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山东济宁市梁山一中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4538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英国和世界航运能力(千吨)
时间
(年)
世界
英国
帆船
轮船
帆船
轮船
1820
5800
20
2436
3
1850
11400
800
3397
168
1899
6500
22400
2096
7208
 
——(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材料二从1783年到1870年这一时期,许多英国人的勃勃雄心是非常明确的。英国是一个不安于现状的国家。英国人要离开英伦三岛寻求商业机会,并在世界传播他们的价值观。
材料三这是否是因为正在迅速工业化的英国现在能大规模地调动资源,组织力量和先进的军事技术,没有一个亚洲国家能够抵挡,因而印度首先被拿来开刀是活该倒霉?或者是另一种情况:被政治动乱弄得四分五裂的印度已病入膏肓,完全无力抵御任何外来威胁。
材料四此刻英国政府的权力遵从上帝的旨意,成为在世界广大地区维护和平和秩序的最强有力的工具,从而有助于数百万人中传播上帝的赐福与文明。
——材料二、三、四均摘录于(英)P.J.马歇尔《剑桥大英帝国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说明19世纪世界航运业发生的变化有哪些?(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在世界航运业所处的地位及其原因。(4分)
(2)归纳材料二、三、四中关于英国在全球扩张的因素。(4分)结合材料一以及相关知识,指出哪一个因素才是英国建立起世界帝国的根本原因。(2分)
(3)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评述19世纪英帝国对世界的影响?(2分)
2.
回答下列问题(16分)

唐朝长安城平面图     北宋东京平面图
(1)观察两幅示意图,说明北宋东京与唐朝长安相比,在商业区的分布上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
史书记载,在唐朝都成长安,每日中午,日落前三刻击钲三百声散市;每晚击鼓八百声,鼓声过后关闭坊门。
北宋东京城内有夜市,一直持续到三更,在闹市区甚至通宵不绝,随之早市又开始了。
(2)以上记载反映出北宋与前代相比城市商业活动的时间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上述的变化说明了什么?(2分)
(雍正)“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故以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大清会典事例》
(3)依据材料指出雍正皇帝是怎么看待农业和工商业的关系的。(2分)清统治者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所制定的经济政策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6分)
3.
(10分)材料解析:
材料一自万历元年到崇祯十七年(1573—1644年)的72年中,从葡萄牙、西班牙、墨西哥、日本等国输入中国的白银达到一亿元以上。这个数字仅指海舶输入申报之数,至于走私或私人带来的还未计算在内。巨额的白银输入是以巨额的商品输出为条件的。
又据统计,从康熙三十九年到乾隆十六年(1700~1751年)的51年间,(中国)从西欧各国进口的白银达到6 800多万元。   
──彭雨新主编:《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
材料二 清统一台湾以后,曾开放海禁,并于广东澳门、福建泉州、浙江宁波和江苏云台山设立海关,作为对外通商的口岸。但后来由于西方侵略势力在中国沿海进行种种非法活动,清廷又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下令封闭其他口岸,只准在广州一地通商。……这一方面是因为当时中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社会,不需要从外国输入大量商品……而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强盗在中国沿海各地的种种侵略活动,也不能不引起清廷的严密注意和防范。
──魏千志:《明清史概论》
材料三 在欧洲盛行重商主义、重视现金的时代,英人认为这(贸易逆差)是国家的巨大损失,后发现鸦片大有销路,遂全力以赴。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请回答:
(1)简要概括明末清初中国对外贸易的状况,分析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3分)
(2)乾隆后期,清政府对海外贸易采取了什么政策?采取这种政策的原因是什么?(4分)
(3)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于对华贸易的状况持何态度?采取了什么对策(3分)

2.单选题(共19题)

4.
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 公田变为私田
B. 铁犁牛耕的推广
C. 国家走向统一
D. 封建制度的确立
5.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城市在宋代已经背离了传统的格局而进入了真正的“城市革命”时期。下列记载中最能体现这一演变趋势的是( )
A.有买及买(卖)也,各婴其贾(价)
B.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C.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D.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
6.
“鬻者兼赢,求着不匮……五都货殖,既迁既引。商旅联槅,隐隐展展。冠带交错,方辕接轸……”张衡在《二京赋》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汉代洛阳的全景式丹青长卷从材料中你能看到(  )
①汉代洛阳商品种类繁多,店铺林立 ②商品交易频繁,商人获利丰厚
③洛阳交通发达是重要的商品集散地 ④政府支持商业贸易,商业发展水平较高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③④
7.
王梵志是初唐著名白话诗人,他在《吾富有钱时》中写道:“吾富有钱时,妇儿看我好。吾若脱衣裳,与吾叠袄袍……将钱入舍来,见吾满面笑……邂逅暂时贫,看吾即貌哨(注:唐代口语指脸色难看)……图财不顾人,且看来时道。”诗人通过此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
A.唐代商品经济发达,拜金主义盛行
B.描绘了家人贪恋金钱的丑态
C.鼓励人们去追逐金钱,贪图享受
D.直率地告诫那些贪财者:不应只贪图钱财,而不顾及人情
8.
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其影响有:① 保护了民族工业发展 ② 失去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契机 ③ 避免了西方殖民侵略 ④ 妨碍中国与世界的正常往来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9.
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讲了一个故事其中有这样的情节:“……长安城中,有个子弟姓杜,双名子春……世代在扬州做盐商营运,真有万贯家资,千千顷地……”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消极影响是(   )
A.留下了丰富的建筑文化B.使手工业缺乏市场
C.影响了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D.不利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10.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对这一观点最恰当的解释是
A.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
B.凸显了企业家的作用
C.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了物质支持
D.资本的发展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
11.
新航路开辟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这一“转折”主要是指
A. 欧洲贸易中心转到大西洋沿岸 B. 世界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
C. 农业文明已经转向工业文明     D. 欧洲经济发展开始超过亚洲
12.
1502—1505年,阿拉伯商船在印度洋的香料运载量从平均每年的350万磅骤减为不足100万磅。威尼斯商人于1504年再次驾驶商船前往贝鲁特和亚历山大购货时,突然发现市场上竟然没有香料出售。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A.葡萄牙人基本垄断了印度的香料贸易B.西班牙人基本垄断了印度的香料贸易
C.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地中海的香料贸易D.印度半岛战争频繁,香料生产停滞
13.
某历史学家说,新航路开辟以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体系,既促进了全球的联系,又造成了“全球分裂”。这里的“全球分裂”是指( )
A.西班牙、葡萄牙在全球争夺殖民霸权B.欧洲形成了两个政治军事集团
C.欧美与亚非拉国家之间的鸿沟扩大D.美苏争夺世界霸权格局形成
14.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性质是(   )
A.政府支持下的垄断性贸易公司B.统治印度等地区的殖民机构
C.掠夺印度原料从事生产的工业公司D.荷兰政府经营的国有航运公司
15.
《英国通史》中说:“……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为单位;……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为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依据材料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A.相对论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很大B.科技发明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C.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D.火车的发明使人养成了戴手表的习惯
16.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于
A.鸦片战争期间
B.洋务运动期间
C.甲午战争期间
D.辛亥革命期间
17.
民国初年,民族工业中发展最快的是
A.纺织业
B.交通运输业
C.冶金业
D.机器制造业
18.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白银1300万两;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这说明洋务运动
A.使中国走上国富民强道路
B.建立了独立完整的民族工业体系
C.培养了大批新式科技人才
D.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19.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是指(    )
A.19世纪六七十年代B.19世纪九十年代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D.抗日战争期间
20.
1851年5月1日,第一届世博会在伦敦开幕,前来剪彩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反复使用一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兴奋情绪:荣光、荣光、无尽的荣光。在当时能让英国女王感到“荣光”的参展产品是()
A.蒸汽机车、水力纺纱机B.电灯泡、电动机
C.汽车、飞机D.电话机、内燃机
21.
贝尔试图说服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投资他发明的“新奇玩意儿”,却被后者当作痴人说梦而婉拒。这个“新奇玩意儿”最有可能是
A.电灯B.电话C.电报D.电影放映机
22.
实行均田制的时期包括
A.东汉和西汉
B.东汉至唐朝
C.北魏至唐朝
D.宋朝和明朝

3.选择题(共11题)

23.秦统一六国后,为了尽快让全国各地的人民知道秦国的法令政策,最有效的办法是(    )
24.秦统一六国后,为了尽快让全国各地的人民知道秦国的法令政策,最有效的办法是(    )
25.秦统一六国后,为了尽快让全国各地的人民知道秦国的法令政策,最有效的办法是(    )
26.秦统一六国后,为了尽快让全国各地的人民知道秦国的法令政策,最有效的办法是(    )
27.公元前209年夏,振臂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是(    )
28.秦朝灭亡和项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29.“让统治者在共产主义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这段发表在1848年的,以长虹贯日般的磅礴气势震撼人心的文字激励了20世纪发生的哪些大事(    )

①法国大革命  ②巴黎公社斗争   ③新中国成立    ④俄国十月革命

30.“让统治者在共产主义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这段发表在1848年的,以长虹贯日般的磅礴气势震撼人心的文字激励了20世纪发生的哪些大事(    )

①法国大革命  ②巴黎公社斗争   ③新中国成立    ④俄国十月革命

31.汉武帝时,为了监督地方上的土豪地主与官府勾结,欺压百姓,为非作歹等不法行为,创立了什么制度(    )
32.“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成语故事体现了(    )的思想
33.某同学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在光屏、透镜及烛焰的相对应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他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