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3题)
1.
下面为明末刻本《新列国志》的插图,反映了秦孝公死后,商鞅被车裂,其族人被诛的情景。商鞅变法成就巨大,但个人结局悲惨的根本原因是


A.触犯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
B.违反了历史的发展潮流 |
C.推行严刑峻法,不得人心 |
D.焚烧儒书,禁锢世人思想 |
2.
《战国策》记载,赵国谋得秦人围攻的上党之地后,秦赵处于临战状态。平阳君赵豹劝诫赵王:“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皆列之于上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王自图之!”在平阳君赵豹看来,秦国强大的原因,不包括
A.秦国采用了先进的牛耕技术 |
B.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
C.秦国军粮水上运输极为便捷 |
D.秦国法令严厉,行政效率高 |
3.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继位。那时各诸侯国会盟,拒绝邀请秦国参加。公元前343年,周天子派人送礼给秦孝公,各诸侯国也都派人来称赞。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秦国最先进行了变法改革 |
B.秦国的社会风尚为之一新 |
C.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强国 |
D.各国害怕秦发动兼并战争 |
4.
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大臣用乱箭射死;商鞅在秦国变法,在秦孝公死后被处以车裂之刑。这些史实反映的问题是
A.吴起、商鞅为了推行新法,严刑少恩,不得民心 |
B.吴起、商鞅变法的时机还不成熟 |
C.改革要适应历史发展的规律 |
D.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争夺统治权的斗争激烈 |
5.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民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材料提供的关于商鞅变法的信息有
①除旧布新
②关注民生
③国富兵强
④最为彻底
①除旧布新
②关注民生
③国富兵强
④最为彻底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7.
“秦兵一人奋死,可以对十,十可以对百,百可以对千,千可以对万,万可以克天下矣。”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
B.废除世卿世禄制 |
C.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 |
D.废井田,开阡陌 |
11.
有人批评商鞅“相秦不以百姓为事”。下列新法哪一项可以作为立论依据
A.“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 |
B.“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
C.“集小乡邑聚为县” |
D.“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
12.
《战国策秦策一》中记载:“(公元前38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文中的“人”在客观上代表了当时谁的利益
A.没落贵族 |
B.立功将士 |
C.新兴地主 |
D.富裕农民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