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述题- (共4题)
1.
高考作文题是时代变迁的镜子
材料
题中折射出怎样的时代特征?请结合历史背景简要说明
材料
历史时期 | 高考作文题目(部分) |
1949年10月—1956年底 | 1951年:《论增产节约的好处》 1952年:《我投到祖国的怀抱里来》 1956年:《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 |
1957年1月—1966年5月 | 1958年:《当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公布的时候》 《大跃进中激动人心的一件事》 1960年:《我在劳动中受到了锻炼》 1961年:《一位革命先辈的事迹鼓舞着我》 1965年:《给越南人民的一封信》 |
1966年5月—1976年10月 | 高考中断了11年 |
1976年10月之后 | 1977年:吉林:《伟大的胜利—难忘的1976年10月》 1978年:缩写《速度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 1982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992年: 材料 作文《街头雨中一景》(关注社会公德问题) |
题中折射出怎样的时代特征?请结合历史背景简要说明
3.
我国史学研究历程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变化过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请以“不同时代对林则徐的不同评价”为主题,简要阐释你的观点。要求:结合时代背景,充分利用材料,史论结合。
历史著作中对林则徐的评价 |
魏源的《道光洋艘征抚记》称赞林则徐在广东抗英“不调外省一兵一饷,而长城屹然。”认为其他地区如果也像林则徐这样,“则庙堂无南顾之忧,岛寇(指英国)有坐困之势。” |
1945年范文澜在延安编写的《中国近代史》认为林则徐“最特出的方法,尤在于始终相信‘民心可用’”“懂得抵抗侵略必需依靠民众这一真理”而被人民纪念和尊敬。 |
李侃的《中国近代史》(1994年版)特别指出林则徐研究西方,“不禁止外国商人进行正当的贸易,提出‘奉法者来之,抗法者去之’的正确方针”“具有远大眼光和务实精神”。 |
请以“不同时代对林则徐的不同评价”为主题,简要阐释你的观点。要求:结合时代背景,充分利用材料,史论结合。
4.
材料:
一些西方学者认为明治维新是东方民族学习西方文明的成功“范例”,日本近代化是第三世界学习西方文明的榜样。如美国历史学家赖肖尔就认为,“日本的现代化对现在的欠发达国家是一个最好的榜样”,并判定如果这些欠发达国家“要走出一条跟日本完全不同的新的发展道路,那却是完全非科学的态度”。赖肖尔还认为,虽然日本近代历史中包含着军国主义等问题,可是日本的现代化却获得了极大地成功,是学习西方文明的榜样。然而,所谓“范例论”在许多方面违背了历史的真实。
一些西方学者认为明治维新是东方民族学习西方文明的成功“范例”,日本近代化是第三世界学习西方文明的榜样。如美国历史学家赖肖尔就认为,“日本的现代化对现在的欠发达国家是一个最好的榜样”,并判定如果这些欠发达国家“要走出一条跟日本完全不同的新的发展道路,那却是完全非科学的态度”。赖肖尔还认为,虽然日本近代历史中包含着军国主义等问题,可是日本的现代化却获得了极大地成功,是学习西方文明的榜样。然而,所谓“范例论”在许多方面违背了历史的真实。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赖肖尔的观点2.单选题- (共24题)
5.
对下列事件表述正确的有
①商鞅变法与梭伦改革相同点都打击或取消了贵族的部分特权
②商鞅变法与梭伦改革都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③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是苏格拉底时期实现的
④提出世界是有理念构成的理性世界,另一个是由个别事物构成的感觉世界,同时提出人们要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的是柏拉图
⑤反对理念论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并被人们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是亚里士多德
①商鞅变法与梭伦改革相同点都打击或取消了贵族的部分特权
②商鞅变法与梭伦改革都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③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是苏格拉底时期实现的
④提出世界是有理念构成的理性世界,另一个是由个别事物构成的感觉世界,同时提出人们要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的是柏拉图
⑤反对理念论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并被人们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是亚里士多德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③④⑤ |
C.①②③④ |
D.②③④⑤ |
6.
1787年美国宪法与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相似点有
①都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宪法
②三权分立学说在两部宪法中都有体现
③一定程度都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
④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①都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宪法
②三权分立学说在两部宪法中都有体现
③一定程度都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
④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7.
对中俄或中苏的关系的演变表述正确的有
A.俄侵占中国领土最多时期……与帝国主义勾结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及惩办义和团……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帮助中共建党……帮助国共两党合作……帮助国共创办黄埔军校……中苏结成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为战胜日本及法西斯势力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一边倒”粉碎了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孤立政策……帮助中国实现初步工业化……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苏关系恶化是导致中国制定对外的“一条线”政策原因之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中苏恢复正常化……二十一世纪初期中俄结成战略伙伴关系。 |
B.俄侵占中国领土最多时期……与帝国主义勾结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及惩办义和团……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帮助中共建党……帮助国共创办黄埔军校……帮助国共两党合作……中苏结成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为战胜日本及法西斯势力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一边倒”粉碎美国为首的对中国的孤立政策……帮助中国实现初步工业化……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苏关系恶化是导致中国制定对外的“一条线”政策原因之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中苏恢复正常化……二十一世纪初期中俄结成战略伙伴关系 |
C.俄侵占中国领土最多时期……与帝国主义勾结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及惩办义和团……帮助中共建党……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帮助国共两党合作…帮助国共创办黄埔军校……中苏结成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为战胜日本及法西斯势力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一边倒粉碎美国为首的对中国的孤立政策……帮助中国实现初步工业化……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苏关系恶化是导致中国制定对外的“一条线”政策原因之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中苏恢复正常化……二十一世纪初期中俄结成战略伙伴关系 |
D.俄侵占中国领土最多时期……与帝国主义勾结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及惩办义和团…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帮助中共建党…帮助国共两党合作……帮助国共创办黄埔军校……中苏结成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为战胜日本及法西斯势力做出了巨大贡献……帮助中国实现初步工业化……中国一边倒粉碎美国为首的对中国的孤立政策……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苏关系恶化导致了中国制定“对外”的“一条线”政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中俄恢复正常化……二十一世纪初期中苏结成战略伙伴关系 |
8.
对近代不平等条约表述正确的有
①1842年《南京条约》、1860年《北京条约》、1895年《马关条约》、1901年《辛丑条约》,四个条约都有割地、开商埠、赔款和协定商税内容
②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签订的一系列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司法、关税等权益
③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使中国领土丧失最多的时期,同时第二次鸦片战争也使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
④《马关条约》体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以资本输出为主的主要特征,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⑤《辛丑条约》签订损坏中国军事主权,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
⑥1915年北洋军阀政府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不仅引发了护国运动而且引发反帝浪潮,有力的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短暂春天)
①1842年《南京条约》、1860年《北京条约》、1895年《马关条约》、1901年《辛丑条约》,四个条约都有割地、开商埠、赔款和协定商税内容
②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签订的一系列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司法、关税等权益
③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使中国领土丧失最多的时期,同时第二次鸦片战争也使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
④《马关条约》体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以资本输出为主的主要特征,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⑤《辛丑条约》签订损坏中国军事主权,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
⑥1915年北洋军阀政府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不仅引发了护国运动而且引发反帝浪潮,有力的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短暂春天)
A.①②③④⑤⑥ |
B.①②③④⑤ |
C.①②④⑤⑥ |
D.②③④⑤⑥ |
9.
对下列事件表述正确的有
①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国民族主义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短暂春天)其重要标志是戊戌变法
②反映了农民阶级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是《资政新篇》
③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④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党内组织和路线问题是遵义会议
⑤真正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是中国废除了外国的治外法权
①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国民族主义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短暂春天)其重要标志是戊戌变法
②反映了农民阶级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是《资政新篇》
③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④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党内组织和路线问题是遵义会议
⑤真正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是中国废除了外国的治外法权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10.
“新政”和“预备立宪”的相似点有
①都是在“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的背景下爆发的
②中国人普遍感到清政府腐败应该推翻
③迫于形势应对戊戌变法的兴起以及革命党人不断的壮大威胁清政府统治
④清政府提出“新政”和“预备立宪”都有欺骗性
⑤客观上两者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
⑥“新政”和“预备立宪”侧重点都是发展实业
①都是在“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的背景下爆发的
②中国人普遍感到清政府腐败应该推翻
③迫于形势应对戊戌变法的兴起以及革命党人不断的壮大威胁清政府统治
④清政府提出“新政”和“预备立宪”都有欺骗性
⑤客观上两者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
⑥“新政”和“预备立宪”侧重点都是发展实业
A.①②③④⑤⑥ |
B.①②④⑤ |
C.①③⑤⑥ |
D.①③④⑤ |
11.
对下列事件表述正确的有
①五四运动标志着全民族的觉醒并开始走上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工人中去
②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与新三民主义,其内容和实质是同样的
③1919年至1949年新民主主义时期与旧民主主义时期一样,虽然有质的不同,但仍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
④探索出中国式的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其标志是“八七会议”
⑤中华苏埃临时中央的政府成立的时期正是苏联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时期
①五四运动标志着全民族的觉醒并开始走上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工人中去
②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与新三民主义,其内容和实质是同样的
③1919年至1949年新民主主义时期与旧民主主义时期一样,虽然有质的不同,但仍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
④探索出中国式的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其标志是“八七会议”
⑤中华苏埃临时中央的政府成立的时期正是苏联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时期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②④ |
C.①③ |
D.①④ |
12.
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事实表述正确的有
①《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给日本刺激了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②二十世纪初日本与各帝国主义勾结进一步侵略干涉中国的主权
③九一八事变的发生与日本摆脱国内经济危机以及把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有关
④日本制造“一.二八事变”遭到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奋起抵抗
⑤1942年日军侵入我国云南,中国政府派遣远征军入缅作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力量的配合下入缅战争取得胜利
①《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给日本刺激了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②二十世纪初日本与各帝国主义勾结进一步侵略干涉中国的主权
③九一八事变的发生与日本摆脱国内经济危机以及把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有关
④日本制造“一.二八事变”遭到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奋起抵抗
⑤1942年日军侵入我国云南,中国政府派遣远征军入缅作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力量的配合下入缅战争取得胜利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②③⑤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④⑤ |
13.
列宁说:“先有理论,后有实践”,下列事件能佐证此观点有:
①韩非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与商鞅变法
②董仲舒“大一统”与汉武帝“推恩令”
③黄宗羲“君主是天下之大害”与孙中山推翻帝制
④顾炎武的“经学致用”与林则徐“师夷长技以制夷”
⑤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与辛亥革命和国民会议
⑥“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与井冈山道路
⑦《论持久战》与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⑧邓小平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深圳巨变
⑨“一国两制”与中国港澳回归
⑩李四光的地质力学与大庆油田
⑾相对论与原子弹
⑿罗斯福新政与凯恩斯主义
⒀“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与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①韩非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与商鞅变法
②董仲舒“大一统”与汉武帝“推恩令”
③黄宗羲“君主是天下之大害”与孙中山推翻帝制
④顾炎武的“经学致用”与林则徐“师夷长技以制夷”
⑤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与辛亥革命和国民会议
⑥“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与井冈山道路
⑦《论持久战》与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⑧邓小平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深圳巨变
⑨“一国两制”与中国港澳回归
⑩李四光的地质力学与大庆油田
⑾相对论与原子弹
⑿罗斯福新政与凯恩斯主义
⒀“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与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⑾⑿ |
B.①②③⑥⑧⑨⑩⑾⑿ |
C.②③⑥⑧⑨⑩⑾⒀ |
D.②③⑥⑦⑧⑨⑩⑿ |
14.
对中共党的工作重心转移表述正确有:
①八一南昌起义标志党的工作重心已从城市转移到农村
②遵义会议是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城市的雏形
③七届二中全会是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城市的标志
④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标志
①八一南昌起义标志党的工作重心已从城市转移到农村
②遵义会议是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城市的雏形
③七届二中全会是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城市的标志
④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标志
A.①②③④ |
B.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15.
对中国社会主义法制表述正确的有
①起到新中国临时宪法作用的文献与新中国建立初期三大民主政治制度的提出是同一时期
②中国的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正是斯大林模式形成时期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恢复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有关政策
④1982年社会主义宪法的修改主要是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
⑤大约在二十世纪末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它之所以出现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关
①起到新中国临时宪法作用的文献与新中国建立初期三大民主政治制度的提出是同一时期
②中国的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正是斯大林模式形成时期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恢复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有关政策
④1982年社会主义宪法的修改主要是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
⑤大约在二十世纪末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它之所以出现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关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③④⑤ |
C.①②③⑤ |
D.②③④⑤ |
16.
对下列事件表述正确的有
①上海浦东开放成为中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改革开放重点和标志
②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
③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的背景,一是国内改革遇到重大阻力、二是国际上社会主义运动遭到重大挫折,尤其是进一步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需要
④“九二共识”与1972年中美上海发表《中美联合公报》阐述的原则基本一致
①上海浦东开放成为中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改革开放重点和标志
②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
③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的背景,一是国内改革遇到重大阻力、二是国际上社会主义运动遭到重大挫折,尤其是进一步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需要
④“九二共识”与1972年中美上海发表《中美联合公报》阐述的原则基本一致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18.
标志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是
A.1972年尼克松访华并发表《中美联合公报》 |
B.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C.1972年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 |
D.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国际上出现了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
19.
世纪之交中国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以及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其原因有:
①与党的工作重心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及实现改革开放有关
②与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有关
③与适应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流有关
④与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建立一个较为和平的国际环境有关
①与党的工作重心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及实现改革开放有关
②与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有关
③与适应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流有关
④与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建立一个较为和平的国际环境有关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20.
对下列事件表述正确的有
①“断发易服”在辛亥革命时期提出并加以实施,具有反清革命色彩
②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全权负责京张铁路修筑,它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并修筑的第一条铁路,此时大约正是旧三民主义提出时期,也是十月革命总演习事件爆发时期
③1872年李鸿章创立轮船招商局打破列强在中国控制水上运输垄断局面,同一年中国在上海创办的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商业报刊《申报》,同一年德国帝国宪法和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政权尝试诞生
④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内燃机发明使用体现之一就是飞机上天,世界上最早发明飞行的是美国莱特兄弟,而中国旅美华侨冯如制成的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①“断发易服”在辛亥革命时期提出并加以实施,具有反清革命色彩
②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全权负责京张铁路修筑,它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并修筑的第一条铁路,此时大约正是旧三民主义提出时期,也是十月革命总演习事件爆发时期
③1872年李鸿章创立轮船招商局打破列强在中国控制水上运输垄断局面,同一年中国在上海创办的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商业报刊《申报》,同一年德国帝国宪法和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政权尝试诞生
④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内燃机发明使用体现之一就是飞机上天,世界上最早发明飞行的是美国莱特兄弟,而中国旅美华侨冯如制成的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④ |
D.②③④ |
21.
对下列四项史料或事件概况得出的最确切结论(方框内)应是


A.经济全球化趋势在中国具体体现 |
B.邓小平理论体系正式建立与完善 |
C.改革开放后经济建设 |
D.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逐渐过渡 |
22.
对唐朝经济发展表述正确的有
①经济重心继续南移
②由于商业和农村集市贸易发展,使得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
③唐朝长安等大城市与宋代开封等大城市既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商业中心
④唐代在全国出现了数十所较大的市镇
⑤扬州在南方城市中成为唐朝最繁荣的大都会
⑥唐朝在广州设有市舶使专门管理对外贸易
①经济重心继续南移
②由于商业和农村集市贸易发展,使得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
③唐朝长安等大城市与宋代开封等大城市既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商业中心
④唐代在全国出现了数十所较大的市镇
⑤扬州在南方城市中成为唐朝最繁荣的大都会
⑥唐朝在广州设有市舶使专门管理对外贸易
A.①②③④⑤⑥ |
B.①②③⑤⑥ |
C.①③④⑤⑥ |
D.①②③④⑥ |
23.
对宋朝经济表述正确的有
①与唐朝一样出现利用水力的高架筒车
②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③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商品经济繁荣
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流通广泛的纸币“交子”
⑤商税收入和海外贸易税收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⑥宋朝时城市中的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
⑦城郊和乡村的“草市”开始出现
①与唐朝一样出现利用水力的高架筒车
②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③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商品经济繁荣
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流通广泛的纸币“交子”
⑤商税收入和海外贸易税收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⑥宋朝时城市中的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
⑦城郊和乡村的“草市”开始出现
A.①②③④⑤⑥⑦ |
B.②③⑤⑥ |
C.③⑤⑥ |
D.②④⑥⑦ |
24.
对明清经济表述正确的有
①明朝丈量全国土地基本上阻止了土地兼并
②青花瓷被人们奉为珍品
③花楼机能够织出画师设计的各种花纹丝织品
④资本主义萌芽在棉纺织业中心苏州出现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性质一致
⑤明清继续实行专卖制度,暴露出重农抑商政策的弊端
⑥明清城镇商业依然繁荣
⑦大量的农副产品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⑧区域性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⑨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出现
⑩白银成为当时重要的流通货币
①明朝丈量全国土地基本上阻止了土地兼并
②青花瓷被人们奉为珍品
③花楼机能够织出画师设计的各种花纹丝织品
④资本主义萌芽在棉纺织业中心苏州出现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性质一致
⑤明清继续实行专卖制度,暴露出重农抑商政策的弊端
⑥明清城镇商业依然繁荣
⑦大量的农副产品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⑧区域性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⑨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出现
⑩白银成为当时重要的流通货币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
B.②③⑤⑥⑦⑧⑨⑩ |
C.①②③⑤⑥⑦⑧⑨ |
D.②④⑤⑥⑦⑧⑨⑩ |
25.
对启蒙运动的背景表述正确的有
①是在文艺复兴运动推动自然科学取得重大进展的条件下爆发的
②科学家们揭示了许多自然界的奥秘,尤其是牛顿力学和万有引力的推动
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④资产阶级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的愿望日益强烈
⑤理性是启蒙运动的核心
①是在文艺复兴运动推动自然科学取得重大进展的条件下爆发的
②科学家们揭示了许多自然界的奥秘,尤其是牛顿力学和万有引力的推动
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④资产阶级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的愿望日益强烈
⑤理性是启蒙运动的核心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③④⑤ |
C.①②③④ |
D.②③④⑤ |
26.
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表述正确的有:
①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与中国在商鞅变法同一朝代发明的“司南”
②造纸术成为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是从西汉发明纸正式开始的
③标志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完整的体系与中国出现集大成的中医著作,创造性提出辩证施治方法的成就大体同一个朝代
④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大约与最早起于中国出现最早的世界纸币同一个朝代
⑤推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是中国印刷术传入欧洲推动的结果
⑥《农书》出现朝代与中国颁布现行公历比欧洲早了三百多年成就是相同朝代
⑦明末清初中国具有代表性科学技术成就与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出现的不同点是西方以实验科学为主而中国仍以总结文献著作为主要形式
①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与中国在商鞅变法同一朝代发明的“司南”
②造纸术成为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是从西汉发明纸正式开始的
③标志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完整的体系与中国出现集大成的中医著作,创造性提出辩证施治方法的成就大体同一个朝代
④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大约与最早起于中国出现最早的世界纸币同一个朝代
⑤推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是中国印刷术传入欧洲推动的结果
⑥《农书》出现朝代与中国颁布现行公历比欧洲早了三百多年成就是相同朝代
⑦明末清初中国具有代表性科学技术成就与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出现的不同点是西方以实验科学为主而中国仍以总结文献著作为主要形式
A.①②③④⑤⑥⑦ |
B.①③④⑤⑥⑦ |
C.①②④⑤⑥⑦ |
D.①②③④⑤ |
28.
对古今中外思想解放运动表述正确的有:
①百家争鸣不仅奠定中国思想文化基础,而且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②之所以称明末清初黄宗羲等人的思想起到了启蒙思想的作用是主要因为他们较早的在中国提出了反君主专制的思想。
③之所以称明林则徐、魏源为中国近代早期的思想解放潮流做出贡献是因为其在近代较早的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④《资政新篇》反映了广大农民发展资本主义强烈愿望所以称是思想解放潮流
⑤因为戊戌变法期间反对封建专制,兴民权,实施君主立宪制,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故称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⑥新文化运动由于猛烈冲击了封建思想统治地位,使中国先进知识份子受到了一次民主科学的洗礼,故为空前思想解放运动
⑦之所以称真理标准讨论极大解放了人们思想是因为冲破了长期僵化局面,恢复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路线。
⑧之说以称20世纪90年代邓小平南方谈话是思想解放的第二次高潮是因为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解放思想、实施改革开放基础上进一步打破了人们的僵化思想,加大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其表现之一就是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⑨之所以称文艺复兴是欧洲一次思想解放是因为它抨击教会、禁欲思想、鼓励发财致富、个性解放;宗教改革也成为思想解放运动,是因为它极大的发动了民众反对教会的社会热情
⑩之所以称启蒙运动是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是因为它在文艺复兴的基础上更加猛烈的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的基础上提出反对封建专制,把“理性”作为其核心理念。
①百家争鸣不仅奠定中国思想文化基础,而且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②之所以称明末清初黄宗羲等人的思想起到了启蒙思想的作用是主要因为他们较早的在中国提出了反君主专制的思想。
③之所以称明林则徐、魏源为中国近代早期的思想解放潮流做出贡献是因为其在近代较早的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④《资政新篇》反映了广大农民发展资本主义强烈愿望所以称是思想解放潮流
⑤因为戊戌变法期间反对封建专制,兴民权,实施君主立宪制,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故称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⑥新文化运动由于猛烈冲击了封建思想统治地位,使中国先进知识份子受到了一次民主科学的洗礼,故为空前思想解放运动
⑦之所以称真理标准讨论极大解放了人们思想是因为冲破了长期僵化局面,恢复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路线。
⑧之说以称20世纪90年代邓小平南方谈话是思想解放的第二次高潮是因为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解放思想、实施改革开放基础上进一步打破了人们的僵化思想,加大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其表现之一就是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⑨之所以称文艺复兴是欧洲一次思想解放是因为它抨击教会、禁欲思想、鼓励发财致富、个性解放;宗教改革也成为思想解放运动,是因为它极大的发动了民众反对教会的社会热情
⑩之所以称启蒙运动是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是因为它在文艺复兴的基础上更加猛烈的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的基础上提出反对封建专制,把“理性”作为其核心理念。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
B.①②③⑤⑥⑦⑧⑨⑩ |
C.①②④⑤⑥⑦⑧⑩ |
D.①③④⑤⑥⑦⑨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4道)
单选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3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