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近代化的探索有学者认为,中国在向近代化迈进的过程中,走了一条和西方不同的道路,遭受了严重的挫折。阅读下表,回答问题。
(1)请将表中的①②③④⑥填写完整。

(2)根据上表,指出中国近代化所走过的道路和西方国家有何不同?中国近代化遭受严重挫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学会表述历史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要求。①图中的世界潮流指什么?②用最简短的一句话评价图中的历史人物。③“甲午战争”《辛丑条约》采用的是哪种纪年方法?
(4)写出下列各阶层重大探索活动的名称:
①地主阶级: ;②资产阶级改良派: ;
③资产阶级革命派: ;④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
⑤中国共产党: 。
(1)请将表中的①②③④⑥填写完整。

(2)根据上表,指出中国近代化所走过的道路和西方国家有何不同?中国近代化遭受严重挫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学会表述历史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要求。①图中的世界潮流指什么?②用最简短的一句话评价图中的历史人物。③“甲午战争”《辛丑条约》采用的是哪种纪年方法?
(4)写出下列各阶层重大探索活动的名称:
①地主阶级: ;②资产阶级改良派: ;
③资产阶级革命派: ;④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
⑤中国共产党: 。
2.单选题- (共37题)
2.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慈禧)此话反应的实质问题是:
A.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
B.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局面已经形成 |
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
D.清廷与列强反动势力正式勾结起来 |
6.
央视一套2009年9月下旬播出的《辉煌六十年》,被誉为“首部新中国全景影像史”。其中关于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解说词中有一处错误,它是
A.在这场从海上而来的鸦片战争中,清政府败下阵来 |
B.签订了以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两白银等为主要内容的《南京条约》 |
C.《南京条约》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殖民者的枪炮逼迫下所遭受的屈辱 |
D.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中国历史的发展自此发生了重大转折 |
7.
曾国藩在日记中写道:“接恭亲王咨文,敬悉銮舆(皇帝的车驾)已出热河,夷氛近京城仅二十里,为之悲泣,不知所以为计。”这则日记中“夷”是指
A.英国军队 |
B.法国军队 |
C.英法联军 |
D.八国联军 |
9.
与《南京条约》相比,《天津条约》在通商口岸开放上更方便了西方侵略中国,以下说法与此无关的是:
A.开设的通商口岸比《南京条约》更多 |
B.通商口岸的开放延伸到整个中国沿海 |
C.开放的通商口岸延伸到长江上游 |
D.中国辽东半岛沿海也被开放 |
12.
《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公使毫不客气地对各国公使说:“没有我们的‘功劳’,你们的‘好处’不可能上升到一个新阶段。”日本公使所说的“新阶段”是指
A.扩展通商口岸 |
B.各国派兵保护使馆租界 |
C.外国可在华设厂 |
D.中国聘请日本人为顾问 |
14.
下列近代条约和中国沦丧主权匹配正确的是:
A.《南京条约》---开放口岸最多 |
B.《天津条约》---外国势力渗入西南地区 |
C.《马关条约》---对外赔款数额最大 |
D.《辛丑条约》--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区 |
17.
之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其最主要的原因:
A.中国在经济和军事上的极端落后 |
B.闭关政策不利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 |
C.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加紧对外扩张 |
D.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激化了中英矛盾 |
20.
图为《近代中国被迫对外开放的口岸示意图》。图中开放最北和最西口岸的对应条约是

A. 《南京条约》《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C. 《天津条约》《马关条约》 D. 《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A. 《南京条约》《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C. 《天津条约》《马关条约》 D. 《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21.
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新的时代特点表现在
①运动规模空前巨大;
②反封建同时反侵略;
③《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理想;
④《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①运动规模空前巨大;
②反封建同时反侵略;
③《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理想;
④《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2.
某研究者查阅到光绪二十七年一份吏部档案,残缺不全,原文有:“上年□月间,□□入都,本署即被占据,迨洋兵撤退,检查署内所存档案则例等件,全行遗失。”与这份档案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
25.
“这场持续了约35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如政治体制、经济制度、哲学、文学和艺术等却被完全忽略了”。“这场运动”是
A.洋务运动 |
B.清末新政 |
C.戊戌变法 |
D.辛亥革命 |
26.
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
A.增强了封建统治的力量 |
B.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 |
C.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
D.促进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
29.
以下几组历史事件中符合“开始于同一年代、分处太平洋两岸国家”要求的是
A.英国“光荣革命”、美国独立战争 |
B.英国“光荣革命”、美国内战 |
C.美国独立战争、俄国十月革命 |
D.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洋务运动 |
34.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技,而一切要求大成,在变官制。”材料说明维新派的思想核心是:
A.学习西方政治体制 |
B.振兴工商业 |
C.兴办学校教育 |
D.精练海陆军 |
38.
1913年3月20日晚10时,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突遭刺客枪击,由黄兴等人就近送沪宁铁路医院。当晚手术取出弹头,发现子弹有毒。22日晨不治身亡。此事直接引发了
A.武昌起义 |
B.二次革命 |
C.护国运动 |
D.军阀混战 |
3.选择题- (共1题)
4.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37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