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湖北省襄阳市襄阳四中高三七月第二周周考文综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5161

试卷类型:未知
试卷考试时间:2016/11/3

1.材料分析题(共4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庞朴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号召‘打倒孔家店’,揭开了现代批孔的序幕,立下过不朽功勋。”与此类似的说法出现在朱玉湘的文章里:“‘五四’运动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战斗口号,……立下过不朽的功勋”,“鲁迅是‘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的主将”。而吕振羽早在1940年就已指出:“在反封建文化斗争的高潮中,曾产生一部分自由主义分子的盲目反古的倾向,即反历史主义的倾向。他们无视伟大祖国文化的优良传统,几乎认为中国历史上的一切都是要不得的,在‘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下,一时就抹杀了发展到那样高度的中国封建文化的一切,不去估计其巨大的创造成果和它对人类文化的巨大贡献。”
——摘编自杨华丽《新时期以来“打倒孔家店”口号研究述评》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你对新文化运动时期“打倒孔家店”这一口号的理解并说明理由。
2.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彼得大帝1721年罢黜了反对改革、干预皇权的牧首,削弱了教会反对派的力量,确立了管理教会的新体制,以主教公会集体领导代替牧首一人领导。之后对修道院和修道士制度采取取缔政策,还要求神职人员和教徒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为自己效劳。通过改革,彼得大帝将教会牢牢控制在手中,同时又夺得了教会的大量财产来维护自身的世俗封建统治,使断绝了财源的教会心甘情愿成为自己进行专制统治的最为忠实的附庸。
斯拉夫人文明程度较低,接受基督教时间较晚,东正教传入后只得与斯拉夫人的原始崇拜进行有机结合才能够维持下去,俄国形成了一个以军事贵族集团为主体的世俗专制皇权。在与世俗专制皇权并存时东正教只能通过依附并服务皇权的形式才能够得到上层的有力支持。由于双方上层拥有共同利益,便逐渐形成了政教勾结、政主教从的局面。无论是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还是彼得大帝,亦或是叶卡捷琳娜二世甚至是其他的几位女皇,都把控制教会作为自己进行统治的一个重要部分。
——摘编自王伟《罗曼诺夫王朝早期两次宗教改革与沙俄政教关系》
(1)根据材料,概括彼得大帝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彼得大帝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3.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卢梭认为主权是由公意构成的,公共意志不可以被代表,主权者是由全体缔约者的公意而产生的“集体生命”,只能由自己来代表,所以主权也不可以被代表。卢梭认为,转让主权就是出卖自由,出卖自由也就等同于贱卖自己的生命。在卢梭的理想状态中,无论是政法还是执法,都是公民直接参与完成的。公意只有一个,要么是公共的,要么就不是公共的;要么是人民团体的,要么就只是一部分人的。前者一经宣示就是主权,而后者就是个别意志;主权作为公意的体现就是唯一的,如果主权被分割,则违背了公意的完整性。
卢梭的人民主权论坚定了民主信念和人民的主权思想,法国人民从卢梭的人民主权学说中找到了推翻封建专制的理论依据,为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刻上了民主的烙印。卢梭的人民主权论帮助人们推翻身上的牢笼。
——摘编自贾丽艳《解读卢梭的人民主权论》
(1)根据材料,指出卢梭思想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卢梭思想对法国的影响。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 冷战结束后,世界各国的多极化进程使主要力量彼此制衡,世界的发展加深了各国利益的相互交织和相互依赖。世界多极化是必然趋势,经济全球化联系日益密切,科学技术革命日新月异,区域间合作逐步向前推进,国际形势朝着持续稳定地方向发展。随着和平因素的不断增长,制约战争的力量有了可喜的发展。1985年,邓小平进一步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的大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
和平为人类社会发展目标提供了有利环境,没有和平的发展环境,现今人类社会所取得的社会建设和发展成果都将付之东流,全世界国家都处在不断发展的环境之中,都不能脱离外部环境独自发展;要想消除全球安全威胁的根源,实现共同安全和共同繁荣,只有持续坚持多边主义的发展格局。
——摘编自张成《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你对和平与发展作为时代主题的认识。

2.单选题(共5题)

5.
摩根说:“《权利法案》显然打破了世袭的权利,这种世袭权利是4660年旧政体复辟的基础,而被以议会为代表的民族意志所取代。……将它看作是彻底否定了关于政府的概念的历史转折点,这无疑是完全正确的。”这说明《权利法案》
A.使议会权力居于国王之上
B.反映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C.废止了英国社会的世袭制
D.彻底否定了英国的君主政体
6.
柳亚子赠***诗云:“阔别羊城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霖雨苍生新建国,云霄青史旧同舟。中山卡尔双源合,一笑昆仑顶上头。”这首诗写于
A.国民革命失败后
B.抗日战争爆发后
C.抗日战争结束后
D.全面内战爆发后
7.
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以来,全区生产总值由1958年的3.29亿元提高到2012年的232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从1958年的0.37亿元提高到2012年的26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83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180元,分别是1958年的90倍和60倍。这反应出
A.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得到持续贯彻
B.国家给予自治区经济发展大力支援
C.自治区人民享有高度自治的权利
D.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促进了经济发展
8.
下面为1915年—1921年上海棉纱价格变动与全国棉纱生产费用及盈利估计统计表。据此可知
年份
上海纱价
上海棉价
生产费用
盈利
16支红团龙
通用棉每担两
16支纱每包银两
16支纱每包银两
1915
93.72
22.31
93.63
-3.13
1917
125.78
33.20
125.60
26.40
1919
187.87
30.38
149.55
50.55
1921
131.25
29.50
143.20
7.30
 
A.棉纺织业得到持续发展
B.棉纺织业受外部影响较大
C.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D.棉纺织业生产波动比较大
9.
在《公车上书》中,康有为建议举“议郎”(议员),《上清帝第四书》则提出“设议院”,要求“凡有政事”“令之会议”,并主张“省、府、县令开设”。康有为的上述主张
A.意在限制君主的权利
B.全盘接受了西方政体
C.为变法奠定理论基础
D.得到了人们大力支持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