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材料二 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甲午战争前,即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原先的“扬气”“今则竟曰‘洋气’了”。
——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
材料三 20世纪末,中国百姓生活中,电话从“摇着打”到“走着打”,汽车从奢侈品到代步工具。世界名牌服饰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可供选择的服饰多了,将服饰产品打造成国内甚至国际品牌,成了众多服饰厂家的经营诉求。世界服装艺术中的中国元素也得到更多体现。
——摘编自严昌洪《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等
(3)对比材料二与材料三,分析中国人在对外态度上有何进步。材料一 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光绪帝《宣示诸臣实力讲求西学》
材料二 近者设立海军、使馆、招商局、同文馆、制造局、水师堂洋操、船厂,而根本不净,百事皆非。
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
——据康有为《敬谢天恩并统筹全局折》等
(1)在改革问题上,光绪帝和康有为的认识有何相同之处?(2)根据材料中两人对改革的不同理解,说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在当时不能实现的原因。
材料一 我们今天用响亮而又清楚的声音对你们说:血和泪已经流够了,够了!我们无意报仇,我们对你们不怀怨恨,我们和你们一样,是正常的人,是想建造房屋、种植树木、谈情说爱以及与你们一起生活的人。今天,我们正给和平一个机会……
——1993年9月13日以色列总理拉宾在华盛顿的讲话
材料二 苏伊士运河战争发生在1956年,这时冷战已经开始。但这次战争中,美国明确表示不赞成英法以三国用武力解决问题,苏联支持埃及把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的行动。美苏两国在联合国讨论有关停火和英法以撤军问题时,形成了绝无仅有的合作。(1)根据材料一回答,拉宾所说的“血和泪”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中东地区的长期战乱和流血冲突。
(2)根据材料二,苏伊士运河战争对各方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如何认识巴以冲突?
2.单选题- (共6题)
A. 为现代英国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B. 以法律制约王权,实行以法治国
C. 以和平方式进行变革,推动社会进步
D. 克服王权的专制,建立议会的主权

A. 粉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B. 把中国的抗战带入了相持阶段
C. 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战役
D. 在敌后战场有效牵制了日军
A.贴近生活,易受欢迎 | B.寄情山水,意境悠远 |
C.句式整齐,语言精炼 | D.内容丰富,包罗万象 |
A.内燃机和现代交通工具的发明和应用 |
B.电话、无线电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
C.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
D.电影、电视的出现和影视艺术的发展 |
A.五四运动爆发 |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
C.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 | D.苏联建成杜会主义社会 |
3.选择题- (共2题)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6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