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蜀中学2019年高三“一诊”模拟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4042

试卷类型:一模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27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历史选考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近代中国是一个银本位国,货币制度落后,流通的本位币多种多样,成色不一,混乱的币制影响经济发展,1914年,北洋政府曾推行“废两改元”,但由于政局更迭无法落实。20世纪30年代,美国为摆脱危机实行白银政策,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引发危机,为国民政府“废两改元”提供机会。1933年,国民政府“废两改元”,完成货币简化工作,为法币改革奠定基础。
1935年11月3日南京国民政府实施币制改革,概括起来,主要是:垄断钞票发行权;规定法币性质及流通事项;废除银本位制;规定法币可无限制买卖外汇。
这次改革中国放弃银本位制,以纸币代替金银货币,国家集中发行货币,不仅顺应世界发展趋势,也有利于保存白银,完成货币的真正统一。币制改革割断了中国货币与白银的直接联系,此后,世界银价的涨落不会再对中国发生大的影响。币制改革有利于国民经济向战时经济的调整和转变,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但国民政府也通过这次币制改革,可以无限制地发行不兑现的纸币,造成中国延续十几年的通货膨胀。

——摘编自陈春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币制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南京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京国民政府实行币值改革的影响。
2.
(历史选考二: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51年10月,丘吉尔再次当选英国首相,为适应战后国际环境及自身实力变化的需要,这一时期保守党的外交政策,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带有明显的丘吉尔“三环外交”的战略思想印迹。英联邦和英帝国是“三环外交”政策的第一环,也是英国保持大国实力的倚重力量。因而丘吉尔政府对待英联邦及殖民地方面,采取积极措施,力图使英帝国平稳地向英联邦实现过渡。英美关系是“三环外交”中的第二环,也是它的基石,因此丘吉尔政府十分重视英美关系,英国基本上都配合了美国的政策需要。“三环外交”中的最后一环是联合起来的欧洲。丘吉尔政府此时面临着欧洲经济一体化开始,英国虽然支持欧洲的联合,但是它却不希望加入欧洲联合中去,而是希望以世界性大国的姿态与之发生联系。“三环外交”对战后英国外交产生了重要影响,丘吉尔政府试图以此来挽救英国的衰落,保住其原有的大国地位。

——摘编自丁文青《二战后丘吉尔政府外交政策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丘吉尔政府实施“三环外交”的原因o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环外交”政策对英国的影响
3.
(历史选考三: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刘宠,字祖荣。东莱牟平(今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人。东汉时期宗室、大臣。年轻时跟随父亲刘丕学习,因通晓经学被举荐为孝廉,出任东平陵县令,以仁惠为吏民所爱。母患病后辞官,百姓送行致道路阻塞,车辆不能行进。之后连续担任豫章、会稽太守。在会稽郡时,除去那些烦琐的规章制度,禁止部属扰民等不法行为,政绩卓著。后被升职入京,山阴县有五六位须眉皓白的老人,特意从乡下远来给他送行,每人带了百文钱赠给他。他不肯接受,只是从各人带的钱中选一文收下,因此被后人称为“一钱太守”。其后历任卿相要官,但清廉朴素,家无余财。他曾经自京师外出,想在亭舍休息,亭吏阻止他说:“我们整顿洒扫,专待刘大人到来,您不能在这里休息。“刘宠没有说话就离开了。

——摘译自《后汉书刘宠传》

(1)根据材料,概括刘宠为“吏民所爱”、为朝廷重用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宠被重用的时代背景。

2.单选题(共7题)

4.
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郑超麟在回忆录中写到:“中华民国八年,写成世界公历是最容易记忆的……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可以说,是在这一年觉醒的;我个人的小小意识则确实是在这一年觉醒的。"这一年
A.新民主主义理论正式提出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一步传播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知识分子群体发起白话文革命
5.
下图漫画的名字叫《拼图》,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趋势。以下对漫画主题分析正确的是
A.战争的威胁消除
B.中美合作共同主宰世界
C.和平与动荡并存
D.和平与共同发展是主流
6.
汉代继承了秦朝抽取人头税的做法,规定:年龄在15到30岁之间的未婚女性需缴纳5倍于常人的人头税。这主要反映了汉代
A.鼓励人口生育
B.女性社会地位低
C.社会矛盾尖锐
D.政府管理能力差
7.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名画,如图所示。图中城门不设任何城防工事,没有驻兵,而是在城门内侧设了一间税务所。这反映了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被摒弃
B.民众的税收负担沉重
C.城市的经济职能增强
D.财政困难和军备废弛
8.
有西方学者通过估算发现,在17世纪和18世纪,美洲生产的白银大约有70%输入到欧洲,其中40%又通过贸易方式转运到亚洲。这表明当时
A.中国是世界白银流动的主导者
B.荷兰垄断了东西方海上贸易
C.亚洲在东西方贸易中具有优势
D.西欧丧失世界贸易中心地位
9.
下图是1840—1894年间洋(机)纱(此时国内也逐渐开始自己生产机纱)与土纱使用量情况表。这表明当时
A.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B.消费仍以土布为主
C.近代化因素在增加
D.国内市场不断扩大
10.
16世纪30年代,英王亨利八世宣布独立于罗马教廷之外,自立为英国国教之首。与之前相比,英国国教内部变动不大,大致保留了天主教的教阶礼仪。英王意在
A.加强专制王权
B.与意大利争夺殖民霸权
C.打击教会神权
D.缓和与罗马教廷的关系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