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述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英国博物学家杰克·查罗纳主编的《改变世界的1001项发明》一书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从公元前260万年到公元2008年的1001项重要发明。下表为这一时期部分重要发明节选简表。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英国博物学家杰克·查罗纳主编的《改变世界的1001项发明》一书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从公元前260万年到公元2008年的1001项重要发明。下表为这一时期部分重要发明节选简表。
时代 | 发明 |
远古时代 | 玻璃制品(两河流域)墨水(中国)浮桥(中国)磁罗盘(中国)风车(中国) |
罗马时代到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 火药(中国)雕版印刷术(中国)烟花(中国)牙刷(中国) |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 一氧化二氮麻醉(欧美)潜水艇(欧美)保温箱(欧美)金属探测器(欧美)USB接口 (欧美)干细胞疗法(欧美)大型强子对撞机(欧美) |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2.材料分析题- (共4题)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20年代,英国同欧洲各主要国家订立了互惠关税协定,降低原料和工业品的进口税率。40年代又取消了几百种商品的进口税,降低了上千种商品的进口税率,1854年英国取消垄断海运的《航海条例》,成了实行自由贸易的国家。通过与各国的多轮谈判,到1875年,英国已经将制造品的平均进口关税率下调为零,主要欧洲国家的关税都大幅度下调。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至近代关税政策的变化,并分析这种变化的影响。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英关税和贸易政策的演变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材料一 19世纪20年代,英国同欧洲各主要国家订立了互惠关税协定,降低原料和工业品的进口税率。40年代又取消了几百种商品的进口税,降低了上千种商品的进口税率,1854年英国取消垄断海运的《航海条例》,成了实行自由贸易的国家。通过与各国的多轮谈判,到1875年,英国已经将制造品的平均进口关税率下调为零,主要欧洲国家的关税都大幅度下调。
——摘编自韩青、高先民、张凯华《贸易战争》
材料二 在我国古代,关税征收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都是满足皇室财政的需要,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无论是税率的制定,还是租税范围的划定,都随统治者的意志而定……19世纪下半叶中国保护关税思想的出现,则是迫于关税自主权丧失的外部压力,当时的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对外贸易中,清政府已无任何主动权可言。于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开始学习西方先进的关税思想,提出了轻出口、重进口的保护关税政策,以抵抗西方列强对中国市场的摧残,保护民族工商业,改变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不平等地位。——摘编自栗小芳《中西关税思想的演进与比较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关税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至近代关税政策的变化,并分析这种变化的影响。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英关税和贸易政策的演变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3.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唐朝政府深切关心丝路路政建设。近年来吐鲁番出土文书,对此多有揭示,唐政府在丝路沿线设置驿馆,配置驿马、驿丁,以供往来官员食宿之需要。丝路沿线,唐朝政府设军置守,从戍、烽、铺到守捉、军、镇,组织严密。为纠察奸宄,唐朝政府对“丝路”上来去行人颁给“过所”。行人通过关戍、守捉,必须勘验过所,这是汉代以来就实行并取得效果的一项制度。既表现了唐朝政府对人民的严密控制,也说明在丝绸之路上只要有“过所”在身,即使迢迢千万里,也可以通行无阻——据出土文书,唐代在西州设有“长行坊”。这是一种官办运输机构,运输工具有牛车、长运马、长运驴等,又称“长行转运史”。为供应丝路沿线所需给养,自汉代以来,一项成功的政策就是实行屯田。唐代屯田同样取得巨大效果。伊州、高昌、安西等处,都是当年重要的屯田基地。反映屯田状况的吐鲁番出土文书数量颇多,很明显,没有屯田作后盾维持丝路行政管理机构,确保沿线驻军、驿馆开支,满足使节、商旅需求等,都是很困难的。
——摘编自王炳华《大唐丝路国之重器》
(1)根据材料,概括唐代“丝绸之路”路政建设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代“丝绸之路”路政建设的意义。
材料 唐朝政府深切关心丝路路政建设。近年来吐鲁番出土文书,对此多有揭示,唐政府在丝路沿线设置驿馆,配置驿马、驿丁,以供往来官员食宿之需要。丝路沿线,唐朝政府设军置守,从戍、烽、铺到守捉、军、镇,组织严密。为纠察奸宄,唐朝政府对“丝路”上来去行人颁给“过所”。行人通过关戍、守捉,必须勘验过所,这是汉代以来就实行并取得效果的一项制度。既表现了唐朝政府对人民的严密控制,也说明在丝绸之路上只要有“过所”在身,即使迢迢千万里,也可以通行无阻——据出土文书,唐代在西州设有“长行坊”。这是一种官办运输机构,运输工具有牛车、长运马、长运驴等,又称“长行转运史”。为供应丝路沿线所需给养,自汉代以来,一项成功的政策就是实行屯田。唐代屯田同样取得巨大效果。伊州、高昌、安西等处,都是当年重要的屯田基地。反映屯田状况的吐鲁番出土文书数量颇多,很明显,没有屯田作后盾维持丝路行政管理机构,确保沿线驻军、驿馆开支,满足使节、商旅需求等,都是很困难的。
——摘编自王炳华《大唐丝路国之重器》
(1)根据材料,概括唐代“丝绸之路”路政建设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代“丝绸之路”路政建设的意义。
4.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马关条约》签订后,由于俄国带头搞“三国干涉还辽”,日本被迫归还辽东半岛,因此对俄国怀恨在心。为此,日本积极展开外交活动,寻找友邦并缔结反俄同盟。《辛丑条约》签订后,俄国仍拒绝从中国东北撤军,这使英国等列强感到不安,再加上英、俄两国在亚洲争夺激烈,英国决意在远东地区寻找帮手。1902年,英日缔结同盟条约,条约的主要内容是:缔约国双方相互承认有权保护自己在中国和朝鲜的利益;缔约国一方为了保护本国在中国和朝鲜的利益而与第三国作战时,另一方应严守中立;如缔约国一方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作战,另一方应负有军事援助的义务。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日同盟的性质及其影响。
材料 《马关条约》签订后,由于俄国带头搞“三国干涉还辽”,日本被迫归还辽东半岛,因此对俄国怀恨在心。为此,日本积极展开外交活动,寻找友邦并缔结反俄同盟。《辛丑条约》签订后,俄国仍拒绝从中国东北撤军,这使英国等列强感到不安,再加上英、俄两国在亚洲争夺激烈,英国决意在远东地区寻找帮手。1902年,英日缔结同盟条约,条约的主要内容是:缔约国双方相互承认有权保护自己在中国和朝鲜的利益;缔约国一方为了保护本国在中国和朝鲜的利益而与第三国作战时,另一方应严守中立;如缔约国一方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作战,另一方应负有军事援助的义务。
——摘编自《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日结盟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日同盟的性质及其影响。
5.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孔伯华(1884—1955),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学家、温病大家。他博览群书,乐善好施,爱生如子,四处寻访名医求教,推崇中医辨证论治,取各家之长,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认证、治证、用药的方法。早年曾与人合著《传染病八种证治析疑》一书,晚年有《藏象发挥》《中风》《痢疾》等未脱稿的著述。1929年,被推选为华北中医界代表,参加了反对南京国民政府卫生部通过的《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的活动,为中医的生存传续赢得了合法的权利和地位。之后,他与萧龙友等人创办了北平国医学院,以现代教育的方式培养中医人才。北平沦陷后,为了不使北平国医学院落入外人之手,毅然停办学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他身居要职,为***主席、周恩来总理等多位中央领导人诊治疾病。他积极倡导建立正规而系统的中医教育体系,并将自己积累的办学资料无偿捐献出来。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孔伯华的精神。
材料 孔伯华(1884—1955),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学家、温病大家。他博览群书,乐善好施,爱生如子,四处寻访名医求教,推崇中医辨证论治,取各家之长,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认证、治证、用药的方法。早年曾与人合著《传染病八种证治析疑》一书,晚年有《藏象发挥》《中风》《痢疾》等未脱稿的著述。1929年,被推选为华北中医界代表,参加了反对南京国民政府卫生部通过的《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的活动,为中医的生存传续赢得了合法的权利和地位。之后,他与萧龙友等人创办了北平国医学院,以现代教育的方式培养中医人才。北平沦陷后,为了不使北平国医学院落入外人之手,毅然停办学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他身居要职,为***主席、周恩来总理等多位中央领导人诊治疾病。他积极倡导建立正规而系统的中医教育体系,并将自己积累的办学资料无偿捐献出来。
——张镜源《孔伯华学术评传》
(1)根据材料,指出孔伯华的主要历史贡献。(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孔伯华的精神。
3.单选题- (共10题)
6.
伯利克里掌管公民大会多年,无论遇到什么事,他总能够向大会提出妥善的建议,使大会作出明智决定。对此亚里士多德曾说:“表面上推行的是民主制,实际上却是一个人在指挥一切。”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A.伯利克里破坏了雅典民主制精神 |
B.民主制并不排斥政治精英的作用 |
C.亚里士多德的评价不符合实际 |
D.雅典的城邦民主已经走向衰落 |
7.
1689年3月,英国议会通过一项拨款法案,授予国王每年120万英镑的税款,其中60万用于宫廷和非军事性开支,其余用于海陆军开支。到安妮女王时期(1702〜1714年在位),财政部每年都要制定财政预算,财政预算提交议会讨论成为惯例。这说明
A.国王与议会斗争激烈 |
B.国王不用定期召开议会 |
C.议会与国王共享权力 |
D.议会主权地位逐步强化 |
8.
19世纪50年代,咸丰帝不得已采取依靠地方的做法:下令各省兴办团练,允许地方征收厘金、办理捐输以补军费不足。上述做法直接导致了
A.军阀割据局面形成 |
B.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
C.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
D.中央集权体制出现严重危机 |
9.
针对美国居高不下的失业率,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因主张向中下层人群倾斜的政策被媒体冠以“奥巴·马克思”之名。这种说法从侧面反映出
A.美国民主政治弊端日益显现 |
B.资本主义社会矛盾不可调和 |
C.马克思主义的现实影响 |
D.美国政府的社会主义化 |
10.
有学者指出,“鸦片战争初期,中国最主要的商业性农业产品是供出口的丝茶。而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几乎一切农产品部门的生产都被卷入到商业性经营中来,而且各种农产品的商品率都具有较高水平”。这一变化说明
A.商品经济已经完全取代自然经济 |
B.中国丝茶的国际竞争力逐渐减弱 |
C.列强入侵加剧自然经济不断瓦解 |
D.基本实现了近代经济的平稳转型 |
11.
下表是国民政府统治后期重庆地区工业发展状况。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取得巨大成就 |
B.欧洲列强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 |
C.工业建设与国防建设的结合 |
D.国家工业部门的结构趋于合理 |
12.
据唐代书籍记载:“青州北海人李清‘世传染业’,子孙及内外姻族近百数家’。”“亳州出轻纱,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雾。一州惟两家能织,相与世世为婚姻,惧他人家得其法也。云:‘自唐以来名家,今三百余年矣。’”这些记载反映出
A.唐朝的手工业技术不断创新 |
B.唐朝各项手工业技术高度发达 |
C.古代手工业技术存在封闭性 |
D.古代私营手工业以家族制为主 |
13.
永乐三年,郑和开始远航。据不完全统计,在永乐年间,有60个国家245次访问中国,其中尼八剌(今尼泊尔)苏禄(今菲律宾苏禄群岛)等6个国家的国王多次访问中国。材料说明,明朝在郑和开始远航后
A.注重平等外交 |
B.中外交往非常频繁 |
C.废除“海禁”政策 |
D.形成朝贡外交体系 |
14.
1930年,美国通过了极端贸易保护主义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该法案修订了1125种商品的进口税率,其中增加税率的商品有890种。在当时的形势下,美国的这一做法
A.体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 |
B.促进了世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
C.诱发了国际自由贸易体系的崩溃 |
D.缓解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