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4413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20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人……造纸的知识随着阿拉伯人传入欧洲,1340年在意大利的法布里亚诺建立了第一个造纸的作坊。……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标志着我们心目中所谓书籍的开端。
——[德]利普斯《事物的起源》
材料二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谈谈四大发明如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2)古代科学家在改进造纸术和印刷术的过程中,有什么共同特点?
(3)通过对上述材料和问题的思考,你对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一定又有了新的认识。请写出来。

2.单选题(共21题)

2.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这段《天仙配》中的戏词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是
A.集体耕作
B.小农经济
C.简单协作
D.庄园经济
3.
《明史·舆服志》记载:“(洪武)十四年令农衣绸、纱、绢、布,商贾止衣绢、布。农家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得衣绸、纱。”这主要反映当时明朝政府
A.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B.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严格管理市场
D.实行闭关锁国
4.
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本目的在于
A.保护农业生产
B.保护商品经济
C.保证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
D.巩固封建统治
5.
如图是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的一件素纱禅衣。它衣长128厘米,袖长190厘米,重量仅49克。这反映出
A.汉代丝织业工艺水平高超
B.汉代毛纺织业取得重大进展
C.棉织品是当时人们的主要衣料
D.它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图案生动活泼
6.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下列属于宋朝“商业革命”的是
A.统一货币“半两钱”
B.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
C.出现了纸币“交子”
D.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
7.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帘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是黄梅戏《天仙配》中的一段唱词,它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的特点时
A.田园生活自然祥和
B.商品经济发达
C.自耕农经济脆弱
D.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8.
促使我国古代农业从集体耕种向个体农耕转变的最重要因素是()
A.生产工具的改进B.自然环境的变化
C.耕作经验的丰富D.劳动者素质的提升
9.
史书载:“(东汉)立春之日……京师百官皆衣青衣……施土牛耕人(泥塑的牛耕人)于门外,以示兆民”,这一隆重的仪式说明了
A.统治者重视春耕生产B.铁犁牛耕始于东汉
C.立春是统治者祭祖之日D.东汉时期制瓷业发达
10.
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其产品
A.全部销往海外
B.占据市场大部分份额
C.质量普遍不高
D.主要满足官府需要
11.
北宋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发生的重大变化是
A.洛阳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
B.“草市”和集镇开始出现
C.“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D.开始设立专门管理“市”的机构
12.
古书记载,南宋杭州城“自大内和宁门外,新路南北,早间珠玉珍异及花果时新、海鲜、野味、奇器、天下所无者,悉集于此,以致朝天门、清河坊、官巷……食物店铺,人烟浩穰。其夜市……扑卖奇巧器皿、百色物件,与日间无异。”这反映了当时该城
A.商业活动只在白天进行B.商业活动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较小
C.售卖的商品种类单一D.售卖的商品主要满足皇室需要
13.
战国时期,商鞅把原来“百步为亩”的小田界“阡陌”和每一井田的大田界“封疆”,统统破除,重新设置田界,不许私自移动;并把土地授给农民,土地可以买卖。这种做法实际上
A. 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B. 巩固了奴隶主的权力
C. 进一步推广了井田制
D. 将所有土地公有化
14.
明朝中期,山西大同等处,“膏腴土田……悉为豪强占种”。这反映了当时
A.农业耕作技术提高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自然经济解体
D.土地兼并严重
15.
有一天,王阳明和一位朋友去郊外山林里游玩,有一段关于“花树的存在与否,与人内心感受有什么关系”的对话。在王阳明看来,花树的存在与否,全以人的主观感觉为转移。下列观点符合上述对话的是
A.存天理,灭人欲
B.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C.格物致知
D.致良知
16.
沈括的《梦溪笔谈》中写到:“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此项发明指的是
A.火药
B.指南针
C.活字印刷术
D.造纸术
17.
唐朝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鼎盛时期,其中以“三吏”、“三别”等代表性诗歌反映民生疾苦的伟大诗人是
A.苏轼
B.李白
C.李清照
D.杜甫
18.
在中国戏曲舞台上,有一幅对联写到:“三五步千山万水,六七人百万雄兵”。这是戏曲表演的一个重要特征。它体现了戏曲表演的
A.真实性
B.通俗性
C.虚拟性
D.优美性
19.
下图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的部分标识,融入了中国书法艺术。其构思取材于
A.篆书B.草书C.楷书D.行书
20.
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体现了李白诗歌的风格是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古典主义D.现代主义
21.
如图是我国某一剧种的脸谱。该剧种与中医、国画并列为中国的三大“国粹”。与此脸谱相符的剧种是
A.越剧
B.元曲
C.京剧
D.黄梅戏
22.
我们现在坐的方凳、圆凳,吃的烧饼、蒸馍等都是我国古代民族交融的产物。极大地促进了北魏时期我国北方民族交融的是
A.张骞通西域
B.人口大量南迁
C.江南的开发
D.孝文帝改革

3.选择题(共2题)

23.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24.27的立方根为{#blank#}1{#/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1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