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4437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财不足用于上而下已弊,兵不足威于外而敢骄于内,制度不可为万世法而日益丛杂,一切苟且,不异五代之时。---欧阳修
材料二:宋真宗宋仁宗 宋英宗三朝收支情况对比表
年代
收入(单位:贯)
支出(单位:贯)
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
15085万余
12677万余
宋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
12625万余
“所出无余”
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
11613万余
13186万余
 
(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3分)
(2)材料二中三朝收支情况有何变化(2分)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分)
对上述社会问题北宋进行了哪两次改革?改革的结果怎样?(5分)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反对分裂维护统一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中国的主体一直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虽有分合离乱,但统一的时期远远多于分裂的时期,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具有高度一致的整体感、责任感和忠实于国家民族整体利益的价值取向,以及各个民族之间和睦合作、友好相待、共赴国难、共渡难关的优良传统。在中国历史上,一些杰出的政治家站在维护民族团结的高度,坚持“和为贵”和宽厚仁爱的原则,用信义、和平的方式来处理复杂的民族矛盾,“化干戈为玉帛”使各民族和睦相处,亲同一家。
(1)秦始皇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作出了哪些贡献?
(2)唐太宗是怎样“站在维护民族团结的高度”处理与西藏(当时称吐蕃)之间的关系的?这一政策在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方面起在到什么作用?
(3)康熙帝为巩固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对西藏和蒙古采取哪些措施?

2.单选题(共17题)

3.
1640年,英国议会的召开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其主要依据是
A.清教徒要求进一步进行宗教改革
B.议会成为反对英国王权的领导中心
C.议会反对派拒绝通过征税法案
D.查理一世和议会的矛盾激化
4.
英国内战爆发后,克伦威尔自己出钱组织了骑兵队,士兵从信奉清教的自耕农中选出,主要是因为这些人
①具有严明的纪律 ②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③痛恨封建制度 ④虔诚地信仰上帝,愿意为议会献身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5.
把萨拉托加大捷作为北美独立战争的转折点,主要是因为在这场战役之后:( )
①大陆军扭转了在战场上的劣势 ②美国赢得了法国、荷兰、西班牙等国的援助
③英国完全陷于孤立 ④美国独立战争赢得世界人民广泛同情和支持
A.①②③④B.①②C.②③④D.①③④
6.
《左传》记载,襄公四年(前569年),“土可贾焉”,其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土地可以买卖B.土地禁止买卖C.农业水平提高D.土地私有出现
7.
汉武帝“独尊儒术”、李贽批判孔子、康有为尊孔子为改革先师、袁世凯“尊孔复古”、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文革”中的“批林批孔”、当前的“孔子热”,这些现象既是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孔子的命运。以下各项中,能够用来解释孔子“命运”的比较科学的观点是:
A.“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B.“历史就是过去的人和事”
C.“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D.“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8.
19世纪中期以前,西方科学家认为宇宙中有一种物质是弥漫在世界上无所不在的。受其影响,19世纪90年代,谭嗣同撰写了《仁学》,把仁作为世界的本质,仁就是世界的本体。这反映出维新派思想的突出特点是(  )
A.照搬西方思想学说B.全面接纳西方自然科学成果
C.固守儒家传统思想D.传统文化与西方思想相融合
9.
北宋中期,东京一带流传着“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范君指范仲淹,希文是他的字)的民谣,这是因为范仲淹( )
A.推行新政,获得了各界支持
B.重视理财,缓解了积贫局面
C.实行赋役合一,减轻了农民负担
D.整顿吏治,赢得了百姓赞誉
10.
日本幕府统治被推翻的标志事件是
A.黑船事件B.大盐平八郎起义C.“大政奉还”事件D.“戊辰战争”
11.
在1889年《日本帝国宪法》的下列规定中,具有封建性特点的是
A.万世一系的天皇总揽统治权
B.天皇不得以诏令改变法律
C.天皇是军队的统帅
D.臣民在“法律范围内”享有基本人权
12.
孝文帝改革促进了中国北方民族融合,在中国古代史上民族融合的主要历史作用
A.少数民族的封建化B.游牧民族农业化
C.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发展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巩固
13.
公元十一世纪早期,如果你是大户官僚,则可能面临
A.通过“恩荫”获得官职
B.越是富裕交纳的免役钱越多
C.按照政府丈量出来的田亩数交税
D.单纯享受免税特权
14.
《战国策秦策一》中记载:“(公元前38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文中的“人”在客观上代表了当时谁的利益
A.没落贵族
B.立功将士
C.新兴地主
D.富裕农民
15.
下列有关孔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孔子整理的“六经”和其著作《论语》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B.儒家思想经历代损益逐渐渗透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之中
C.孔子创办的教育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的传统
D.孔子的思想及其学说对亚洲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影响
16.
列宁曾经说过:“现在必须弄清楚一个不容置疑的问题,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下列哪个史实最能体现列宁的观点? ( )
A.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领导人民战胜协约国集团的进攻
C.实行新经济政策D.指出无产阶级革命可以在帝国主义最薄弱的环节首先取得胜利
17.
下列不属于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是( )
A.认识来源于客观世界B.世界的存在与人的感觉无关
C.物质受形式的支配D.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
18.
玄武门之变的实质是
A.民主与专制势力的较量
B.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反映
C.中央与地方权力之争的反映
D.革新与守旧势力之间的斗争
19.
晚清的历史演进过程艰辛而悲壮,曲折而复杂,对此国内学术界进行了不同的解读和阐释。其中有这样一些著作:《动荡时代的知识分子》、《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从边缘走向中心——晚清社会变迁中的军人集团》。这些著作的研究视角应该是:
A.社会生活的角度
B.现代化的角度
C.社会思潮的角度
D.社会群体的角度

3.选择题(共12题)

20.以下两幅图片反映的两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是(    )

2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2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2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2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2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26.由核电荷数不同的A和B组成的五组元素如下表:

 组别

 1

 2

 3

 4

 5

 A的核电荷数

 2

 19

 6

 9

 11

 B的核电荷数

 12

 11

 16

 19

 13

其中A、B元素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的组是{#blank#}1{#/blank#},可以形成共价化合物的组是{#blank#}2{#/blank#},A、B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组是{#blank#}3{#/blank#},元素化学性质十分相似的组是{#blank#}4{#/blank#},属于同一周期元素的组是{#blank#}5{#/blank#}.

27.

掌握仪器名称、组装及使用方法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下图为两套实验装置.

28.

掌握仪器名称、组装及使用方法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下图为两套实验装置.

29.

掌握仪器名称、组装及使用方法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下图为两套实验装置.

30.图是石油分馏塔的示意图,a、b、c三种馏分中(   )

31.

教材中有两个关于混合物分离的实验,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实验一:通过蒸馏的方法除去自来水中含有的氯离子等杂质制取纯净水,如图所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