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祁县第二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美术班)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4401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4/23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朝和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 在法国大革命结束后,出现了许多资产阶级的派别,大革命结束后,这些派别的精神继续保留下来,直接影响到以后资产阶级各集团对革命的不同理解。既然议会多数是由党派联合而实现的,为了得到议会多数,左右两派极力争取中间派的支持,中间派的政治归向成了举足轻重的珐码。每当政治斗争激化时,各党派迅速形成浸渭分明的左右阵营,这使法国政党的格局简单化,在政党斗争复杂、政局动荡的表象下,保持了资产阶级较为稳定的统治。

——摘编自沈坚《试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治制度中的稳定因素》

材料三 德意志的统一是由封建邦国普鲁士完成的,主张专制主义的普鲁士皇帝和宰相成为统一后德意志的皇帝和宰相,容克地主阶级真正掌握着国家的实权,上层建筑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德意志皇帝是国家元首,拥有实权,能够任命内阁成员,政府对君主负责,议会行使立法权,但君主有否决权。然而,德意志皇帝已不再是封建时代的专制君主,无论其权力有多大,都必须通过宪法和法律来体现意志。

——摘编自范松山《1871年德意志帝国国家属性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古代中国和雅典的政治制度的本质区别。
(2)根据材料二,概括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保持多党制对法国政治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德意志的统一是由封建邦国普鲁士完成”的主要方式。并结合所学的知识,简析1871年德意志帝国国家属性
2.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唐初实行府兵制,在长安附近各州设置军府,选拣均田农民担任府兵卫士。府兵卫士免除租调力役,自备资粮,定期轮流宿卫京师或充当边兵。随着均田制的逐渐破坏,农民为躲避沉重的徭役和兵役,逃亡日多,府兵的兵源枯竭;卫士不能按时更番轮替,边兵久征不还,难以自备资粮,“浸以贫弱,逃亡略尽”,府兵制濒于瓦解。开元十年,唐玄宗接受张说建议,募兵13万,充当京师宿卫;开元二十五年,根据边防需要,“招募丁壮,长充边军,增给田宅,务加优恤”,由朝廷供给资粮,长期戍边。次年又下令遣返原有非招募而来的边兵。至此,征发均田农民担任卫士的府兵制演变为朝廷供给资粮的募兵制。
——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等
(1)根据材料,说明唐玄宗时期兵制改革的原因和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玄宗时期兵制改革的影响。
3.
   材料 蒙古军队南下灭金、灭宋的战争,对农业生产破坏极大,中原膏腴之地弃而不耕者十之三四;此外,蒙古人进入中原后夺民田现象极为严重。大臣许衡上疏:“北方之有中夏者,必行之汉法乃可长久。”基于此,忽必烈昭告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农桑为本。”为了劝课农桑,对元朝的村社制度加以改革,至元七年建立司农司并颁布立社法令:五十家立一社,年老之人教劝本社之人勤于农桑,互助耕种,建立积谷备荒的义仓;禁止蒙古贵族、军队侵占农田为牧场、并下令将一部分牧场恢复为农田;设立劝农司“专以劝课农桑为务”;至元十年以后,各种官修、私修农书相继问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朝劝课农桑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元朝劝课农桑的影响。

2.单选题(共15题)

4.
古代雅典的梭伦为了发展雅典的手工业,允许外邦人获得雅典的公民权;而到了伯利克里时期却规定:“其父母皆为雅典人者,始能为雅典人。”这一变化说明古代雅典
A.手工业获得较大的发展
B.人地矛盾日益尖锐
C.公民权利意识逐渐强化
D.民主政治走向鼎盛
5.
在雅典的民主制下,下列哪些事情是可能发生的:
①一个中亚成年男子为躲避国内政治迫害来到雅典,取得了各种民主权利 
②公民帕德玛因为邻里纠纷而向公民大会申述
③雅典的民主制激发城邦全体居民建设国家的积极性
④公民阿萨德和妻子一起参加公民大会
A.②B.②③C.①②③D.③④
6.
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共和国颁布的《十二铜表法》涉及到传唤、审判、求偿、家父权、继承及监护等内容。该法的颁布
A.是广大奴隶积极抗争的结果
B.完全摒弃了习惯法的野蛮性
C.是平民与贵族不断斗争的结果
D.标志着贵族特权的完全消亡
7.
古罗马法中的“诚信诉讼"是指在程式书中,大法官于原告请求一项后批注“依诚信"字样的诉讼。承审员在审理时可按诚信和公平的原则,根据案情作出衡平的判决,不必拘泥形式。这种诉讼
A.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B.将法律关系上升为道德关系
C.为法官判案提供了自由空间
D.说明法官都能遵守诚信原则
8.
1832年,英国工业家佛莱尔说:“50年前我们不需要议会的代表,现在我们需要了。因为那时我们几乎完全为国内消费而生产……现在却大不相同了。”材料反映出当时
A.英国尚未建立民主制
B.工业资产阶级没有权力
C.责任内阁制开始出现
D.工业革命推动议会改革
9.
从1876年起,法国共和派开始在议会选举中取得胜利。他们调动了年轻人、小学教师、医生小企业家等人的热情,争取到越来越多的农村选民的选票。这反映出近代法国
A.专制独裁开始被打破
B.权力制约机制得到强化
C.政治派系复杂且多变
D.民主共和政体得到巩固
10.
普鲁士法学家胡戈·普鲁伊斯说,帝国议会是“一个没有政府的议会”,只好“发表独白”,但由于帝国议会是普选的,它毕竟为资产阶级和各种政治势力提供了合法活动的讲坛,因而它的选举仍具有广泛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这造成了德意志帝国:
A.代议制不完善
B.经济发展缓慢
C.政府权力膨胀
D.走上扩张道路
11.
美国的政治制度赋予了各州教育行政自主权,美国长期以来没有统一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造成美国高校考试制度相对灵活的重要原因是
A.三权分立原则
B.联邦体制
C.邦联体制
D.民主共和政体
12.
1742年,英国执政的辉格党发生内讧,首相沃波尔因得不到下议院多数议员的支持,内阁全体辞职,从而开创了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集体辞职的先例。这表明英国实行的是
A.责任内阁制度
B.首相任期制度
C.总统共和制度
D.比例代表制度
13.
2018年6月21日,美国国会众议院以193票赞成、231票反对,否决了由共和党人提出、并得到特朗普支持的移民议案。移民法案被否决体现的权力制约关系是
A.行政权制约立法权
B.行政权制约司法权
C.立法权制约行政权
D.立法权制约司法权
14.
根据下侧《德意志帝国宪法》摘录,下列选项最能反映德意志帝国特点的是
A.德意志帝国是一个松散的联盟
B.德意志帝国是君主立宪的联邦国家
C.德意志帝国实现了普选制
D.普鲁士邦在帝国中占据主导地位
15.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巴林顿·摩尔指出:“没有新的原则在17世纪的成功实施,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够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这里“新的原则”是指
A. 议会至上
B. 和平渐进
C. 自由平等
D. 分权制衡
16.
在百日维新期间,康梁等人并未将定宪法和开国会列入议事日程。光绪帝所发上谕虽然有100多条,但其重点和脉络很清楚,反复强调的主要是练兵和筹饷。这反映出
A.光绪帝没掌握朝廷实权
B.君主立宪制不符合中国国情
C.光绪帝变法决心不坚定
D.维新派对封建势力妥协退让
17.
康有为在变法运动之前,做了很多理论准备。他写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两部书。但是,那些正宗的儒家学者却把它们视为异端学说。这反映了
A.当时新旧思想的冲突
B.康有为托古改制的思想特点,
C.维新变法的艰难曲折
D.维新变法以儒家思想为指导
18.
1881年日本内务省颁布《劝农局处务条例》规定:除本局业务外,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意愿,所以暂时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故称之为临时事业。为此明治政府推行的政策是
A.殖产兴业
B.废藩置县
C.文明开化
D.大兴教育

3.选择题(共2题)

19.不等式组 {#mathml#}{3x+2>552x1{#/mathml#} 的解在数轴上表示为(   )
20.不等式组 {#mathml#}{3x+2>552x1{#/mathml#} 的解在数轴上表示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