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以后,国共两党都有意识地加强了对辛亥革命的研究。国民党方面,把辛亥革命史纳入党史的编纂和研究,溢美之词居多;共产党方面,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分析了辛亥革命的成败得失。新中国初建,史学界对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都给予充分肯定。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到来,辛亥革命的研究遭到了“文革史学”的摧残。经过拨乱反正,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总体上说,正面肯定辛亥革命历史地位的意见是主流。
材料二、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
(2)20世纪50年代末,对辛亥革命的研究暂趋沉寂,简要分析原因。
(3)请你根据材料二的观点,评价辛亥革命。
(4)依据以上材料,谈谈应如何评价历史事件?并谈谈你对“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一观点的看法。
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以后,国共两党都有意识地加强了对辛亥革命的研究。国民党方面,把辛亥革命史纳入党史的编纂和研究,溢美之词居多;共产党方面,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分析了辛亥革命的成败得失。新中国初建,史学界对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都给予充分肯定。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到来,辛亥革命的研究遭到了“文革史学”的摧残。经过拨乱反正,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总体上说,正面肯定辛亥革命历史地位的意见是主流。
材料二、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
——摘编自《辛亥革命评价的“百年之争”》
(1)材料一反映了人们对辛亥革命的评价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2)20世纪50年代末,对辛亥革命的研究暂趋沉寂,简要分析原因。
(3)请你根据材料二的观点,评价辛亥革命。
(4)依据以上材料,谈谈应如何评价历史事件?并谈谈你对“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一观点的看法。
2.单选题- (共7题)
2.
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说:“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近代美国实现这一“梦想”的重要举措是
A.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 | B.实行联邦制政体 |
C.坚持人民主权原则 | D.实行三权分立与制衡 |
3.
1918年11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演讲说:“这回战胜的,不是联合国的武力,是世界人类的新精神。不是那一国的军阀或资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民。……这新纪元的世界改造,就是这样开始。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新纪元的世界改造”是指
A.俄国十月革命 |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
C.新文化运动 | D.巴黎公社革命 |
4.
20世纪50年代,视中华帝国为“专制政体”成为西方学界的流行观点(引自候旭东《中国古代专制说的知识考古》)。这反映了
A.建国初,中国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
B.建国初,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 |
C.新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确立计划经济体制 |
D.“冷战”时期,西方丑化社会主义中国 |
5.
下表是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影响变化的因素不包括
年份 | 1912 | 1913 | 1914 | 1915 |
工厂数(家) | 46 | 46 | 12 | 2 |
A.实业救国开始兴起 |
B.“一战”的爆发 |
C.国货运动的推动 |
D.反帝爱国斗争的影响 |
6.
1861年,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采西学”、“制洋器”要“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该思想与下列哪一思想一脉相承(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 B.学习西方的技术 |
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D.倡西学、兴民权 |
7.
有一位英国著名哲学家曾经明确指出:“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下列言论能够佐证这位哲学家观点的是
A.赎罪券“增加的仅仅是贪婪之心” |
B.“每一个人都可以是自己的牧师” |
C.“上帝的恩典不是赐给所有的人” |
D.“教皇没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权力” |
8.
北魏均田制规定:贵族和官僚可以通过奴婢和耕牛另外获得土地,奴婢授田额与良民同,耕牛1头授田30亩,限4头牛。其主要影响是( )
A.从根本上解决了土地兼并的问题 |
B.使劳力与田业相结合促进了农业生产 |
C.将农民束缚于土地上以加强控制 |
D.保留了贵族官僚在土地数量上的优势 |
3.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7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