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英国《自由大宪章》
1215年,英国社会各阶层联合起来胁迫横征暴敛的英王约翰签署大宪章。部分条款如下:
第14条:如果国王因某个事项,譬如对外战争,确实需要附庸们的经济支持,需要额外征收税赋,必须召开由教会主教.修道院院长和贵族参加的全体会议讨论决定。
第30条:未经自由民同意,任何郡长或执行吏都不得擅取其车马作为运输之用;王室不得强取他人木材建筑城堡等。
第39条:任何自由民,如未经同侪(地位相当的人)的合法审判,或经国法判决,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或加以任何其他损害。
问题:
(1)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当时英国王权的认识。
(2)从17-18世纪英国政治看,大宪章的历史价值何在?
1215年,英国社会各阶层联合起来胁迫横征暴敛的英王约翰签署大宪章。部分条款如下:
第14条:如果国王因某个事项,譬如对外战争,确实需要附庸们的经济支持,需要额外征收税赋,必须召开由教会主教.修道院院长和贵族参加的全体会议讨论决定。
第30条:未经自由民同意,任何郡长或执行吏都不得擅取其车马作为运输之用;王室不得强取他人木材建筑城堡等。
第39条:任何自由民,如未经同侪(地位相当的人)的合法审判,或经国法判决,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或加以任何其他损害。
问题:
(1)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当时英国王权的认识。
(2)从17-18世纪英国政治看,大宪章的历史价值何在?
2.
过渡时代
欧洲各国自二百年以来,皆过渡时代也,而今则其停顿时代也。中国自数千年以来,皆停顿时代也,而今则过渡时代也。
中国自数千年来,常立于一定不易之域,寸地不进,跬步不移,未尝知过渡之为何状也。虽然,为五大洋惊涛骇浪之所冲激,为十九世纪狂飙飞沙之所驱突,于是穹古以来,祖宗遗传.深顽厚锢之根据地,遂渐渐摧落失陷,而全国民族,亦遂不是不经营惨澹,跋涉苦辛,相率而就于过渡之道。故今日中国之现状,实如驾一扁舟,初离海岸线,而放于中流,即俗语所谓两头不到岸之时也。语其大者,则人民既愤独夫民贼愚民专制之政,而未能组织新政体以代之,是政治上之过渡时代也;士子既鄙考据词章庸恶陋劣之学,而未能开辟新学界以代之,是学问上之过渡时代也;社会既厌三纲压抑虚文缛节之俗,而未能研究新道德以代之,是理想风俗上过渡时代也。
——梁启超:《过渡时代论》(1901年6月26日)
问题:
(1)欧洲的“过渡时代”与中国的“过渡时代”各指什么?
(2)概括梁启超所论的中国过渡时代的内容。
(3)你如何看待梁启超的“过渡时代”?
欧洲各国自二百年以来,皆过渡时代也,而今则其停顿时代也。中国自数千年以来,皆停顿时代也,而今则过渡时代也。
中国自数千年来,常立于一定不易之域,寸地不进,跬步不移,未尝知过渡之为何状也。虽然,为五大洋惊涛骇浪之所冲激,为十九世纪狂飙飞沙之所驱突,于是穹古以来,祖宗遗传.深顽厚锢之根据地,遂渐渐摧落失陷,而全国民族,亦遂不是不经营惨澹,跋涉苦辛,相率而就于过渡之道。故今日中国之现状,实如驾一扁舟,初离海岸线,而放于中流,即俗语所谓两头不到岸之时也。语其大者,则人民既愤独夫民贼愚民专制之政,而未能组织新政体以代之,是政治上之过渡时代也;士子既鄙考据词章庸恶陋劣之学,而未能开辟新学界以代之,是学问上之过渡时代也;社会既厌三纲压抑虚文缛节之俗,而未能研究新道德以代之,是理想风俗上过渡时代也。
——梁启超:《过渡时代论》(1901年6月26日)
问题:
(1)欧洲的“过渡时代”与中国的“过渡时代”各指什么?
(2)概括梁启超所论的中国过渡时代的内容。
(3)你如何看待梁启超的“过渡时代”?
2.简答题- (共1题)
3.
数据中的中英历史:18世纪的中英对比图

——刘瑞中《18世纪中国人均国民收入估计及其与英国的比较》
问题:
(1)依据上图,对比中英两国的经济发展状况。
(2)思考造成这种变化的历史因素?

——刘瑞中《18世纪中国人均国民收入估计及其与英国的比较》
问题:
(1)依据上图,对比中英两国的经济发展状况。
(2)思考造成这种变化的历史因素?
3.论述题- (共1题)
4.单选题- (共23题)
5.
在雅典,富裕公民必须履行广泛的公益捐献义务,如与战争有关的负责装备战舰,负责与祭祀、举办节日庆典有关的各项活动,同时又将其剥削所得的一部分拿出来,供公民中的贫穷阶层分享。这深刻揭示了
A.财富分享推动了雅典社会进步 |
B.富裕公民的捐献增强公民内部团结 |
C.公民的贫富分化造成城邦分裂 |
D.集体意识是城邦政治的重要保证 |
6.
到1786年初,美国全部债务合计超过4200万美元,而在1781—1786年间,各州一共上缴50万美元。这反映当时须
A.推翻殖民统治 |
B.加强中央集权 |
C.巩固邦联体制 |
D.维护国家统一 |
7.
“光荣革命”以后的政治制度在英国叫做“旧制度”。……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必然被工业化社会所淘汰。”对此理解最完整的是
A.革命后的旧制度是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 |
B.工业革命推动英国政治制度的不断创新 |
C.民主化和工业化在历史动态中交相前进 |
D.经济变革必须符合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 |
8.
1840年3月,英国议员格兰斯顿说:“我不知道……在起因上还有比这场战争更加不义的战争,还有比这场战争更加想使我国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此话表明该议员反对
A.中国闭关政策 |
B.中国禁烟政策 |
C.英国通商政策 |
D.英国战争政策 |
10.
《辛丑条约》签订后,英国公使曾说过一句话,你认为他讲的会是
A.我们可以进入中国内地销售商品了 |
B.我们可以坐火车直接进入北京了 |
C.香港终于全部是我们的殖民地了 |
D.我们可以在中国北京驻扎军队了 |
13.
下列现象,出现在英国伊丽莎白女王(1558-1603年在位)统治时期的是
A.议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
B.授权商人组建垄断贸易公司 |
C.在全世界推行自由贸易政策 |
D.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出国 |
19.
霍布斯认为专制君主必须履行的职责有:“保卫和平,防止外敌入侵,保护公民的权利。如果不能保障和平与安全,就应该由新的统治者来代替他。”这一思想的理论基础是
A.政治分权 |
B.社会契约 |
C.君权神授 |
D.人民主权 |
22.
梁启超认为王安石变法“取尧舜以来之弊政而一扫之。实国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革命也”。这一看法
A.客观中肯,切中时弊 |
B.背离事实,无端歪曲 |
C.过于拔高,服务现实 |
D.标新立异,创新史观 |
23.
1868年,明治政府颁布《五条誓文》,第一条:“广兴会议,万事决于公论。”此条文最终实现的标志是
A.王政复古,倒幕维新 |
B.版籍奉还,废藩置县 |
C.召开议会,颁布宪法 |
D.殖产兴业、文明开化 |
26.
某政治文件规定:“凡权利无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并宣布“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护人的自然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该文件是
A.《法国民法典》 |
B.《权利法案》 |
C.《独立宣言》 |
D.《人权宣言》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简答题:(1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