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宁夏区银川市第一中学高三上期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503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11/15

1.简答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依据图l和图2,提取一项有关唐代和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2.材料分析题(共1题)

2.
   材料蔡元培在德国留学期间,发现德国大学校长和各科学长都是每年更迭一次,由教授会公选。1916年底他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此前的北大,校长独揽大权,一切校务都由校长与学监主任、庶务主任等少数几个人办理,连各科学长也无权与闻其事。蔡元培接任校长后,设立评议会作为全校的最高“立法”机构,凡大学“立法”均须评议会通过;同时,它又是全校最高权力机构,凡重要事项经评议会 审核通过才能付诸执行。评议会由评议员组成,校长是当然的议长,评议员包括各科学长、主任教员和各科教授。此后,蔡元培又组织选举产生各学科教授会,规划各学科的教学工作。他聘请教员不拘一格,不问思想流派,只问学问能力。1919年3月,《东方杂志》载文称蔡元培“使数年来无声无臭生机殆尽之北京大学挺然特出,褒然独立……学风丕振,声誉日隆”。

——据周天度《蔡元培传》

(1)根据材料,指出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推行校务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京大学校务改革的特点,并评价蔡元培的贡献。

3.单选题(共5题)

3.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
A.中国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B.日本近代天皇体制的确立
C.中国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D.日本工业化整体水平较低
4.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评价中国古代某土地制度时说:“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下列各项对“此田制”的理解正确的是
A.隋唐时期为保证政府财政收入而开始实行
B.它规定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由政府平均分配
C.有利于对无主荒地的开垦和农业的恢复与发展
D.该田制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土地兼并现象
5.
1603年一位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这一谚语反映了当时的西班牙
A.世界航运中心地位确立
B.出现了“商业革命”
C.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D.出现了“价格革命”
6.
学术界公认中国的传统绘画艺术“是一种源自心灵的感动,这种感动支配了形象的生成,使得画面上的色彩、线条、肌理、结构、空间相互共鸣,与画家的心灵共鸣,继而与观者的心灵共鸣”。这表明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个突出特点是
A.意在笔先,以形写神
B.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C.笔意奔放,体势连绵
D.真景实现,返璞归真
7.
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欧美社会国家的文化制度,连影儿也没有,所以口一张,手一伸,不知不觉都带有君主专制臭味。”据此可知,新文化运动的发动旨在
A.批判封建帝制思想
B.推翻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C.宣传马克思主义
D.启发民智,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