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莎士比亚与汤显祖他们的作品中,爱情展现了巨大的力量。《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纯洁真挚的爱情超越了家族的世代仇恨;《威尼斯商人》中,罗伦佐与杰西卡的爱情超越了种族、宗教的束缚。爱情打破了森严的社会等级界限。《紫钗记》中,霍小玉与李益的爱情战胜了强权的压迫和富贵的利诱;《牡丹亭》中,爱情的力量更发挥到了极致,惊天地,泣鬼神,超越了生死。
材料二身处封建礼教重重束缚下的中国女性被浓重的黑暗包围,她们的美好愿望只能在梦中实现,正如剧中的杜丽娘。真正的杜丽娘在剧情开始不久就抑郁而死,复活的只是她的鬼魂。因此,中国女性的解放之路比西方更漫长而艰险。深刻洞察现实的汤显祖也只能借鬼魂创造出幸福结局来告慰她们。
——材料一、二均摘自张晓冬、徐朝友《莎士比亚与汤显祖戏剧主题对比》
请回答:根据材料一指出莎士比亚与汤显祖戏剧共同的主题,并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二中“中国女性的解放之路比西方更漫长而艰险”的原因。
材料一在莎士比亚与汤显祖他们的作品中,爱情展现了巨大的力量。《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纯洁真挚的爱情超越了家族的世代仇恨;《威尼斯商人》中,罗伦佐与杰西卡的爱情超越了种族、宗教的束缚。爱情打破了森严的社会等级界限。《紫钗记》中,霍小玉与李益的爱情战胜了强权的压迫和富贵的利诱;《牡丹亭》中,爱情的力量更发挥到了极致,惊天地,泣鬼神,超越了生死。
材料二身处封建礼教重重束缚下的中国女性被浓重的黑暗包围,她们的美好愿望只能在梦中实现,正如剧中的杜丽娘。真正的杜丽娘在剧情开始不久就抑郁而死,复活的只是她的鬼魂。因此,中国女性的解放之路比西方更漫长而艰险。深刻洞察现实的汤显祖也只能借鬼魂创造出幸福结局来告慰她们。
——材料一、二均摘自张晓冬、徐朝友《莎士比亚与汤显祖戏剧主题对比》
请回答:根据材料一指出莎士比亚与汤显祖戏剧共同的主题,并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二中“中国女性的解放之路比西方更漫长而艰险”的原因。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大名商人出身的北方汉族财相卢世荣主持财政期间,向忽必烈提出一条改革意见,其内容是:用官钱购南方棉帛运到北方牧区换取羊、马,然后把这些羊、马交给当地牧民订合同放牧取利。合同规定皮毛、筋角、酥酪等的十分之二给牧民,其余由官府出售。“马以备军兴,羊以充赐予”。忽必烈听罢卢氏建议后说,这是“祖宗时欲行之而未果”的计划。他要求卢世荣尽快推行。卢世荣死后他的其他许多经济管理意见在忽必烈那里并没有因人废言,这条意见也是没废弃的。卢世荣之后的财相藏族人朵哥执政间创建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至元二十四年复忽必烈同意忻都(蒙古贵族)以新钞11.06万锭,银1593锭、金100两付江南各省与民大规模互市;次年九月桑哥请示忽必烈批准营造五个库于禁中贮币韦,当与这个农牧南北大贸易蓝图的实际实施相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元代“农牧南北大贸易”的影响。
材料 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大名商人出身的北方汉族财相卢世荣主持财政期间,向忽必烈提出一条改革意见,其内容是:用官钱购南方棉帛运到北方牧区换取羊、马,然后把这些羊、马交给当地牧民订合同放牧取利。合同规定皮毛、筋角、酥酪等的十分之二给牧民,其余由官府出售。“马以备军兴,羊以充赐予”。忽必烈听罢卢氏建议后说,这是“祖宗时欲行之而未果”的计划。他要求卢世荣尽快推行。卢世荣死后他的其他许多经济管理意见在忽必烈那里并没有因人废言,这条意见也是没废弃的。卢世荣之后的财相藏族人朵哥执政间创建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至元二十四年复忽必烈同意忻都(蒙古贵族)以新钞11.06万锭,银1593锭、金100两付江南各省与民大规模互市;次年九月桑哥请示忽必烈批准营造五个库于禁中贮币韦,当与这个农牧南北大贸易蓝图的实际实施相关。
——摘编自张岱年等主编《中国全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元代“农牧南北大贸易”得以实施的条件。(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元代“农牧南北大贸易”的影响。
2.单选题- (共23题)
3.
“……为通商口岸;以便日本臣民往来侨寓、从事商业工艺制作”“……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这一规定
A.被列强援引为设“使馆”的依据 | B.便利于列强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
C.标志着中国贸易自主权开始受损 | D.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4.
这是***给林彪的一封信,是为答复林彪散发的一封对红军前途究竟应该如何估计的征求意见的信。***在这封信中批评了当时林彪以及党内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的一种悲观思想。后来林彪希望公开刊行这封信时不要提他的姓名,这封信的主题为
A.![]() | B.![]() | C.![]() | D.![]() |
5.
1938年7月,日本制定出“对华谋略”,其中包括“促使中国军队投降,加以笼络,使其归顺,并发挥其反蒋反共意识”,“尽力把民族矛盾引向主义的对立”。日本制定上述谋略意在
A.适应战争形势的需要 | B.引诱国民政府尽快投降 |
C.推行速战速决的策略 | D.分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6.
据统计,1965年西藏自治区的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干部仅7600余人,到2006年底,西藏全区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干部达62 211人,占全区干部总数的69.36%。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A.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愿望 | B.推动了民族平等的实现 |
C.实现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共同繁荣 | D.促进了祖国统一的大业 |
7.
国务院新闻办在《一国两制白皮书》中指出:“‘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这意在强调
A.国家的统一性 | B.“一国”与“两制”的对立性 |
C.制度的灵活性 | D.“一国”与“两制”的差异性 |
8.
据学者统计,20世纪50年代的《人民日报》中使用“和平”一词的频率最高,尤其是1950年和l956年是使用频率的两个最高点。材料现象表明
A.国内和平已经完全实现 | B.新中国坚持和平外交政策 |
C.中国与西方的对抗减弱 | D.新中国渴望建立和平的建设环境 |
9.
1975年3月,中国艺术团拟赴美巡回演出,美国国务院要求中方取消艺术团预备曲目中的《台湾同胞——我的骨肉兄弟》,因为歌词里有“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美方难以接受。中方坚持“宁可不去,也不能不唱”。这一现象说明了
A.美国反对一个中国原则 |
B.“文革”左倾错误影响中国外交 |
C.美国违背了《中美建交公报》 |
D.美国对外政策坚持霸权主义 |
10.
唐朝时已出现白瓷,邢窑白瓷名满天下。据文献记载:古代烧制白瓷,必先用磁石在釉水中搅动,吸走铁屑,这样烧制出的白瓷才不会有黑斑,这种方法开创了现代磁法选矿的先河。这表明
A.中国古代科技推动手工业发展 |
B.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形成 |
C.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享誉世界 |
D.中国古代科技应用十分广泛 |
11.
宋太宗淳化二年诏:“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宜令诸路转运使……参酌裁减,以利细民。”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材料反映出宋代
A.商业政策比较宽松 |
B.设有专职征税官员 |
C.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
D.地方官员与民争利 |
12.
黄宗德是16世纪一位典型徽商。最初他只是经营棉布、粮食等,后获得政府许可,转而从事利润更大的食盐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用于购田罩地。这说明当时
A.政府放弃了对食盐贸易的控制 | B.商人的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
C.农产品尚未大量进入商品市场 | D.农本思想依然占主导地位 |
13.
北宋初年规定:租佃土地须“明立要契,举借粮种,及时种莳。俟收成,依契约分,无致争讼”。如有纠纷,“只凭契照为之定夺”。其目的是
A.规范租佃关系 | B.增加政府收入 | C.保护佃农利益 | D.维护地主特权 |
14.
下面是根据清朝前期广东海关税收收人情况所绘制的示意图。该图表明清朝前期


A.清政府仍推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
B.中国对外贸易仍有一定程度发展 |
C.中国同外国交往仍在日趋加强 |
D.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 |
15.
据梁崇鼎所著《民国贵县志》记载,广西南部贵县“清光绪中叶以前,衣料多用土货。县属比户纺织,砧声四彻。……光绪季年,衣料渡(浸)尚洋货,即线缕巾带之微,亦多仰给外人”。材料所述现象
A.加速了自然经济瓦解 |
B.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
C.导致了清廷政策改变 |
D.有利于民族工业布局调整 |
16.
1910年,对23个主要城市金融机构的调查结果表明:工商企业贷款平均年利率近15%,广州更高达36%,远高于同时期欧美国家。这种现象带来的主要后果是
A.金融机构竞争乏力 | B.制约民族工业发展 |
C.阻碍区域经济交流 | D.政府外债急剧增加 |
17.
某文章指出:1937年8月13日到ll月.l2日,上海共迁出民营工厂148家、机器设备l2400多吨、工人2100多名。据统计,从l937年8月到l940年底,从沿海等地区内迁到后方的工矿企业共有639家。中国著名的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将某--H?期中国工矿企业的大举内迁形象地比喻为“中国实业界的敦刻尔克”。这反映
A.民族工业受本国封建势力挤压 | B.一战期间列强加紧对华经济侵略 |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要求内迁 | D.日本侵华战争造成民族工业内迁 |
18.
晚清时期设立的同文馆,分前后馆,前馆为初级,学制五年,后馆为高级,学制三年。八年课程之具体设置如下表,这说明同文馆教育
1前馆 | 学习内容 | 后馆 | 学习内容 |
第一年 | 识字、写字及浅显 词句讲解 | 第一年 | 讲求机器、微积分、 航海测算、练习译书 |
第二年 | 讲书、练习句法及 简单翻译 | 第二年 | 化学、天文、测算、万 园公法、练习译书 |
第三年 | 讲读各国地理、史 略及翻译选编 | 第三年 | 讲求天文、地理、金 石、富国策、练习译书 |
第四年 | 讲求数理启蒙、代 数学、译公文 | | |
第五年 | 讲求袼致、几何原 本、平三角、弧三 角、练习译书 | | |
A.培养的是翻译人才 | B.坚持“中体西用” |
C.完全接受西式教育 | D.注重培养实用人才 |
19.
中共“八大”报告指出,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在国家统一市场的领导下,将有计划地组织一部分自由市场,对所有商品,将实行按质分等论价办法,不仅不会破坏国家的统一市场,相反地,将会对国家的统一市场起有益的补充作用。由此可见,这个报告
A.有效纠正了公社化运动的失误 |
B.全面总结一五计划的建设经验 |
C.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
D.针对苏联经济模式的有效反思 |
20.
中央在1959年五六月间相继发出《关于农业的五条紧急指示》《关于分配私人自留地以利发展猪鸡鸭鹅问题的指示》《关于社员私养家禽、家畜和自留地等四个问题的指示》三个重要文件,恢复自留地制度,给予农民在自留地相对独立的自主经营权和完整的收益权。如此探索是因为
A.人民公社制度遭到否定 | B.自留地更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
C.“共产风、浮夸风”盛行 | D.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遭遇阻力 |
21.
据统计,1961年7月1目到l962年6月30目,我国共进口粮食117亿斤。同期,征购粮食减少了158亿斤。材料反映出
A.农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 | B.工业发展增加了粮食需求 |
C.对外贸易结构已根本改变 | D.国家调整了经济发展战略 |
22.
1984年10月,国家计委(计划经济委员会)指出:“企业可以按照国家计划指引的方向,根据原材料、能源的可能和市场需要自行安排生产和销售,努力完成国家计划。”这说明
A.中央政府已经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 | B.企业经营的自主权得到扩大 |
C.国家计划是企业产销的最主要根据 | D.多种所有制经济得到了发展 |
23.
下表是某地ll个村人均纯收入水平的历史变化及实际增长率表(按1957年价格:元),由表格信息可知
时间 | 人均纯收入 | 实际增长率(%) |
1957年 | 61.74 | 32.97 |
1986年 | 187.05 | 202.96 |
1998年 | 224.02 | 19.76 |
A.人民公社使农民走上了小康道路 | B.农村土地所有制变革推动了农村发展 |
C.农村生产关系调整促进农民增收 | D.中国农业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发达产业 |
24.
1919年2月,担任《晨报》主任编辑的李大钊说:“即从此将民族革命的思想,马克斯(即马克思一一引者注)的学说渐渐的从北京晨报纸张上,灌输于一般青年,尤其是青年学生,所以当时晨报的读者突然增加数倍。”材料反映了
A.李大钊是一名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 B.民族革命思想推动了马克思学说的传播 |
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思想主流 | D.新文化运动启发了青年学生的思想觉悟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0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