社会责任
B.宣扬公民参政的平等原则
C.限制公民的民主自由
D.暴露直接民主形式的弊端
5.
公元前430年,雅典有三分之二的公民居住在农村,四分之三的城市公民在农村拥有地产。雅典耕地缺乏,公民内部有约五分之一的人从事非农业生产。外邦人可以在雅典经商、生活、可以拥有大量的财富,但不能购置田产、买卖房屋,因此拥有土地是公民权的重要标志。这说明
A.拥有土地是享有公民权的必要条件B.工商业是雅典民主政治的经济基础
C.农业和工商业是雅典民主政治的经济基础D.手工业者和商人地位低下,农民地位较高
6.
雅典民主政体从梭伦时期开始到伯利克里时期完成,公民大会成为事实上的最高权力和立法机
构,五百人议事会成为最高行政机关,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和监察机构。这种权力的划分
A.不利于雅典公民参与国家管理B.呈现出三权分离的趋势
C.奠定了近代西方代议制的基础D.激发了居民参政的热情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