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述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3苏维埃俄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大事记(局部)
材料 表3苏维埃俄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大事记(局部)
苏维埃俄国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
1917年 11月 | 列宁宣告:“全部政权归苏维埃”,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 1949年 10月 | ***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 |
1918年 | 国内反动势力发动武装叛乱,英法日等国干涉苏俄革命 | 1950年 | 夏,基本肃清大陆上的国民党残余军队和武装土匪10月,志愿军受邀入朝作战 |
1918年 11月 | 取消商品贸易,实行实物配给,由国家按定额供应生活必需品 | 1950年 11月 | 严厉打击倒卖银元,平抑米棉价格,结束了我国连续十多年物价暴涨的局面 |
1919年 1月 | 农村实行余粮收集制。不按期完成的,其储根一经发现,当即没收 | 1952年 底 | 基本完成土地改革,3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49% |
——摘编自严志梁《世界近现代史》
比较苏维埃俄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大事,自拟论题,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论题必须体现中外比较,阐述须史论结合。)2.材料分析题- (共1题)
2.
材料 据《吴问》记载,晋国赵简子将周制的“步百为亩”变为“二百四十步”为亩,从而提高了属民的生产积极性;赵氏实行国税与户税制度,往昔籍而不税的籍田制显然已被废除;战时作为应急措施出台的各级军功赏,扩大了军功奖赏的范围,有利于调动全军上下的战斗积极性。赵裹子辅政时期,晋国新型的君臣关系逐渐确立,君主的绝对权威得到强化,文武分职的官僚体制也在初创之中。赵氏主观上为实现自身权力所做出的各项变革,客观上促进了晋国社会性质的转变。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晋国赵氏变革的意义
——摘编自白国红《世族的崛起与春秋政治格局的演变——以晋国赵氏为个案》
(1)根据材料,概括春秋时期晋国赵氏变革的措施。(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晋国赵氏变革的意义
3.单选题- (共17题)
3.
英国史学家彼得在《德国天才》中写道:“德意志帝国尽管已经成为一个工业强国,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工业、科学与思想领域的成功之中,但德国仍然被一小部分传统精英所控制,其中包括土地贵族与军事领袖,而他们的首领正是皇帝本人。”由此可见当时的德国
A.军事封建色彩浓厚 |
B.政治体制严重制约经济发展 |
C.统一的国内市场已经形成 |
D.存在着经济崛起与政治滞后的错位现象 |
4.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传统价值标准可以归结为四条:以农民为主体的群众运动;暴力革命;反对外来侵略;反对封建主义。评价以下历史事件,上述四条标准都符合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
B.戊戌变法 |
C.义和团运动 |
D.辛亥革命 |
5.
有人评价中共“二大”,“找到了与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一些学者认为这次大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点”。这些观念主要是基于
A.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 |
B.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 |
C.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 |
D.确立了实事求是的路线 |
6.
洪秀全在金田起义前宣称天下男女都是兄弟姊妹,但他在1851年制订的《太平礼制》中建立了等级森严的“礼制”。这反映了洪秀全
A.逐渐放弃平均主义理想原则 |
B.受传统思想影响较大 |
C.通过制度建设实现与清对峙 |
D.日趋走向腐化及堕落 |
7.
1927年9月,***在召开文家市的前敌委员会会议上指出,为保存革命力量,必须放弃中央和省委原定的进攻长沙的计划,迅速脱离靠近长沙的湘东北,沿罗霄山脉南下,寻求立足点。材料中的“寻求立足点”
A.迈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第一步 |
B.打破了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束缚 |
C.表明中共中央已放弃城市中心论 |
D.有利于挫败国民党的“围剿”企图 |
8.
明清时期,江南市镇自发形成了各类功能性自治组织,如规范本镇本行业交易活动的行会、维持治安的保甲、负责慈善事业的义庄等,事类不一,互不统属。这表明明清时期
A.江南地区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动 |
B.商人自治引起了基层行政体系的改变 |
C.商品经济的发展与传统基层治理模式相结合 |
D.封建国家放松了对基层社会的管控 |
9.
从朱熹开始,宋代的陆九渊(江西人)明代的王阳明(渐江人)等,所有划时代的大思想家皆出自南方,要找一位能和他们媲美的北方大思想家并不容易、顾炎武(江苏人)黄宗羲(浙江人)王夫之(湖南人)等对明末清初的思想和学术具有深远影响的先觉者,同样是南方人,材料主要反映出
A.理学官方哲学地位强化 |
B.南方社会经济影响突出 |
C.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
D.政府海禁政策有所松弛 |
10.
据考古发现,宋代一些匠人、私营作坊主或商铺等多将自已的名字或商号标刻在所生产的商品或包装上,如“济南刘家功夫针铺”“钱家干果铺”等。这反映了当时
A.工商业经济的高度繁荣 |
B.商品产销注重提高知名度 |
C.民间贸易出现垄断性经营 |
D.民间手工业走向了专业化 |
11.
张琳在《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及其政治逻辑分析》中写道:“西汉时期……采用了编户以及乡亭制等有力措施……采取了把农民固定在土地上的办法,以使土地得以充分有效利用。”这说明汉代户籍制度
A.开始加强对基层控制 |
B.减轻了对民户的控制 |
C.有利于稳定小农经济 |
D.为历代的王朝所沿用 |
12.
近代英国经济民族主义者认为:“在我们出口的货物里边,不应只注意到自己富余的东西,还必须考虑到我们邻友们的必需品;即使是他们不需要的以及尚未在别的地方加工制成的东西,我们也应尽量加工制造以从中牟利。”这表明
A.当时的英国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
B.当时的英国追求贸易入超 |
C.当时的英国已经放弃了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
D.当时的英国人反对国家干预经济 |
13.
下图为俗称“袁大头”的一元银币,由中央银行根据北京国民政府颁布的《国币条例》统一发行。新币发行后,很快风行全国,“袁大头”逐渐成为市场流通的主币。此举


A.统一了全国流通的货币 |
B.结束了军阀割据的局面 |
C.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
D.导致官僚资本不断膨胀 |
14.
1936年3月,南京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拟发展汽油、钢铁、发电机、铝、电器等行业。之后按计划逐步在湖南、江西、四川、云南等地等办相关企业、这一举措
A.推动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 B.有效遏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
C.构建起完整的国家工业体系 | D.为持久抗战进行了战略布局 |
15.
“1844-1845年自英国来(华)货之多,乃贩运太多所致,而非出于需要......最后形成了亏本生意......公平地说,亏本35%-40%。”材料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工业品的价格高昂 |
B.中国民众具有排外情结 |
C.中国传统经济的封闭性 |
D.中国市场开放程度较低 |
16.
***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中指出:要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大概经过五十年即十个五年计划,就差不多了,就象个样子了,就同现在大不一样了。这表明:
A.当时的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
B.***的讲话符合中共八大的会议精神 |
C.当时的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D.当时的国家工业化建设遭遇了严重挫折 |
17.
公元前5世纪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立誓:“我在医神阿波罗……以及所有的神和女神面前宣誓……我将尽我所能和判断,为我的病人的利益着想,以医术尽心救治,永远不存任何邪恶之念。”后世称之为希波克拉底誓言。这说明当时
A.神灵崇拜盛行 |
B.医生职业要求较高 |
C.宗教意识觉醒 |
D.人文精神影响医学 |
18.
严复在介绍达尔文学说时认为,进化论与自由平等学说相结合,形成了弃旧谋新的世界性潮流。谭嗣同依据西学,以“破中外之见”来冲击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夷夏之辨。这可反映出:
A.自由平等观是近代世界潮流 | B.科学发展推动思想进步解放 |
C.民主制度逐步为国人所认同 | D.科学理性精神冲击传统思维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