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5题)
1.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法国重农学派是启蒙运动的一个分支。弗朗索阿·魁奈是重农学派的创始人。他所处的时代,正是法国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时期。法国在连续不断的对外战争中与整个欧洲为敌,加之18世纪初出现的数次农业歉收,民穷财尽,经济凋敝。魁奈在1758年发表了《经济表》,系统地表述了重农主义理论。他认为抵销了全部生产费用以后剩余下来的产品,便是“纯产品”。而只有农业才能生产出来“纯产品”,因而农业是唯一的生产部门。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是唯一的“生产者阶级”。而从事工业生产的人只是进行加工,所以不是“生产者阶级”。一国进入市场交换的商品,应有一个能确保盈利的较高售价,这取决于国际市场上通商各国之间稳定的“平均价格”或“共同价格”。一国经济繁荣和良性运行,重在实行大规模的土地经营。经济运行必须遵循自然秩序,要使私人利益增进公共福利和纠正非理性的自由,这又需要“政府之手”予以干预。重农学派的思想给后世提供了一个“自由竞争+政府干预”的模型框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称之为“国家宏观调控”思想的先驱。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魁奈重农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魁奈重农主义理论的作用。
材料:法国重农学派是启蒙运动的一个分支。弗朗索阿·魁奈是重农学派的创始人。他所处的时代,正是法国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时期。法国在连续不断的对外战争中与整个欧洲为敌,加之18世纪初出现的数次农业歉收,民穷财尽,经济凋敝。魁奈在1758年发表了《经济表》,系统地表述了重农主义理论。他认为抵销了全部生产费用以后剩余下来的产品,便是“纯产品”。而只有农业才能生产出来“纯产品”,因而农业是唯一的生产部门。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是唯一的“生产者阶级”。而从事工业生产的人只是进行加工,所以不是“生产者阶级”。一国进入市场交换的商品,应有一个能确保盈利的较高售价,这取决于国际市场上通商各国之间稳定的“平均价格”或“共同价格”。一国经济繁荣和良性运行,重在实行大规模的土地经营。经济运行必须遵循自然秩序,要使私人利益增进公共福利和纠正非理性的自由,这又需要“政府之手”予以干预。重农学派的思想给后世提供了一个“自由竞争+政府干预”的模型框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称之为“国家宏观调控”思想的先驱。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魁奈重农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魁奈重农主义理论的作用。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结构正朝着从物质型向信息型、从本土化向全球化的方向发展,社会生产活动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对信息服务提出了日益多样化的需求。1993年美国克林顿政府正式提出跨世纪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工程计划(俗称“信息高速公路”战略),计划投资4000亿美元,用20年时间,逐步将电信光缆铺设到所有家庭用户,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1994年,又提出建设全球信息基础设施的倡议,旨在通过卫星通讯和电信光缆连通全球信息网络,形成信息共享的竞争机制,全面推动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克林顿政府提出的一系列措施,使美国经济持续增长,各项经济指标表现良好,造就了信息经济的辉煌,把原先咄咄逼人的日本、欧洲抛到后头。众所周知,美国是当今世界信息技术最大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苹果、Google、IBM、英特尔、微软、亚马逊等著名的美国企业,拥有物联网、云计算等高端技术专利,主导着当今计算机、通讯和网络领域的发展潮流,对全球信息化发展举足轻重。
——改编自《美国“信息高速公路”战略20年评述》2013年9月16—18日中国经济网
材料二 1995年5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提出将重点依靠科技和教育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科教兴国”遂成为中国发展的重大战略。20年的发展成果辉煌,包括专利申请量2011年首次超过美国,一大批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有力支撑着经济发展。但是不能忽略这样的事实:在中国,半导体专利外国企业占85%,电子元器件、专用设备、仪器和器材专利外国企业占70%,无线电传输外国企业占93%,移动通信和传输设备外国企业占90%。如果某些外国设备留有“后门”,被外国企业或政府操纵,后果将不堪设想,许多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将受到严重威胁。面对新一轮科技变革可能带来的巨大机遇,新一代领导集体提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科技强国之路。
——摘自2015年5月6日新华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信息高速公路”战略、中国“科教兴国”战略提出的共同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信息高速公路”战略实施的影响及对我国抓住新一轮科技变革带来的机遇的启示。
材料一 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结构正朝着从物质型向信息型、从本土化向全球化的方向发展,社会生产活动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对信息服务提出了日益多样化的需求。1993年美国克林顿政府正式提出跨世纪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工程计划(俗称“信息高速公路”战略),计划投资4000亿美元,用20年时间,逐步将电信光缆铺设到所有家庭用户,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1994年,又提出建设全球信息基础设施的倡议,旨在通过卫星通讯和电信光缆连通全球信息网络,形成信息共享的竞争机制,全面推动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克林顿政府提出的一系列措施,使美国经济持续增长,各项经济指标表现良好,造就了信息经济的辉煌,把原先咄咄逼人的日本、欧洲抛到后头。众所周知,美国是当今世界信息技术最大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苹果、Google、IBM、英特尔、微软、亚马逊等著名的美国企业,拥有物联网、云计算等高端技术专利,主导着当今计算机、通讯和网络领域的发展潮流,对全球信息化发展举足轻重。
——改编自《美国“信息高速公路”战略20年评述》2013年9月16—18日中国经济网
材料二 1995年5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提出将重点依靠科技和教育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科教兴国”遂成为中国发展的重大战略。20年的发展成果辉煌,包括专利申请量2011年首次超过美国,一大批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有力支撑着经济发展。但是不能忽略这样的事实:在中国,半导体专利外国企业占85%,电子元器件、专用设备、仪器和器材专利外国企业占70%,无线电传输外国企业占93%,移动通信和传输设备外国企业占90%。如果某些外国设备留有“后门”,被外国企业或政府操纵,后果将不堪设想,许多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将受到严重威胁。面对新一轮科技变革可能带来的巨大机遇,新一代领导集体提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科技强国之路。
——摘自2015年5月6日新华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信息高速公路”战略、中国“科教兴国”战略提出的共同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信息高速公路”战略实施的影响及对我国抓住新一轮科技变革带来的机遇的启示。
3.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35年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各方面的具体工作逐渐展开,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是金融调整。中国是个银本位国家。美国在三十年代前期采用的白银政策,严重地危害了中国金融。美国高价收购白银,致使中国白银大量外流。中国金融界受到世界白银价格波动的影响而动荡不稳,从而直接危害了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财政部有鉴于此,决定充实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资本,共计发行1亿元“金融公债”作为三行的基金。1935年11月3日,又推行法币政策。规定以三大行发行的法币代替市面上流通的银元,禁止白银在市面上流通。以后一切完粮纳税及公私款项的支付,一律禁用白银,同时宣布白银国有。这样,法币就成了全国统一的货币。法币的币值与银价脱离,不再受世界银价涨落的影响,从而稳定了金融。金融界的充实与稳定,银行放款的增加,使投资工业变得有利可图,这便刺激了资本家投资的欲望,从而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摘编自历史博文《1935年那段被遗忘的历史——南京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调整金融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币政策起到的积极作用。
材料:1935年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各方面的具体工作逐渐展开,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是金融调整。中国是个银本位国家。美国在三十年代前期采用的白银政策,严重地危害了中国金融。美国高价收购白银,致使中国白银大量外流。中国金融界受到世界白银价格波动的影响而动荡不稳,从而直接危害了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财政部有鉴于此,决定充实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资本,共计发行1亿元“金融公债”作为三行的基金。1935年11月3日,又推行法币政策。规定以三大行发行的法币代替市面上流通的银元,禁止白银在市面上流通。以后一切完粮纳税及公私款项的支付,一律禁用白银,同时宣布白银国有。这样,法币就成了全国统一的货币。法币的币值与银价脱离,不再受世界银价涨落的影响,从而稳定了金融。金融界的充实与稳定,银行放款的增加,使投资工业变得有利可图,这便刺激了资本家投资的欲望,从而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摘编自历史博文《1935年那段被遗忘的历史——南京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调整金融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币政策起到的积极作用。
4.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38年10月24日,由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亲自护送进舱的数百名孤儿难童趴在栏杆上放声高歌,摇着小手向卢作孚告别,观者无不为之动容,宜昌大撤退拉开大幕。到12月底,历时40多天的大撤退基本结束。当日军攻陷宜昌时,得到的只是一座空城,日本军界完全没有估计到宜昌撤退能奇迹般的完成。从宜昌抢退出的单位,既有金陵兵工厂这样的大型军工企业,也有大成纺织厂等民用企业,还有机关学校、科研院所、珍贵文物等;大撤退的同时民生公司又为前线将士源源不断地提供武器和给养,为抗战胜利提供了有力保证。
宜昌大撤退被称为“中国的敦刻尔克大撤退”。然而,其英勇悲壮更甚于后来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史学家指出,敦刻尔克大撤退是依靠一个国家的力量,由一个军事部门指挥完成的;宜昌大撤退是由中国的一家民营企业为主要力量创造的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1939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授予卢作孚一等景星勋章和胜利勋章。1980年,党中央《关于卢作孚先生的结论》里这样写道:“他为人民做过许多好事,党和人民是不会忘记的。”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与敦刻尔克大撤退相比,宜昌大撤退有何特点?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中国的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历史意义?
材料:1938年10月24日,由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亲自护送进舱的数百名孤儿难童趴在栏杆上放声高歌,摇着小手向卢作孚告别,观者无不为之动容,宜昌大撤退拉开大幕。到12月底,历时40多天的大撤退基本结束。当日军攻陷宜昌时,得到的只是一座空城,日本军界完全没有估计到宜昌撤退能奇迹般的完成。从宜昌抢退出的单位,既有金陵兵工厂这样的大型军工企业,也有大成纺织厂等民用企业,还有机关学校、科研院所、珍贵文物等;大撤退的同时民生公司又为前线将士源源不断地提供武器和给养,为抗战胜利提供了有力保证。
宜昌大撤退被称为“中国的敦刻尔克大撤退”。然而,其英勇悲壮更甚于后来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史学家指出,敦刻尔克大撤退是依靠一个国家的力量,由一个军事部门指挥完成的;宜昌大撤退是由中国的一家民营企业为主要力量创造的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1939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授予卢作孚一等景星勋章和胜利勋章。1980年,党中央《关于卢作孚先生的结论》里这样写道:“他为人民做过许多好事,党和人民是不会忘记的。”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与敦刻尔克大撤退相比,宜昌大撤退有何特点?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中国的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历史意义?
5.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Alfred T.Mahan,1840~1914)是美国近代军事学家、海军战略家。他以史学家的明鉴,系统地研究了人类海上战争,1890年起总结出版了《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等一系列著述,创立了海权论学说。马汉明确地把“海权”定义为“使用海洋和控制海洋”,认为任何一个国家成为强国,必须控制海洋,尤其要控制具有战略意义的海峡、通道;为了争取和保持制海权,必须拥有强大的海上实力,即强大的海军舰队和商业船队,以及能控制战略要地的海军基地;进而阐明了“海权是国家强大和繁荣的中心环节”。海权论一经提出,就立即成为许多国家发展海洋事业、促进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催化剂”。其中,美国是海权论的最大受益国,二战前逐渐取代了英国的海洋霸主;德国、日本在海权论影响下,制定了国家现代化发展战略,迅速崛起,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彻底失败。
——摘编自程前光《马汉的海权论及对二战前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马汉海权论产生于19世纪木20世纪初的美国的原因,并指明其实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海权论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中得到的认识。
材料: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Alfred T.Mahan,1840~1914)是美国近代军事学家、海军战略家。他以史学家的明鉴,系统地研究了人类海上战争,1890年起总结出版了《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等一系列著述,创立了海权论学说。马汉明确地把“海权”定义为“使用海洋和控制海洋”,认为任何一个国家成为强国,必须控制海洋,尤其要控制具有战略意义的海峡、通道;为了争取和保持制海权,必须拥有强大的海上实力,即强大的海军舰队和商业船队,以及能控制战略要地的海军基地;进而阐明了“海权是国家强大和繁荣的中心环节”。海权论一经提出,就立即成为许多国家发展海洋事业、促进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催化剂”。其中,美国是海权论的最大受益国,二战前逐渐取代了英国的海洋霸主;德国、日本在海权论影响下,制定了国家现代化发展战略,迅速崛起,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彻底失败。
——摘编自程前光《马汉的海权论及对二战前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马汉海权论产生于19世纪木20世纪初的美国的原因,并指明其实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海权论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中得到的认识。
2.论述题- (共1题)
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为1950~1980年主要年份中国及世界城镇人口比重表。
材料 下面为1950~1980年主要年份中国及世界城镇人口比重表。
年份 | 中国总人口 (万人) | 中国城镇人口(万人) | 中国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 | 世界城镇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重(%) |
1950 | 55196 | 6169 | 11.2 | 28.8 |
1960 | 66207 | 13073 | 19.7 | 33.9 |
1970 | 82992 | 14424 | 17.4 | 37.5 |
1980 | 98705 | 19140 | 19.4 | 38.2 |
——改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上表反映了中国及世界城镇人口变化的多种趋势,请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3.单选题- (共4题)
7.
美国1787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6条第2款规定:“本宪法及依本宪法所制定之合众国法律以及以合众国权力所缔结或将缔结之一切条约,均为国家之最高法律;即使其条文与任何一州之宪法或法律抵触,各州法官仍应遵守。”这体现了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是
A.共和主义 |
B.集权体制 |
C.宪政主义 |
D.联邦主义 |
8.
欧洲煤钢共同体是在煤钢领域建立一个超国家的机构,六国把管理煤钢生产、贸易的主权让渡给它,进行统一的管理和调节。从欧洲共同市场的建立到统一货币欧元的诞生使用,无不是主权的让渡。这反映了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
A.超国家机构权力大 |
B.各国主权不断丧失 |
C.各国被迫主权让渡 |
D.各国对主权的分享 |
9.
14世纪,在意大利形成了研究罗马法的“评论法学派”。该学派的宗旨是致力于罗马法与中世纪西欧社会司法实践的结合,以改造落后的封建地方习惯法,使罗马法的研究与适用有了新的发展。罗马法在西欧的复兴
A.直接服务于当时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
B.满足了财产和契约关系变化的需要 |
C.促成当时法律与商品经济发展适应 |
D.反映价格革命后落后封建势力衰败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5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