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江西吉安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4476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0/7/28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485年,北魏孝文帝领布均田令。规定:凡男年十五以上受露田40亩,女20亩。奴婢同样受田……所授之田,不准买卖,年老免课度身亡,须还田于官。此外,初受田男子另给桑田20亩,作为世业,身终不还,可传子别,不许买卖……新附民户,每3口加宅田1亩,奴婢5口1亩。桑田宅地为世业,受田后不准迁徒。
——王钟翰《中国民族史》
材料三(农奴)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购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私产……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垒自由的农民。
——1861年沙皇颁布的“二一九法令”
材料四兹为改正地税,原有之田地贡纳办法,一律作废;井规定于地契调查完毕后,按土地价格征取其百分之三,作为地税。
——明治政府1873年领布的条例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次改革的什么措施?(2分)这项措施的实施对当时社会发展进程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2分)
(2)据材料二,归纳均田令的主要内容。(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意义。(2分)
(3)材料三、四有关土地问题的规定,对两国工业化的作用有何相同之处?(2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土地改革的认识。(2分)
2.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意大利神学家阿奎那认为:“君主的权力是上帝通过教皇授予的。治理人民的国王是上帝的一个仆人。”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认为:“(国王)可以任意处置他的臣民:或加提升、或加贬斥;或生、或杀;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对他们进行审判,除上帝之外,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
材料二美国《独立宣言》声称:“我们认为以下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政府才得以建立于人类之中,而且必须被社统治者同意,才能获得其正当权力。”
材料三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只有在公共利益上面才显示出社会上的差别。第二条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第三条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寄托于国民。第六条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除德行和才能上的差别不得有其他差别。第十七条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人权宣言》
材料四袁世凯称帝时宣称:“民国之主权,本于国民之全体。既经国民代表大会全体表决改用君主立宪,本大总统自无讨论之余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分析阿奎那和詹姆士一世观点的异同。(3分)
(2)根据材料二,《独立宣言》认为主权归属于谁?(1分)这段材料体现了启蒙思想中的哪些重要观点,(2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颁布《人权宣言》的经济原因,(1分)并推断《人权宣言》批判的对象。(1分)
(4)根据材料四,分析指出袁世凯称帝的理论依据是什么,(1分)这一理论最早体现在近代中国的哪部宪法?(1分)从袁世凯的这种言论中你能获取什么信息?(2分)

2.单选题(共15题)

3.
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说道:“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美国的民主制度具有很强的推广性
B.美国的联邦制度就像中看而不中用的美丽艺术品
C.美国民主制度离不开特定的自然环境法制和民情
D.联邦宪法没有受到外部思想的影响
4.
二战期间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这说明英国的责任内阁制
A.首相对内阁负责而不必对国会负责
B.内阁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C.内阁拥有行政与立法大权,对首相进行限制与制约
D.首相和内阁成员中的多数可能来自不同的政党,因而相互牵制
5.
反饥俄、反内战、反迫害运动属于
A.中共领导的国统区人民民主运动B.知识分子的反蒋爱国运动
C.国统区人民自发的争取民主的运动D.民主党派发动的第二条战线的斗争
6.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强,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引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
A.比较中日近代文化的异同
B.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C.寻找甲午战争日胜中败的历史原因
D.批评洋务派的活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7.
商鞅在秦国变法,“商君死,秦法未败”。造成这种现象的最根本因素是
A.变法得到新兴地主阶级的支持和拥护
B.变法顺应了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历史潮流
C.变法顺应了从诸侯割据走向全国统一的需要
D.变法促进了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
8.
英国哲学家指出:16世纪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下列材料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B.“当钱币在钱柜中叮当作响,增加的只是贪婪和利己之心”
C.“上帝的恩典并不是毫无分别地把得救的指望赐给所有的人”
D.“教皇没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意志和权力”
9.
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哪些措施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
①整顿吏治
②颁布均田令
③迁都洛阳
④行汉制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④
10.
与中国戊戌变法相比,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一个显著原因是()
A.自上而下的改革B.农民的支持
C.封建统治较薄弱D.军事实力的差异
11.
有人反对王安石变法中的某项法令,认为它“将笼诸路杂货,买贱卖贵,渔夺商人毫末之利”,该法令是
A.青苗法B.均输法C.免役法D.市易法
12.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中国洋务运动的相同点不包括
A.都创办了军事工业B.都创办了民用工业
C.都改革了政治体制D.都建立了新式海军
13.
在埃及人民中间广泛流传着一句话:“他(穆罕裴德·阿里)建造了一座宫殿,但破坏了整个埃及”。这表明埃及人
A.完全否定了阿里改革的作用B.客观评价了阿里改革的影响
C.肯定了阿里对外征战的作用D.认为阿里破坏了埃及的封建统治秩序
14.
梭伦改革中为雅典民主的形成打下了牢固的经济基础的改革措施是:
A.废除“六一汉”制度B.鼓励发展工商业
C.以财产多寡划分雅典公民的等级D.颁布“解负令”
15.
1861年2月1日,亚历山大二世在主持国务会议开幕式时宣布:“诸位请相信,凡是为了保障地主的利益能够做的一切,都已经做到了。”亚历山大二世此言表明
A.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农奴制基础B.废除农奴制的同时维护了地主利益
C.俄国仍然是一个封建君主专制国家D.农奴并没有在政治上获得人身自由
16.
在学习关于日本明治维新中“奉还版籍、废藩置县”这一措施时,某班同学出现了争论。以下是一些同学对于这一措施作用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重建中央集权,成为近代化重要前提
B.废除封建专制,开启政治民主化道路
C.强化君主专制,不利于近代化的推进
D.消灭封建割据,建立近代化宪政体制
17.
“法治”取代“人治”是近代社会区别于古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在确定近代社会具体法律规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是:
A.《人权宣言》的发表B.《社会契约论》的出版
C.《法国民法典》的颁布D.《论法的精神》的出版

3.选择题(共5题)

18.

在网络图书馆里人们可以浏览图书目录,直接在电脑屏幕上{#blank#}1{#/blank#}。

19.为什么人类文明最先出现于大河流域?对此你有什么认识?
20.35个52连加的和是多少?列式是:(   )。
21.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22.下列有关盛放某些气体的集气瓶,其摆放情况正确的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