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河南省许昌市高二下学期联考历史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4525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1/3/29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上以为然,……据家赀高下,各令出钱雇人充役……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岁以九月,令,佐分地计量,验地色好,分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税数。
材料二 王安石变法手段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他更多的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反映了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也证明了王安石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很大的前瞻性。
材料三 今介甫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所涉及王安石变法的法令是什么?从关注民生的角度分析推行这些措施的目的。
(2)依据材料二指出王安石变法手段的突出特点是什么?在符合这一特点的许多改革措施中既有成功的,又有埋伏着失败隐患的。请选择一项符合上述结论的措施,并说明理由。
(3)王安石针对“士、兵、农、商”的改革措施有哪些(每项各举一条)。
(4)如果通过时间隧道与王安石对话,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提出合理化建议,助其变法成功。
2.
阅读下列材料(18分)
材料一早在战争开始之前,朕难以忘怀的先皇便曾向我国所有忠实臣民以及世界各强国庄严地发表过声明,消除对我们东方教友的迫害和保卫他们的权利是他唯一的目的和愿望。……俄罗斯人!你们的劳动及牺牲不是白费的。伟大的事业已经实现了,虽然这是通过另外一种不能预见的道路来实现的,现在朕可以问心无愧地结束流血牺牲,将宝贵的和平归还朕可爱的祖国。
——《结束克里米亚战争的宣言(1856年3月19日)》
材料二然而到了19世纪60年代,它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亚历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与其说是振衰起敝的灵丹妙药,不如说是暴露疾病的症状。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三俄国的农奴制延续到1861年。在农民获得人身自由和份地时,农民却被迫交纳远远高于当时土地的市场价格的高额赎金。对于农民来说,支付赎金是一场掠夺,它夺走了农民多年积累的资金,阻碍了农业经济按市场原则改组的过程,使俄国农村长期处于贫因状态。这种掠夺农民的暴行在易北河以东的农奴制国家和地区的确是罕见的。1861年改革不仅没有废除中世纪的村社组织,反而加强了村社的经济职能。农民赎买份地,地主不是同农民而是同村社签订契约。村社限制农民离开农村,遏制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农民获得的份地通常低于改革前拥有土地的数量,地主占去了一部分农民的好地。俄国农民的不自由和任人宰割的状况在欧洲是独一无二的。
——《试论俄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障碍机制》
请回答:
(1)就战争目的、结果和影响批驳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的观点。(6分)
(2)为克服材料二中的“关键弱点”,俄国统治者采取了哪一重大举措?它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并指出这一举措的局限性。(6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俄国农奴制改革对其现代化进程的影响。(6分)
3.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读有关日本明治维新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上下一心,大展经纶;公卿与武家同心,以至于庶民,须使各遂其志,人心不倦;破历来之陋习,立基于天地之公;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基。”
——1868年明治政府《五条誓约》
材料二 有关明治维新时期的图片


材料三涩泽荣一(1840~1931年),被誉为“日本实业之父”。他提倡“《论语》加算盘”。强调“要广泛地给人民以好处,帮助大家过好日子,就得有钱”,也就是说不能丢开经济来空谈政治。他又强调“孔子之教与富是一致的,为富不仁是不对的,实行仁义才能得到真富”。他说:“我的事业是喻义不喻利,国家必须的事业,就把获利放在第二位,在‘义’上该兴办的事业,就干起来,手攥着股票,面对实际,谋取利益,把事业经营下去。”
——摘自《涩泽子爵·话论语》
(1)材料一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2)从材料二中你获得哪些历史信息?扼要谈谈其对日本发展的积极影响。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涩泽荣一提倡“《论语》加算盘”的评价?

2.单选题(共15题)

4.
有关对“因信称义”理解不正确的是()
A.其核心内容是“信仰耶酥即可得救”
B.主张靠虔诚信仰,与上帝沟通,获得拯救
C.主张通过阅读《圣经》虔诚地信仰与上帝沟通成为上帝的义人
D.主张通过教堂、宗教仪式由教士引导信仰上帝而获救
5.
日内瓦之所以被称为“新教的罗马”,主要是因为
A.加尔文教主张比较激进
B.加尔文在瑞士日内瓦进行的宗教改革影响最大,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
C.加尔文教倡导《圣经》是最高权威
D.加尔文严厉排除异己
6.
日本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并未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而是建立了近代天皇制,最重要的原因是
A.明治政府的领导者与封建制度联系密切
B.资产阶级还没有能力克服封建专制主义
C.倒幕运动中人民没有受到民主思想的熏陶
D.日本1889年宪法带有深厚的封建色彩
7.
王安石变法所触及的主要矛盾是()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封建国家和大地主阶级的矛盾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D.官僚地主和中小地主的矛盾
8.
世界名著《安娜·卡列尼娜》深刻反映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社会的深刻变化。作者用作品中人物的话说:“现在我们这里,一切都翻了个身,一切都刚刚开始安排。”这里“刚刚开始安排”指的是
A.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的措施B.加强农奴制的措施
C.有利于资本主义的措施D.开展工农运动的措施
9.
有人认为“阿里是中国秦始皇的埃及版本”。能说明这一观点的史实有一
①实现了国家统一
②加强了中央集权
③统治残暴
④遏制外来侵略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0.
王安石变法解决“积贫”的指导思想是,“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为此他制定的新法是
①青苗法
②募役法
③保甲法
④方田均税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
亚历山大二世说: “与其等农奴自下而上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地解放农奴”这说明他
A.认识到农奴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B.主要是维护农奴主利益
C.主张实现天赋人权,人人平等
D.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12.
关于农奴制改革后农奴权利的表述,正确的是
A.农民无偿得到一块份地B.农民不再受到村社的管理
C.农奴在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D.自法令颁布之日起,农民即可以赎买份地
13.
列宁指出“1861年诞生了1905年,它的真正含义是
A.1905年革命是在1861年不断高涨的农民革命潮流中发生的
B.1861年改革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成为1905年革命的根源
C.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为1905年革命准备了经济条件和阶级条件
D.1905年革命是在1861年改革后,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的基础上产生的
14.
穆罕默德·阿里曾对着一份奥斯曼素丹的诏书说:“我作为一个不知名的冒险家来到埃及。……如今,我在这里已经站稳脚跟。”“我从来就没有什么主人!”。这段话所包含的正确的历史信息是
A.穆罕默德·阿里欲取代奥斯曼素丹的地位
B.穆罕默德·阿里已经实现了对埃及的统治
C.埃及当时已经是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D.埃及当时是奥斯曼帝国的一块重要殖民地
15.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此文作者所进行的改革中心环节是
A.缓和社会矛盾B.整顿吏治C.增加政府收入D.提高军队战斗力
16.
1802年,穆罕默德·阿里取得了埃及政权,他面临的问题包括
①西方侵略者控制着埃及的大部分国土
②埃及人民要求独立自主高^考#资*源#网的呼声日益高涨
③奥斯曼素丹随时准备消灭新生的埃及政权
④马木路克威胁社会的安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7.
从思想上为欧洲宗教改革奠定基础的有
①宗教“异端”思想的盛行 ②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
③民族国家的发展 ④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
18.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歌舞伎也在走向兴盛。这些反映了当时的日本
A.用西方文明提升国民的知识水平
B.引进西方文化以巩固统治
C.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多元共存
D.西方文明已占据主导地位

3.选择题(共8题)

19.2017年是周恩来总理诞辰119周年,他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至今仍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下列选项不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是(    )
20.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的质量/g

2

2

84

5

反应后的质量/g

待测

24

0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21.康有为认为:“ 夫中学体也,西学用也,无体不立,无用不行,二者相需,缺一不可。”主张“泯中西之界,化新旧之门户。庶体用并举,人多通才”。康有为的意图是(    )
22.康有为认为:“ 夫中学体也,西学用也,无体不立,无用不行,二者相需,缺一不可。”主张“泯中西之界,化新旧之门户。庶体用并举,人多通才”。康有为的意图是(    )
23.

—Do you ___________ a tennis ball?     

—Yes, I do.

24.

—Do you ___________ a tennis ball?     

—Yes, I do.

25.一个直棱柱有12个顶点,那么它的面的个数是(    )
2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