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结构与形态体现出文化的差异
材料一 公元前5到公元前4世纪,希腊人把外来文化因素和他们自身的文化特点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希腊古典文化。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致力于构建完整的、纯粹以人类推理为基础的哲学体系。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古希腊文化是如何体现出构建“以人类推理为基础的哲学体系”的。
材料二 古希腊集市广场是公民们经常出没的地方,它布置着一些相关的设施:突出的柱廊长厅、存放国家圣火的议会大厦、体操竞技场以及各种神庙和体育设施,它们共同构成城市以及城市生活的中心,广场往往呈不规则形状,也不存在明确的控制性建筑物。
——摘编自蔡永洁《空间的权利与权力的空间》
材料三 中国传统广场的主要形态是扩大了的、四周合围的院落。传统广场,尤其是礼制性广场(如天安门广场、太和殿广场),往往具有严格纵直的中轴线,广场与殿堂、坛庙构成井井有条、重重叠叠的空间序列。
——摘编自曹文明《中国传统广场与社会文化生活》
(2)阅读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古希腊集市广场和中国传统礼制广场在布局上的不同点。结合所学,从政治和思想观念的角度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材料一 公元前5到公元前4世纪,希腊人把外来文化因素和他们自身的文化特点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希腊古典文化。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致力于构建完整的、纯粹以人类推理为基础的哲学体系。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古希腊文化是如何体现出构建“以人类推理为基础的哲学体系”的。
材料二 古希腊集市广场是公民们经常出没的地方,它布置着一些相关的设施:突出的柱廊长厅、存放国家圣火的议会大厦、体操竞技场以及各种神庙和体育设施,它们共同构成城市以及城市生活的中心,广场往往呈不规则形状,也不存在明确的控制性建筑物。
——摘编自蔡永洁《空间的权利与权力的空间》
材料三 中国传统广场的主要形态是扩大了的、四周合围的院落。传统广场,尤其是礼制性广场(如天安门广场、太和殿广场),往往具有严格纵直的中轴线,广场与殿堂、坛庙构成井井有条、重重叠叠的空间序列。
——摘编自曹文明《中国传统广场与社会文化生活》
(2)阅读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古希腊集市广场和中国传统礼制广场在布局上的不同点。结合所学,从政治和思想观念的角度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2.单选题- (共17题)
3.
以下是16世纪东西方两位思想家的主张,其共同之处是
马丁·路德:教皇和自己的会议,只有当其行动和法令与《圣经》相一致时,人们才有必要服从。
李贽:耕稼陶渔之人即无不可取,则千圣万贤之善,独不可取乎?又何必专门学孔子而后为正脉也。
马丁·路德:教皇和自己的会议,只有当其行动和法令与《圣经》相一致时,人们才有必要服从。
李贽:耕稼陶渔之人即无不可取,则千圣万贤之善,独不可取乎?又何必专门学孔子而后为正脉也。
A.挑战权威 |
B.否定神性 |
C.崇尚理性 |
D.倡导民主 |
4.
当代哲学泰斗冯友兰认为:“在中国哲学史各时期中,哲学家派别之众,其所讨论问题之多,范围之广,及其研究兴趣之浓厚,气象之蓬勃,皆以子学时代为第一。”结合所学,“子学时代”哲学繁盛的原因是
A.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 |
B.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形成 |
C.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变革 |
D.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 |
6.
意大利人布鲁尼(1369---1444年)的《佛罗伦萨史》,不再从上帝创世而是从佛罗伦萨的建城写起,不再记述有关佛罗伦萨建城的神怪传说和奇迹,而是更多地描写佛罗伦萨当时的政治生活。这反映了在当时的意大利
A.理性主义占据主导 |
B.宗教改革正在进行 |
C.人文主义流行 |
D.无神论已经兴起 |
7.
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再到亚里士多德,古代希腊的哲学思想在西方哲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下列对他们的共同点说法正确的是
A.从自然现象探寻世界本原 |
B.力图理性地认识人和世界 |
C.理念世界才是真实永恒的 |
D.重视人的作用而忽视道德 |
8.
14至17世纪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使人的思想从基督教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二者
A.斗争矛头都直指罗马教皇 |
B.都否定了教会高于国家的思想 |
C.都推崇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
D.都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 |
10.
“它(指宗教改革)意味着人人都应有同样的自由,根据他们自己良知所指示的方式来信仰上帝——如果良知不让他们这样做的话,他们还根本有不信神的自由。”这说明宗教改革的意义在于
A.确立了信仰自由的原则 |
B.确立了无神论的思想体系 |
C.涌现出大量的新教教派 |
D.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
11.
“在他看来,人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关心自己的灵魂。只有一种真正的不幸——那就是作恶,也只有一种真正的幸福——那就是行善。由于没有人想要使自己不幸,因此也就没有人自愿作恶。认识到善是什么的人就会行善。”因此,“他”提出
A.“人是万物的尺度” |
B.“美德即知识” |
C.“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 |
D.“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
12.
“宗教神秘主义的面纱和覆盖真相的无知之幕被理性之手掀开一角,传统的权威受到撼动,人类第一次从对自然恐惧的阴影下走出来,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材料评价的历史事件当是
A.新航路开辟 | B.文艺复兴 | C.宗教改革 | D.启蒙运动 |
13.
余秋雨认为:“汉字是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以下对汉字的相关认识,正确的是
A.汉字演变顺序为甲骨文—隶书—篆书—楷书 |
B.秦朝官方正式颁布的文字范本用隶书书写 |
C.魏晋时期书法艺术进入到重视审美的自觉阶段 |
D.《兰亭序》是唐代行书的代表作品 |
14.
从《夏小正》到唐代的“大衍历”再到郭守敬的《授时历》,体现了我国历代王朝对立法编订的重视。从主观目的考虑,主要是
A.发展我国的天文事业 |
B.保证农时 |
C.指导农业生产 |
D.提升天文学家的政治地位 |
15.
月球上有些环形山以中国历史人物的名字命名,其中包括石申、张衡、祖冲之和郭守敬。以下对他们取得的成就表述正确的是
A.战国石申发明了天文观测仪器“简仪” |
B.东汉张衡撰写了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 |
C.南朝祖冲之所著《九章算术》在当时领先世界 |
D.元代郭守敬编订了我国古代历法《授时历》 |
16.
下图是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宋人摹本(局部),内容取自佛经故事,描绘的是乔达摩·悉达多(释迦摩尼)降生后,其父净饭王和摩耶夫人抱着他去向诸神礼拜的故事。通过此图可以看出


A.当时中外文化的交融 |
B.宋朝的市民文化繁荣 |
C.人民虔诚地信仰佛教 |
D.统一的王朝社会安定 |
17.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化成果表述正确的是
A.东汉《九章算术》的问世标志着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的古代数学体系形成 |
B.王羲之《兰亭序》注重规范法度,当时书法理论日趋成熟,开始发展为自觉艺术 |
C.苏轼《赤壁怀古》飘逸豪放,表达报效国家的悲愤心情,反映了丰富的城市生活 |
D.李时珍《本草纲目》系统总结中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 |
18.
中国古代文学表达形式历经赋、诗、词、曲、小说的变化趋势,这种趋势反映了
①专制皇权的不断强化
②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
③商品经济的繁荣
④文学从社会上层到社会下层的传播
①专制皇权的不断强化
②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
③商品经济的繁荣
④文学从社会上层到社会下层的传播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19.
英国哲学家指出:16世纪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下列材料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
B.“当钱币在钱柜中叮当作响,增加的只是贪婪和利己之心” |
C.“上帝的恩典并不是毫无分别地把得救的指望赐给所有的人” |
D.“教皇没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意志和权力”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