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福建省莆田市第六中学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4531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6/10/9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明朝规定,“百司见任官员之家有田土者,输租税外,悉免其徭役”。这种优免特权,渐渐被滥用……弘治十五年(1502年),会计田土总额比明太祖时期竟减少227956487亩。与此相应,田赋征收也减少了2650091石。明朝原来的田赋征收例以本色(实物)征收,后来因为灾荒而不断改银征收,但白银的收入远远不足以应付财政上的用途。嘉靖以后,出现财政危机。万历九年,内阁首辅张居正将赋役的各种名目加以简化,合并为一,“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故谓之条鞭”,推行于全国。万历十年,史称“帑藏充盈,国最完富”。“量地计丁”的方法,成为清朝“摊丁入地”或“丁随地起”的源头。国家将赋役对象侧重于田地而疏于丁户,又允许“以银代役”,给人民离开土地,提供较为宽松的政治环境。
——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1)据材料,概括指出明朝张居正推行赋役改革的原因和内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张居正改革的历史影响。

2.单选题(共8题)

2.
“(在希腊)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过程,不但尊重自由和平等,而且自由和平等是它的产物;它是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这实质上反映了在古希腊( )
A.商业平等是政治平等的结果
B.商品经济对政治观念的影响
C.海外贸易活动推动了平等观念形成
D.商业贸易尊重自由和平等的原则
3.
有美国学者认为,雅典民主制对由名气大、能力强的人的统治不感兴趣,他们倾心关注的是保证每一个公民在管理公共事务中的发言权。这表明()
A.雅典的民主制是排斥精英的政治
B.陶片放逐法有效维护了民主制度
C.雅典的民主制存在多数暴政弊病
D.雅典非常注重提高公民政治素养
4.
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说:“国家是人民的事业。可是人民……是指一个人群因服从共同的正义的法律和享受共同的利益造成的整体结合。国家的精神目的就是维护正义,物质目的就是保护私有财产。国家是人民为了正义和保护私有财产,通过协议建立起来的政治组织。”以下是《十二铜表法》条文,体现西塞罗这一法治观的是
A.“禁止平民和贵族通婚”
B.“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C.“家属终身在家长权的支配下。家长得监察之、殴打之、使作苦役,甚至出卖之或杀死之”
D.“前后制定的法律有冲突时,后法取消前法”
5.
罗马法体现了程序法优先于实体法的特点,在程序法方面作了很多规定。如:原告传被告出庭,如被告拒绝,原告可邀请第三者作证,扭押同行;如被告托辞不去或企图逃避,原告有权拘捕之;如被告因疾病或年老不能出庭,原告应提供交通工具,但除自愿外,不必用有篷盖的车辆。这些规定的目的是为了(  )
A.更好地保证司法的程序B.确保司法审判的公正性
C.防止司法部门以权谋私D.使原告的利益不受侵犯
6.
罗马法规定:“除犯有罪行等待交付罚款者外,不得拘留任何人或施以镣铐枷锁;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以人身作为借款之抵押品。”下列对该规定的解读,正确的是()
A.保障了债务人的人身权利
B.公民的政治权利得到保护
C.不利于保障债权人的利益
D.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7.
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有许多质朴而经典的名言:“一种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唯有理智最为可贵。”“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这组名言体现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是
A.认识你自己
B.美德即知识
C.追求真理,理性思考
D.批判神灵,挑战权威
8.
余秋雨说:“在我看起来,中国人在古代最重要的创造发明一定不在于那四项。我认为,一个精耕细作的农耕文明,天文历法肯定是它的第一发明;一个人口最多的民族,中医中药肯定是它的第二发明。”其主要观点是古代中国
A.发明重要性与是否实用关联度高
B.四大发明不具有原创性
C.应该共有六项重要发明
D.重要发明都应该服务于小农经济
9.
唐诗自由奔放,诗人随意抒发个人主观感受。而宋代这种执着于自我的、感情热烈的诗歌极其罕见。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
A.唐代文化政策开放包容
B.唐代的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C.有效避免了个人专断
D.宋代理学兴起,主张存理灭欲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