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7题)
1.
中国历代王朝一向把外国视为夷狄,而以天朝上国自居,认为“荒服之外,无非藩属,悉我从仆”,造成这种心态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是当时世界文明的中心,周边民族尚未开化 |
B.周边民族是游牧文明,中国农业文明优于其他文明 |
C.封闭的地理环境以及由此形成的小农经济造成自大心态 |
D.这是客观现实的、直接的、真实的反映 |
2.
古代罗马博物学家普林尼在《自然史》中写道:“中国或称赛里斯,在希腊古语里意思是丝。”你从此材料中获得的信息不包括
A.中国在世界上曾被称为丝国 |
B.古代中国盛产丝和丝织品 |
C.中国的丝和丝织品远销欧洲 |
D.普林尼曾经来过中国 |
3.
近日,广东省在阳江海域从“南海一号”宋代商船中打捞出珍宝8万余件。下图是从"南海一号"打捞起来的各种瓷器,其中不可能有( )

①青瓷 ②白瓷 ③彩瓷 ④珐琅彩

①青瓷 ②白瓷 ③彩瓷 ④珐琅彩
A.②③ | B.①④ | C.③④ | D.①② |
5.
电视剧《贞观长歌》中有很多剧情发生在都城长安的“市”上。下列“市”的场景布置不符合史实的是
A.“市”的四面建有围墙 | B.“市”里有专职官员管理 |
C.“市”门内外店铺林立 | D.“市”门在白天定时开关 |
7.
战国时期战争连绵不断.但社会经济却得到相当发展,其根本原因是
A.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 B.封建制度的确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
C.农民的地位比奴隶提高 | D.各诸侯国为争霸需要注重发展生产 |
9.
《齐民要术·序》中载:“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厥(通“缺”)而不录。”材料表明,贾思勰对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态度是()
A.反对 | B.赞同 | C.听其自然 | D.主张适当改变 |
10.
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这反映了当时()
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宗教 | 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 |
C.黄金是外交政策的重要手段 | 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动力之一 |
11.
亚当斯密说:“发现美洲和经过好望角至东印度群岛的航道,是人类历史上所记载的最伟大、最重要的事件。”文中所谓“发现美洲和经过好望角至东印度群岛的航道”的历史人物分别是
A.麦哲伦、达伽马 |
B.哥伦布、达伽马 |
C.哥伦布、迪亚士 |
D.迪亚士、麦哲伦 |
2.选择题- (共4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