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第三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4440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6/15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对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的分析,史学界观点众多。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王安石人格过于偏执,且刚愎自用,独断专行,导致朝中大臣多与他决裂。特别是司马光,念在与王安石共事数年的交情上,曾三次写信给王安石,劝他调整自己的治国方略。可惜王安石就是执迷不悟,看一条驳一条,导致司马光最后与他分道扬镳,终身不再往来。

——岳晓东《王安石:行为过激的偏执狂》

材料二:王安石奉“富民”为变法宗旨,但在神宗“富国强兵”愿望的压迫下,其抱负难以充分施展。至元丰亲政后,神宗利用新法中固有的“富国”因子,大肆聚敛,扩大国家专利,使变法轨迹发生逆转。

——葛金芳、金强《近二十年来王安石研究述评》

请回答:
(1)材料一从什么角度分析了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作者给出的理由是什么?
(2)材料二认为“变法轨迹发生逆转”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体现“富国”因子的变法措施。
(3)史料研习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通过本题,你认为在研习史料时,应关注哪些问题?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知道,你们很清楚,我们的军用物资已通过苏伊士运河,……你们希望在希特勒问题上,我们同你们站在一起。我们认为作为代价,你们会同意我们在埃塞俄比亚的行动。

——皮雪利(意大利资本家)在英国议会中的讲话(1935年)

材料二 我们强烈希望意大利与埃塞俄比亚之间友好地解决问题,但当务之急和首要目的是确保法国、意大利和联合王国在欧洲的安全。

——霍尔(英外交大臣)在下院的讲话(1935年)

材料三 双方一致同意,排除实行(对意大利的)军事制裁,不采取任何海上封锁措施

——英、法两国1935年9月公告

(1)以上材料反映出哪两国在进行什么交易?其实质是什么?
(2)材料三的观点造成了什么后果?
(3)意大利与埃塞俄比亚之间的问题解决后,英国、法国的“当务之急和首要目的”达到了没有?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结果?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法对意大利之所以采取材料三所述的措施还有何历史原因。事情的实际发展为何会出乎他们的预料?
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2年1月,反法西斯盟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保证竭尽全力,相互合作,彻底打败德日意法西斯国家,绝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单独占领日本,并力图维持现状,推迟媾和。1950年下半年,美国及其西欧盟友决定早日对日媾和。在美国操纵下,1951年9月,对日媾和会议在美国旧金山召开,中国、朝鲜等国没有被邀请参加。会议签订了《旧金山和约》,宣布结束对日本的战争状态。苏联等国没有在和约上签字。对此,中国外长周恩来发表声明指出:“中央人民政府认为(旧金山和约)是非法的,无效的,因而是绝对不能承认的。”
——摘编自吴廷缪《日本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说《旧金山和约》是“非法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转而急于对日媾和的原因及和约签订的影响。

2.单选题(共21题)

4.
北宋中期,“三冗”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①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增设官僚机构以分化各级官员权力
②形成庞大军事体系,军费开支增加
③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和高额赔款
④地主兼并土地,隐瞒田产,逃避税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5.
王安石说:“保甲立,则亦所以使民不散;不散,则奸宄固宜少。”这表明王安石推行保甲法主要是为了
A.抵御辽和西夏的进攻
B.平息农民的反抗斗争
C.减少政府开支
D.巩固自己的权势地位
6.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继位。那时各诸侯国会盟,拒绝邀请秦国参加。公元前343年,周天子派人送礼给秦孝公,各诸侯国也都派人来称赞。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秦国最先进行了变法改革
B.秦国的社会风尚为之一新
C.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强国
D.各国害怕秦发动兼并战争
7.
商鞅变法前,秦国举行的一次宫廷会议上,有人曾提出:“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该主张实质上是
A.阐明了变法的指导思想
B.强调变法可取得很大成效
C.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
D.反对变法
8.
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以政府借贷方式收取一定的利息的有
A.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
B.青苗法、市易法
C.方田均税法、青苗法
D.市易法、募役法
9.
商鞅主持变法使秦国由弱变强,但他自己却因变法而惨遭杀害。下列变法内容中,为他招来杀身之祸的是(  )
A.“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B.“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C.“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
D.“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10.
公元前594年,希腊雅典城邦的执政官梭伦开始进行除旧布新改革,力图解决当时的主要社会矛盾
A.平民与贵族的矛盾B.奴隶主与奴隶的矛盾
C.奴隶主与平民的矛盾D.统治者内部之间的矛盾
11.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中,起了促进鲜卑族封建化作用的措施有
①整顿史治 ②颁布均田令  ③迁都洛阳   ④学习汉族文化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④D.④
12.
梭伦改革的第一项措施就是颁布“解负令”,有关这一措施说法正确的是
A.它解除了平民沦为债务奴隶的危险
B.遗嘱法是解负令的重要内容
C.债务奴隶制废除后,奴隶制在雅典废除
D.为了有效实行“解负令”,梭伦对贵族丝毫不让
13.
下列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人类历史规模空前的战争B.涉及到五大洲和四大洋
C.是历次战争中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D.珍贵的人类历史文化遗产遭到严重破坏
14.
日本偷袭珍珠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
①促使美国朝野彻底放弃孤立主义情绪
②使第二次世界大战逐渐达到最大规模
③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真正成为全球性的战争
④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
华盛顿会议期间,中国从日本收回山东主权的原因有
①中国的积极斗争
②一战后日本国力衰弱,无力继续占领
③英美对日本施加压力
④日本妄图独占东北,故而以退为进,放弃山东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④
16.
两伊战争中,两方互有攻守,当伊朗进攻时,为扫清前面的地雷,伊朗成千上万的少年怀着能升入天堂的梦想,冒着伊拉克炮火,冲进布雷区,被称为“肉弹”。这说明了伊朗少年(  )
A.具有大无畏的革命精神B.是一种战争狂热
C.是一种极端宗教狂热D.爱国主义精神大发扬
17.
“一战”后初期,国际社会的基本矛盾有(    )
①帝国主义战胜国与战败国问的矛盾
②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③社会主义与帝国主义的矛盾
④殖民地半殖民地与宗主国间的矛盾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
18.
导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B.美国改变以往的“中立”态度
C.世界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激化
D.苏联参战加强了战争的反法西斯性质
19.
华盛顿会议与巴黎和会的共同之处是
①是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会议
②侵犯了中国主权,损坏了中华民族的利益
③由少数大国操纵会议
④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0.
读下图,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被称为“上一轮争夺的总结,下一轮争夺的开始。”下列表述不能准确反映此结论的是
A.在解决中国问题上,美日矛盾尖锐
B.在军备控制问题上,美日矛盾尖锐
C.在处置德国问题上,英法矛盾尖锐
D.在殖民地问题上,英日矛盾尖锐
2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丧失了作为一流大国的号召力。主要原因有
①经济实力严重衰退
②战争中维希政府的投降行径损害了法国的国际威望
③战争给法国带来了严重的破坏
④海外殖民地全部丧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2.
在巴黎和会上,法国政府“希望看到莱茵河以西的领土和德意志帝国分开,并成立一个类似缓冲国的国家。”对于法国的这一要求,《凡尔赛和约》处理该地区的方式是
A.通过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
B.由协约国占领15年
C.通过独立的奥地利
D.规定50千米内为非军事区
23.
1945年《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宣布:“(六)欺骗及错误领导日本人民使其妄欲征服世界者之威权及势力,必须永久剔除(八)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十)对于战罪人犯,包括虐待吾人俘虏在内,将处以法律之裁判……”。1945年8月日本天皇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1945年8月15日7时(重庆时间)中、美、英、苏四国政府同时宣布已接受日本投降。1972年中日建交公报宣布:“(日本国政府)坚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第八条的立场”。据此可知
①从国际法的角度规定了二战后的日本领土范围
②明确规定要成立国际军事法庭审判日本的战犯
③包含了日军侵华的暴行及战犯必须要依法审判
④日本否定侵略就是事实上否定战后的国际秩序
⑤日本挑起领土争端就是破坏了中日邦交的基础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24.
名画《和平鸽》出自著名画家毕加索之手,和平鸽成为爱好和平的人们心目中的美好象征。《和平鸽》是献给
A.联合国成立大会
B.世界人民反战运动
C.世界人民和平大会
D.国际和平年

3.选择题(共8题)

25.

法国人谢和耐在《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26.阅读分析材料,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经济的转型,需要以绿色消费为动力,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绿色消费是加减结合的新消费,一方面,要倡导节俭的减量消费,遏制满足欲望,过度物质化的高消费;另一方面,还要倡导低碳健康的有机消费、文化消费。节俭的减量消费,可以大幅度降低污染和能耗,而健康的有机消费和文化消费,则可以推动绿色旅游、有机农业、绿色休闭、绿色养老等绿色产业的发展,可以有效推动生态经济的发展。

27.阅读分析材料,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经济的转型,需要以绿色消费为动力,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绿色消费是加减结合的新消费,一方面,要倡导节俭的减量消费,遏制满足欲望,过度物质化的高消费;另一方面,还要倡导低碳健康的有机消费、文化消费。节俭的减量消费,可以大幅度降低污染和能耗,而健康的有机消费和文化消费,则可以推动绿色旅游、有机农业、绿色休闭、绿色养老等绿色产业的发展,可以有效推动生态经济的发展。

28.

如图所示,平行金属板中带电质点P原处与静止状态,不考虑电流表和电压表对电路的影响,当滑动变阻器R4的滑片向a端移动时,则(   )

29.下列选项中不是文字处理软件的是(   )
30.下列选项中不是文字处理软件的是(   )
31.下列选项中不是文字处理软件的是(   )
32.如图,已知∠1=∠2,∠B=∠C.

求证: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21道)

    选择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