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区2015—2016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488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8/27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英国《自由大宪章》
1215年,英国社会各阶层联合起来胁迫横征暴敛的英王约翰签署大宪章。部分条款如下:
第14条:如果国王因某个事项,譬如对外战争,确实需要附庸们的经济支持,需要额外征收税赋,必须召开由教会主教.修道院院长和贵族参加的全体会议讨论决定。
第30条:未经自由民同意,任何郡长或执行吏都不得擅取其车马作为运输之用;王室不得强取他人木材建筑城堡等。
第39条:任何自由民,如未经同侪(地位相当的人)的合法审判,或经国法判决,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或加以任何其他损害。
问题:
(1)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当时英国王权的认识。
(2)从17-18世纪英国政治看,大宪章的历史价值何在?
2.
过渡时代
欧洲各国自二百年以来,皆过渡时代也,而今则其停顿时代也。中国自数千年以来,皆停顿时代也,而今则过渡时代也。
中国自数千年来,常立于一定不易之域,寸地不进,跬步不移,未尝知过渡之为何状也。虽然,为五大洋惊涛骇浪之所冲激,为十九世纪狂飙飞沙之所驱突,于是穹古以来,祖宗遗传.深顽厚锢之根据地,遂渐渐摧落失陷,而全国民族,亦遂不是不经营惨澹,跋涉苦辛,相率而就于过渡之道。故今日中国之现状,实如驾一扁舟,初离海岸线,而放于中流,即俗语所谓两头不到岸之时也。语其大者,则人民既愤独夫民贼愚民专制之政,而未能组织新政体以代之,是政治上之过渡时代也;士子既鄙考据词章庸恶陋劣之学,而未能开辟新学界以代之,是学问上之过渡时代也;社会既厌三纲压抑虚文缛节之俗,而未能研究新道德以代之,是理想风俗上过渡时代也。
——梁启超:《过渡时代论》(1901年6月26日)
问题:
(1)欧洲的“过渡时代”与中国的“过渡时代”各指什么?
(2)概括梁启超所论的中国过渡时代的内容。
(3)你如何看待梁启超的“过渡时代”?

2.简答题(共1题)

3.
数据中的中英历史:18世纪的中英对比图

——刘瑞中《18世纪中国人均国民收入估计及其与英国的比较》
问题:
(1)依据上图,对比中英两国的经济发展状况。
(2)思考造成这种变化的历史因素?

3.论述题(共1题)

4.
改造世界的世纪有学者认为:19世纪是一个改造世界的世纪。请运用史实阐述这一观点。

4.单选题(共23题)

5.
在雅典,富裕公民必须履行广泛的公益捐献义务,如与战争有关的负责装备战舰,负责与祭祀、举办节日庆典有关的各项活动,同时又将其剥削所得的一部分拿出来,供公民中的贫穷阶层分享。这深刻揭示了
A.财富分享推动了雅典社会进步
B.富裕公民的捐献增强公民内部团结
C.公民的贫富分化造成城邦分裂
D.集体意识是城邦政治的重要保证
6.
到1786年初,美国全部债务合计超过4200万美元,而在1781—1786年间,各州一共上缴50万美元。这反映当时须
A.推翻殖民统治
B.加强中央集权
C.巩固邦联体制
D.维护国家统一
7.
“光荣革命”以后的政治制度在英国叫做“旧制度”。……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必然被工业化社会所淘汰。”对此理解最完整的是
A.革命后的旧制度是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
B.工业革命推动英国政治制度的不断创新
C.民主化和工业化在历史动态中交相前进
D.经济变革必须符合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
8.
1840年3月,英国议员格兰斯顿说:“我不知道……在起因上还有比这场战争更加不义的战争,还有比这场战争更加想使我国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此话表明该议员反对
A.中国闭关政策
B.中国禁烟政策
C.英国通商政策
D.英国战争政策
9.
西方国家曾以“为非正规雇佣军分队提供外籍军官的方式”参与反太平军战斗,由此出现了
A.湘军
B.淮军
C.洋枪队
D.新军
10.
《辛丑条约》签订后,英国公使曾说过一句话,你认为他讲的会是
A.我们可以进入中国内地销售商品了
B.我们可以坐火车直接进入北京了
C.香港终于全部是我们的殖民地了
D.我们可以在中国北京驻扎军队了
11.
下面是清政府于1875年出具的“中英对照上海江海新关凭单。造成这一历史现象出现的条约依据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12.
“它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国际性的著作,是世界各国千百万工人共同的纲领。”这本著作是
A.《资本论》
B.《共产党宣言》
C.《国富论》
D.《政府论》
13.
下列现象,出现在英国伊丽莎白女王(1558-1603年在位)统治时期的是
A.议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B.授权商人组建垄断贸易公司
C.在全世界推行自由贸易政策
D.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出国
14.
1498年5月20日,达·伽马率领船队抵达卡里库特,从而正式开辟了欧亚之间的海上直通航路。卡里库特位于
A.美洲
B.印度
C.中国
D.非洲
15.
在英国圈地运动中,许多中小贵族在所占土地上使用雇佣劳动,用资本主义的方式经营农牧业,从而演变成
A.资产阶级
B.世俗贵族
C.新贵族
D.地方乡绅
16.
下图“?”处应填写
A.完善了精细分工的“手工工场”
B.创造了机器工厂的“蒸汽时代”
C.形成了垄断资本的“钢铁时代”
D.开创了注重实验的“科技时代”
17.
下图为上海《圣约翰书院院历》(1904年3月至1905年1月)所载书院放假节日,这一现象说明了
A.上海开埠
B.教育创新
C.中西融合
D.西书翻译
18.
1911年10月12日,《申报》对武昌起义报道:“其不畏杀戮,不惧艰难,勇往任事,则固中国难得之少年也。”可见该报对于武昌起义的态度是
A.同情
B.蔑视
C.敬佩
D.怀疑
19.
霍布斯认为专制君主必须履行的职责有:“保卫和平,防止外敌入侵,保护公民的权利。如果不能保障和平与安全,就应该由新的统治者来代替他。”这一思想的理论基础是
A.政治分权
B.社会契约
C.君权神授
D.人民主权
20.
在近代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对人的认识首先形成如下图所示的是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D.社会主义
21.
在思想上激烈反对天主教会,倡导信仰自由,在政治上主张进行温和改革的启蒙思想家是
A.霍布斯
B.洛克
C.伏尔泰
D.卢梭
22.
梁启超认为王安石变法“取尧舜以来之弊政而一扫之。实国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革命也”。这一看法
A.客观中肯,切中时弊
B.背离事实,无端歪曲
C.过于拔高,服务现实
D.标新立异,创新史观
23.
1868年,明治政府颁布《五条誓文》,第一条:“广兴会议,万事决于公论。”此条文最终实现的标志是
A.王政复古,倒幕维新
B.版籍奉还,废藩置县
C.召开议会,颁布宪法
D.殖产兴业、文明开化
24.
如下图所示,中国某地出土的陶俑,在服饰上呈现鲜明的变化,这种变化符合下列哪一改革的特征
A.商鞅变法
B.孝文帝改革
C.唐蕃和亲
D.王安石变法
25.
在克里米亚战争败于英法之后,有俄国开明绅士认为:“文明现在正在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其意在()
A.强化沙皇专制B.废除农奴制度
C.实行民主共和D.推行君主立宪
26.
某政治文件规定:“凡权利无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并宣布“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护人的自然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该文件是
A.《法国民法典》
B.《权利法案》
C.《独立宣言》
D.《人权宣言》
27.
19世纪末,德国人提出“三B计划”,即建立连接柏林——君士坦丁堡——巴格达的铁路,“成为架在英属印度上面的一把利剑”。此事遭到英法俄的激烈反对,德国计划未能实现。这一历史事件反映了
A.德国积极谋求争霸世界
B.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尚未形成
C.列强瓜分世界矛盾重重
D.英法俄重视中东的战略利益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简答题:(1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