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4446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16

1.材料分析题(共4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是大西洋中的一个群岛国家,既离开欧洲大陆,又靠近欧洲大陆,这样英国可以利用自己岛国的优势,专心自身发展。自1588年战胜西班牙“无敌舰队”,英国就基本确立了海上霸权。此后300多年里,英国海军实力一直处于世界首位,没有任何国家可以对英国的海上控制进行挑战。17世纪,英国人通过平稳、渐进的方式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树立了样板。而在欧洲舞台上,英国工商业发达并最早进行了工业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中“世界工厂”的地位。面对自己的辉煌历史,英国人很正常地产生了一种根植于他们骨子中的民族自豪情绪和优越感。这使英国人认为自己优越于和强大于欧洲其他民族,英国应是欧洲事务的主导者,因而反对欧洲大陆新崛起的力量对英国形成挑战。英国的均势外交目标就是无期限地扮演欧洲舞台的主角和持续拥有英国固有的战略优势。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说:英国总是“参加不那么强大的一方,同它们联合起来,打败和挫败大陆上的军事霸主,不管他是谁。”这段话是对英国均势外交的最好概括。

——摘自《英国外交浅析》等

材料二 英欧关系一直是国际社会的聚焦点,由于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别因素,使得英国对欧盟长时间保持若即若离的不坚定立场。金融危机以来,英国经济受挫,英国国内“疑欧主义”日盛,在他们看来欧盟未来的一些政策趋势可能损害到英国的利益。与此同时,欧盟其他国家的民众也对英国渐生不满,认为英国不参加欧盟的危机救助方案,不为缓解危机出力,还反对一切金融监管政策,因此英国“出局”对欧盟的发展来说反而是好事。同时,英国国内在野的独立党势力渐大,执政的保守党内部分歧严重。卡梅伦的“脱欧公投”言论或有助于其重新获得部分流向支持脱欧的独立党的选票。卡梅伦亦希望以此作筹码与欧盟谈判,获得对英国更为有利的成员国条件。2016年6月24日英国公投,结果显示52%公民支持脱欧。2017年3月16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批准“脱欧”法案,授权英国首相正式启动脱欧程序。英欧关系的变化将对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摘自《脱欧公投》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英国推行均势外交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脱欧公投的原因及英国脱欧带来的影响。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现代作家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出版于20世纪90年代,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现代中国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
1975年初,农民子弟孙少平到原西县高中读书,少平高考落榜,回乡生产。少平的哥哥少安一直在家劳动,这时农村生活混乱,旱灾又火上加油,村支书田福堂为加强自己的威信,组织偷挖河坝与上游抢水,不料出了人命。为了“学大寨”,他好大喜功炸山修田叫人搬家又弄得天怒人怨。生活的航道已到了非改变不可的地步。1979年春以后,孙少安进城拉砖,用赚的钱建窑烧砖,成了公社的“冒尖户”。孙少平青春的梦想和追求也激励着他到外面去“闯荡世界”,他从漂泊的揽工汉成为正式的建筑工人,最后又获得了当煤矿工人的好机遇……1982年秋,少平到了煤矿,尽心尽力干活,成了一名优秀工人。少安的砖窑也有了很大发展,他决定贷款扩建机器制砖,不料因技师根本不懂技术,砖窑蒙受很大损失,后来在朋友和县长的帮助下再度奋起
结合中国现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并对该历史现象进行简要评述。
3.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城市基层社会逐步建立了以“单位制”和“街道——居委会”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国家通过单位实施社会管理的体制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单位和职工之间是一种“单位既全面控制、又全面照料其职工,职工既全面服务、又全面依赖其单位的复杂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关系”,这加强了社会的组织性,但也使单位承担了过多的社会和服务功能,极大地增加了社会管理的成本。严重束缚了社会自身和公民个人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个体私营经济等经济组织不断涌现,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我国原有的基层管理体制弊端日益突出,已不适应城市发展现状。1990年,民政部引进并提出社区建设这一概念,开启了我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进入转型时期,并逐渐建立了新的社区管理体制。

——摘编自何海兵《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变迁:从单位制、街居制到社区制》

(1)根据材料,概括改革开放前我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后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变革的原因。
4.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鸦片战争后,西北边城伊犁被俄国窃据,东南宝岛台湾被日本侵占。面对当时形势,左宗棠提出发展海防:“窃维时事之宜筹、谟谋之宜定者,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在他看来,“中国欲防海之害而收其利,非整理水师不可;欲整理水师,非设局监造轮船不可。”1866年,福州船政局成立,逐渐形成了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福建海军)的建制。左宗棠认为“诚以民为邦本,食为民天”,必须大力兴修水利,“水利兴,而后旱潦有备,民得所养”,只有“民心定,民力纾”,才能“折骄寇之焰”。他还提倡在海防建设中兵民联合御敌,强调沿海民间武装渔团是“自卫身家”,反对清政府裁撤渔团。

——摘编自王聪延《略论近代“海防”与“塞防海防”并重思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左宗棠的海防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左宗棠的海防思想。

2.单选题(共20题)

5.
苏格拉底认为,通过程序达成的判决哪怕是不合理的或错误的,公民也必须遵守法律和服从合法程序的判决。这体现了
A.大众与精英之间矛盾的不可调和
B.苏格拉底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完善
C.公民法律意识对于城邦的重要性
D.古代雅典的法律维护了社会正义
6.
为鼓励人们观剧,雅典人在城市附近修建了许多露天剧场,符合现代声学和光学原理,所以场地虽大,但是坐在剧场不同地方的观众都能清楚地看到演员的表演。鼓励观剧的根本目的是
A.让公民接受思想教育和文化熏陶
B.让公民接受声学和光学科技教育
C.扩大雅典文化艺术在世界的影响
D.鼓励欣赏公共文化,培养公民意识
7.
1793年法国遭到外国入侵时,法国女性在医院里卷绷带,为士兵们制作衬衫,长裤,帽子,袜子,手套。一些人甚至自愿参加了革命军队的战斗。共和政府为此表示感谢,通过了一系列法律:使离婚合法化,使婚姻成为公民的契约,承认妻子拥有一部分家庭财产等等。这表明当时法国女性
A.取得了和男性对等的政治权力
B.是共和政府的坚定支持力量
C.是反抗外国军队入侵的主力
D.社会贡献促成了政治地位提高
8.
美国宪法制定者之一汉密尔顿认为:“民众是反覆无常的,他们甚少会冷静地判断是非善恶。因此,我们必须在政府中为出身富裕的阶层永久地保留一定的地位,他们可以对民众复杂多变的情绪要求作出理性的判断……也就可以保持政府的正常和良好运作。”据此反应汉密尔顿主张美国实行是
A.共和制
B.两院制
C.总统制
D.联邦制
9.
中国共产党在某次代表大会上,确定了“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中国”的政治路线。这次会议
A.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B.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
C.确定了***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D.提出了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目标
10.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严厉镇压私自出国的人民,并宣称“人已出洋,已非我民,我亦不管。”1909年,在荷属印尼华侨的请求与国内舆论催促下,清政府出台了《大清国籍条例》,确立了血统主义原则,为保护海外华侨提供了法律依据。这一变化反映出
A.清政府外交主权观念增强
B.侨民安土重迁观念得到强化
C.传统的华夷观念完全丧失
D.清末“新政”注重重塑政府权威
11.
1933年4月1日,蒋介石批准成立鄂豫皖赣四省农民银行。最初其主要经营业务集中于农业信贷与农村救济。1933年底,四省农民银行开始更多地担负起军事经费调拨等工作。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日本侵华范围不断扩大
B.革命根据地日益壮大
C.国民经济建设深入开展
D.世界性经济危机扩散
12.
1935年,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1936年,又改为民主共和国;1937年,工农民主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指导。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国共两党开始由对峙走向合作
B.国民大革命运动走向衰落
C.国共达成建立联合政府的协议
D.适应民族革命战争的需要
13.
1947年,美国杜鲁门政府向君士坦丁堡牧首区提供援助,以提升其在东正教世界中的地位;并要求一些政府采取拒绝发放忠诚于莫斯科牧首区的教会领导人的签证,或者在其逝世时拒绝发放其继任者的签证的方式,使其忠诚于君士坦丁堡牧首区。这一做法
A.推动美国战略重心的转移
B.加剧战后国际局势的紧张
C.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D.导致欧洲进一步走向联合
14.
亚当斯密认为“最有效率和最富生产性的专业化模式,是个人或国家都集中精力从事相对或比较而言比其他的人或国家效率更高的活动在自由贸易条件当各国集中在其有比较优势的领域进行生产和贸易时,每个国家的情况都会变得比原先要好。”材料意在
A.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的走向
B.论证贸易自由化的必要性
C.倡导区域经济合作的加强
D.呼吁国际资本的合理流通
15.
据资料记载,美国大萧条发生后,无锡以出口为主的缫丝工业遭受严重打击,其他行业也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但到民国二十五年,无锡工业资本总额就达3400.9万元,增长74.3%,其中投资缫丝工业的薛氏集团成功登上“丝茧大王”的宝座。该时段无锡工商业的发达主要得益于
A.清政府放宽对设厂的限制
B.欧洲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
C.国民政府“经济建设运动”
D.抗战中英美对华经济援助
16.
176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成功,1785年蒸汽机用于棉纺厂,1789年用于织布厂,1793年用于毛纺厂。由此可知
A.蒸汽机技术得到不断改进
B.工业革命基本上已经完成
C.新动力技术逐渐得到认可
D.英国城市化进程全面加速
17.
1978年,安徽遭受大旱,安徽省委决定采取非常措施“借地渡荒”:凡集体无法耕种的土地,可以借给社员种麦、种油菜,每人借三分地,并鼓励农民开荒多种,谁种归谁所有,国家不征粮,不分统购任务。这一措施
A.使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
B.允许农民搞家庭副业
C.为包产到户提供了契机
D.解决了农民温饱问题
18.
18世纪的欧洲,最畅销的小说是卢梭的《新爱洛漪丝》、孟德斯鸠的《波斯人的信札》和伏尔泰的《老实人》等。这些哲人小说大受欢迎是因为
A.关注焦点由神转向人,从实际出发,洞察宇宙,探索人生
B.提倡追求自由、享受现实生活,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
C.采用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突出表现自我,反传统和理性
D.借助于通俗的文学形式,提出改造社会以保证人权的方案
19.
著名数学家吴文俊从《九章算术》中方程组的消元法和元代数学名著《四元玉鉴》中的四元消法得到启示,结合现代数学的某些理论,发现了三角化整序法,据此得出了彻底解决高次联立方程组求解的方法。这反映出
A.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B.中国传统科技一直领先世界
C.现代数学源于古代数学理论
D.中国传统数学能够古为今用
20.
20世纪20年代,蔡元培提出:新公民是拥有健全之人格的公民,乃是既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爱国意识的共和国国民,又有健壮的体魄、近代科学知识、良好的修养、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完全之人物”。材料强调
A.人的全面发展
B.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C.弘扬传统文化
D.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21.
据教育部的相关资料显示,2000年之后,国家开始批准建立独立学院,中国高校出现了公办、民办、公办民助(如独立学院)等多种方式并存的局面,基本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基于(   )
A.市场经济体制对我国高等教育有重要影响
B.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C.民众对教育需求和弥补国家教育投入不足
D.办学方式的多样化和高等教育普及大众化
22.
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失败导致了中国的转型走向了一个更加艰难更加惨烈的道路,因为共和政体在中国文化传统里缺乏支撑的要素,不像西方文化里,有希腊的城邦与罗马共和政体这样的制度遗产。作者旨在强调
A.历史传统与政治制度建立密切相关
B.共和政体确立的过程漫长而曲折
C.君主立宪制更符合当时中国国情
D.戊戌变法导致了近代的动荡与徘徊
23.
下图为经济学家刘逖对清代人均GDP的详细测算,测算结果显示:“有清一代,人均收入也在其经济恢复后即开始下降,并在乾隆盛世时一度跌至最低点。”对此合理解释是
A.封建经济持续衰落
B.自然灾害的频发
C.封建赋税盘剥沉重
D.人口爆炸式增长
24.
漫画是一定时期历史的鲜活载体,下面是民国初期的一幅漫画,该漫画说明
A.自然经济开始走向解体
B.崇洋媚外之风盛行
C.传统经济结构嬗变明显
D.民族工业发展受阻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