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瓜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海内惊惶,乱民蠢动……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回惶,不知死所。……恐自尔后,皇上与诸臣虽欲苟安旦夕,歌舞湖山而不可得矣,且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
材料二:自台事后(台湾割让后),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宄生心。……加以贿赂昏行,暴乱于上,胥役官差,蹙乱于下,乱机遍伏,既无强邻之逼,揭杆斩木,已可忧危!
(1)从材料一、二可以看出康有为主张变法的主要意图是什么?对此应如何评价?
(2)材料三、四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其依据是什么?
(3)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发出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感叹,请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
材料一: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瓜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海内惊惶,乱民蠢动……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回惶,不知死所。……恐自尔后,皇上与诸臣虽欲苟安旦夕,歌舞湖山而不可得矣,且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
材料二:自台事后(台湾割让后),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宄生心。……加以贿赂昏行,暴乱于上,胥役官差,蹙乱于下,乱机遍伏,既无强邻之逼,揭杆斩木,已可忧危!
——摘自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三:在这次上书中(上清帝第五书),康有为围绕召开国会、定宪法的主张,进一步提出变法的上、中、下三策。皇帝仿效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亲自主持大计,宣布变法,是上策;召集有才能的人,共商变法的具体方案和步骤,依次推行,是中策;责成督抚在各省实施新政,……是下策。——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
材料四: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摘自康有为《日本变政考》
请回答:(1)从材料一、二可以看出康有为主张变法的主要意图是什么?对此应如何评价?
(2)材料三、四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其依据是什么?
(3)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发出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感叹,请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
2.单选题- (共25题)
5.
下列各项按因果关系排列,正确的应是
①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②贵族采用新的剥削方式 ③私田主人不向国君交纳私田产品 ④齐国采用“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实行“初税亩”
①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②贵族采用新的剥削方式 ③私田主人不向国君交纳私田产品 ④齐国采用“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实行“初税亩”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②④ | C.③①④② | D.①③④② |
7.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是早期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这里的“进一步”是指
①提出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 ②要求进行政治领域的变革
③维新思想发展成为政治运动 ④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
①提出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 ②要求进行政治领域的变革
③维新思想发展成为政治运动 ④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
A.①③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② |
8.
我们之所以把维新派和顽固派的论战称为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是因为
A.论战最先打破了清朝君臣闭目塞听、愚昧无知的状态 |
B.在论战中提出了学习西方科技和兴办近代工商业的要求 |
C.资产阶级在论战中首次提出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要求 |
D.论战正面抨击了封建信条,阐述了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 |
11.
福泽谕吉提出“天不生人上之人,也不生人下之人”的观点,反映了他
①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观念
②反对日本的封建等级制度和伦理道德观念
③宣传自由平等
④反对对外扩张
①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观念
②反对日本的封建等级制度和伦理道德观念
③宣传自由平等
④反对对外扩张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15.
下列有关明治维新后日本社会的变化,不正确的是
A.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 |
B.由半封建割据状态转变为中央集权 |
C.封建的等级制度被形式上的身份平等所代替 |
D.资本主义文化完全取代了原先的封建文化 |
16.
1861年改革成为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主要是因为
A.改革是在封建地主主持下进行的 |
B.改革使农民获得土地, 提高了生产积极性 |
C.这次改革在法律上废除封建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
D.改革动摇了俄国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
19.
下列有关1861年改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由封建地主实行的自上而下的封建改革 | B.是封建地主阶级同资产阶级妥协的结果 |
C.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 | D.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彻底扫除障碍 |
22.
亚历山大二世推行了一些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下列有关其政治体制变革说法不正确的是
A.建立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 |
B.机构由选举产生, 无财产限制 |
C.富农和工商业资产阶级可以进入自治机构 |
D.自治机构在经济、政治、卫生及教育领域发挥作用 |
23.
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成为一次较为彻底的改革,并促进了秦国的社会进步,主要原因是
A.创建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 |
B.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
C.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 |
D.强化了基层管理的户籍什伍制 |
24.
“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下列对该条文的评述,错误的是
A.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共和制度 |
B.具有革命性和民主性 |
C.体现了权力的制约和平衡 |
D.直接目的在于加速清王朝的灭亡 |
25.
美国《独立宣言》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文件,从整个人类政治文明的角度看,其最为突出的历史意义为
A.宣告了美利紧合众国的诞生 |
B.推动了欧洲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 |
C.以政治纲领的形式宣布了民主共和国的原则 |
D.提出了“人人平等”和“主权在民”的原则 |
26.
法国大革命前,第三等级代表把三级会议改为制宪会议表明
A.资产阶级决心背叛劳动人民 | B.资产阶级决心推翻封建君主制 |
C.资产阶级已经掌握了国家政权 | D.资产阶级试图通过法律手段改造封建制度 |
3.选择题- (共10题)
27.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家中的材料研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设计了如下实验,称取一定质量的冰糖和食盐,每10g为一份,分成若干份,其中一份冰糖保持为块状,其余冰糖和食盐研磨为粉末状,按表设计进行实验(所需仪器略)
第一组 | 第二组 | 第三组 | ||||
实验温度 | 20℃ | 80℃ | 20℃ | 20℃ | 20℃ | 20℃ |
溶质种类 | 冰糖粉末 | 冰糖粉末 | 冰糖粉末 | 块状粉末 | 冰糖粉末 | 食盐粉末 |
溶质质量 | 10g | 10g | 10g | 10g | 10g | 10g |
溶剂种类 | 水 | 植物油 | 水 | 水 | 水 | 水 |
溶剂质量 | 10g | 10g | 10g | 10g | 10g | 10g |
请回答下列问题.
28.
根据25×5=125、直接写出下面各式的得数。
2.5×5={#blank#}1{#/blank#} 12.5÷5={#blank#}2{#/blank#}
1.25÷5={#blank#}3{#/blank#} 125÷5={#blank#}4{#/blank#}
29.
根据25×5=125、直接写出下面各式的得数。
2.5×5={#blank#}1{#/blank#} 12.5÷5={#blank#}2{#/blank#}
1.25÷5={#blank#}3{#/blank#} 125÷5={#blank#}4{#/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5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