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4396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6/14

1.材料分析题(共4题)

1.
英国近代政治的确立素有渊源,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15年签订的《自由大宪章》,被誉为“自由的基石”,以下是《自由大宪章》的部分内容
第2条国王直接封臣的后代享有封土继承权,国王只可按照旧日规定同他们收取继承税。
第12条除国王被俘赎身、国王长子受封武士、长女出嫁所需适当费用外,若无全国公意许可,将不征收任何免役税与贡金。
第13条承认伦敦及其他城市保有旧有之自由与自由习惯。
第25条一切州郡,百人村,小镇市,小区,均应按照旧章征收赋税,不得有任何增加。
第39条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或经国法判决,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或加以任何其他损害。
第61条由贵族组成25人委员会,负责监督大宪章的执行,一旦发现国王有破坏宪章条款的行为,即可要求国王立即改正,如果在40天内不见有改正的表示,25人委员会可采取一切手段向国王施加压力,包括夺取国王的城堡、没收土地和财产等,直到破坏大宪章的行为被纠正为止。
(1)概述《自由大宪章》的主要内容。
(2)后人认为1689年《权利法案》和1787年宪法是对《自由大宪章》精神的继承与发展,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要说明继承之处和发展之处
2.
近代史上很多新的现象对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18世纪大西洋沿岸洲际人口移动主要路线示意图

人口移动理论认为,从移民移动动机看,人口流动可以分为自愿性移民和被迫性移民。自愿性移民大致为不同程度地基于主观愿望而奔赴海外者:或为躲避专制迫害;或为改善自身的物质境况,谋求致富和发展的机遇。被迫性移民则是违背移民主观愿望在外力胁迫下的人口移动。
人口移动理论认为,从移民移动动机看,人口流动可以分为自愿性移民和被迫性移民。自愿性移民大致为不同程度地基于主观愿望而奔赴海外者:或为躲避专制迫害;或为改善自身的物质境况,谋求致富和发展的机遇。被迫性移民则是违背移民主观愿望在外力胁迫下的人口移动。
(1)指出材料中“人口移动理论”中所列的两种移民方式。选择其中一种方式,结合15-18世纪的世界历史,分析大西洋沿岸洲际人口移动情况及影响。
材料二 商人地位的新变化
中世纪,世人眼中商人是只知道推销商品和交换货币的奸诈之徒,“教会咒骂他们,因为他们的生活专注于物质利益”。在18世纪,商人成为英国社会生活中的理想楷模。约瑟夫·艾迪逊说:“没有比商人更有用的人。他们能以互相交流的形式把人们编织在一起,分配自然的恩赐,为穷人找工作,把财物加给富人,把华丽给予伟大者。”
——摘自萧国亮等《世界经济史》
英格兰和威尔士议会统计
 
1660-1690年
1690-1715年
议员总数
2040名
1874名
商人议员
75名
148名
 
(2)依据材料二,指出英国商人地位的新变化,并分析其社会原因。
3.
东西方先哲关注社会。其思考,启迪后人。
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建立社会等级)。分何以能行?曰:义(伦理道德和礼法制度)。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
——荀子《王制》
我们每个人都不能自给自足,相对于我们自己的需要来说,每个人都缺乏许多东西……由于,有种种需要,我们聚居在一起,成为伙伴和帮手,我们把聚居地称作城邦或国家。
——柏拉图《国家篇》
(1)依据材料一,概括荀子和柏拉图思想主张的异同点。
(2)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其中一人,分析其主张的社会背景。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那个时代欧洲有许多中国迷,也就是向往和崇拜中国的人。那时欧洲学者们认为要向中国学习,要与中国接轨。
伏尔泰说,“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欧洲人传说中国人是“全世界最聪明最礼貌的一个民族”。他们传说,中国是以孔子的理论来指导的国家,整个国家就和一个大家庭那样亲爱和睦。统治者是“充满了仁慈”的,老百姓则是诚实而礼貌的。莱布尼茨(德意志人,与牛顿分别创立了微积分)说:中国老百姓“服从长上,尊敬老人……中国(即使)农夫与婢仆之辈,日常谈话或隔日会面之时,彼此非常客气,其殷勤程度胜过欧洲所有贵族……”
“那个时代”指什么时期?简要说明,莱布尼茨等学者为什么会大力赞扬中国?

2.单选题(共27题)

5.
古代雅典民主制实行抽签选举、轮番而治,这一做法
①有利于全体雅典人参与国家管理
②提供了公民参与政治的均等机会
③确保了公民大会决策的公正无私
④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
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6.
“十二铜表法自从定下来之后,……有些条款甚至一直保留下来,到罗马后期仍然有效。罗马人后来对这一古代法典有一种引以为傲的感情。十二铜表法的语言也成为后世法典语言的典范。”这段论述表明《十二铜表法》
①适用于整个罗马帝国
②成为罗马成文法的起点
③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
④标志着罗马法体系形成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7.
罗马皇帝的敕令具有法律效力。公元5世纪初,罗马皇帝颁布敕令:罗马五大法学家的著作具有法律效力。这表明
A.罗马皇帝依靠法学家治理国家
B.罗马法是纯粹的法学理论体系
C.罗马法学家代表了平民的利益
D.罗马法体现君权与法律的结合
8.
以下是何顺果著《美国历史十五讲》中第三讲的目录,
第三讲 七年战争与民族觉醒
1.七年战争与英国殖民政策的改变
2.
3.走上独立的过程与斗争
4.北美反英独立战争的经过
5.北美独立战争的特点
其中的序号2空白处的标题应该是
A.美利坚民族的初步形成与觉醒
B.由联合殖民地到邦联
C.制宪会议与国体之争
D.美国联邦制的结构和特点
9.
下列关于1787年美国宪法制订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资产阶级、种植园主利益中和的体现
B.体现了孟德斯鸠的政治主张
C.使美国中央政府的权利得到了加强
D.规定了美国人民的基本权利
10.
丘吉尔在《英语民族史》中谈到英国革命时说:“这场斗争从来不是专制和共和制的斗争,用兰克的话来说,‘一方维护有君主存在的议会制,另一方维护有议会存在的君主制’。”这场斗争的结果是英国
①保留传统并进行制度创新
②开始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③明确了国王与议会之间的权力划分
④国王最终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
1640年查理一世为镇压苏格兰起义筹集军费,被迫召开长期休会的议会。议员们认为议会的长期休会是造成国家混乱局面的根源。下议院对国王征税的要求答复如下:“在下院和国家的自由被明确之前,他们不知道他们是否有什么可以给予的或者没有什么可以给予。”这说明议会
A.认为国王的权力应当由议会赋予
B.反对国王镇压苏格兰人民起义
C.要求保障议会权利限制国王专制
D.要求获得批准征收赋税的权力
12.
学者丛日云在《西方政治文化传统》中提出:“英格兰的君主和贵族既要对抗,又要合作。要维持对抗下的均势,需要一个中间缓冲之物和中介的联系环节。”材料中的“中间缓冲之物”指
A.内阁
B.首相
C.政党
D.议会
13.
1649 年英王查理一世被处死,共和国在英国建立。之后,克伦威尔大权独揽,对内建立护国公政体,对外颁布《航海条例》,与荷兰争雄。克伦威尔的做法
A.限制了英国国王的权力 B.维护了英国革命成果
C.沉重打击了专制统治D.保证了议会行使权力
14.
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对以下图文中白银流向和世界贸易地位解释正确的是

1400~1800年间……中国不仅是亚洲纳贡贸易的中心,而且在整个世界贸易中即使不是中心,也占据支配地位……它吸引和吞噬了大约世界生产的白银货币的一半。——贡德·费兰克《白银资本》
 
A. 白银由美洲流向欧洲,其原因是美洲从欧洲购买工业用品
B. 中国在世界贸易中占重要地位,传统商品具有强大吸引力
C. 英国占据了世界贸易支配地位,将欧洲贸易扩展到全世界
D. 中国和印度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成为白银主要的流入国
15.
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经济发展有重大的影响。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①欧洲一些城市出现证券市场
②欧洲依靠固定地租为生的地主地位下降
③中国农民开始种植玉米、烟草
④中国成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6.
1570-1780年,欧洲国家商船的运载能力发生巨大变化。阅读下图(单位:吨)判断甲、乙两国分别是
年份国家
1570
1670
1780

232000
568000
450000

51000
260000
1000000
 
A.英国、西班牙
B.荷兰、英国
C.英国、荷兰
D.荷兰、葡萄牙
17.
图中16世纪初新航线②的开辟者是
A.葡萄牙船队
B.西班牙船队
C.英国船队
D.荷兰船队
18.
有学者认为:“没有伊丽莎白时代(1558—1603年)的中兴和辉煌,英国要成为世界上首次资产阶级革命和首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是难以想象的。”在下列英国创造的所谓“中兴和辉煌”中,属于伊丽莎白时代的是
A.建立了英属北美殖民地
B.打败了西班牙殖民帝国
C.产生了早期启蒙思想
D.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19.
1608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实和明朝官员李之藻共同绘制了《坤舆万国全图》,是中国最早的彩绘世界地图。图中有五大洲.四大洋等地理信息,还绘有16艘船,8种海洋生物。据此材料可以判断
A.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已经最终形成
B.新式交通工具蒸汽轮船广泛应用于航海
C.中国人广泛接受了西方先进的绘图技术
D.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海陆轮廓日渐清晰
20.
以下史实中,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处于同一世纪的是
A.拉马克提出早期进化论观点B.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C.牛顿发现物体运动三大定律D.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
21.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最大的贡献是
A.最早提出分权制衡的学说
B.为推翻君主专制的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C.阐释了君主立宪制的合理性
D.为建立资产阶级政权体制提供理论构想
22.
但丁认为:人的尘世幸福的前提是和平,没有国家统一做保障,和平是不可想象的,而要实现国家统一,权力必须集中到君主手里;世俗君主的统治权直接来自上帝而非罗马教皇。这一主张体现了
①人的意识的觉醒
②政教分离的主张
③强化王权的要求
④权力制衡的意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3.
柏拉图设想出的理想国由统治者、护卫者及工作的民众三个等级构成,“三个等级之间的界限不能被逾越,如果这种统治关系不被侵害的话,公正就得以产生”。据此判断,柏拉图认为的公正的社会是
A.人人平等
B.人民主权
C.各守其职
D.礼制文明
24.
希腊某哲学家对当时不存在明确的生活准则甚为忧虑,于是他提出绝对真理、绝对善或绝对美德的观念。据此推断这位哲学家应是
A.普罗塔哥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25.
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和商人马可·波罗(1254-1324年)在中国游历了17年,著有《马可,波罗行记》,记述他在中国的见闻,刺激了新航路的开辟。与马可·波罗同时代的文化成就有
A.活字印刷术、量子力学
B.《授时历》《神曲》
C.《天下郡国利病书》、印象派
D.《窦娥冤》《格林尼卡》
26.
观察下图信息,能准确体现箭头内涵所示的主题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C.启蒙思想的传播
D.拿破仑发动的对外战争
27.
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之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于我来说就够了。这正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一切。”这说明他(  )
①反对信仰基督教 ②推崇自由、平等、博爱
③追求现世的幸福 ④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8.
一位西方历史学家说:他的宇宙理论如此完善和令人信服,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性意义,以至于它的影响远远超越了科学领域。他谈到的科学成就是
A.哥白尼的“日心说”
B.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C.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
29.
“无需罗马教廷特权,(本地)教会对上帝的信条拥有定义的权力。国王为教会最高首脑,有责任促进基督教信仰的虔诚,有责任维持王国的和平与统一安宁。”该材料出自
A.《九十五条论纲》
B.《基督教原理》
C.《大宪章》
D.《至尊法案》
30.
16世纪,欧洲的一场争论很快扩展为关于上帝与人类关系的新思想的传播。这一“新思想”的核心是指
A.因信称义B.知识即美德
C.人非工具D.人民主权说
31.
梭伦废除了以城邦公民人身作抵押的所有债务,以财产多寡为标准重新划分城邦公民的等级,设立四百人议事会作为最高行政机关。这些措施
A.调整了公民内部不同阶层的利益关系
B.推动了雅典民主政治建设走向顶峰
C.体现了机会均等、公开、公平的原则
D.实现了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的设想

3.选择题(共4题)

32.2018年央视春晚的节目《沙场砺兵》中,杂技演员潘跃新的表演展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陆空三军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和飒爽英姿。潘跃新表演动作的完成中,关节所起的作用是(  )
33.2018年央视春晚的节目《沙场砺兵》中,杂技演员潘跃新的表演展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陆空三军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和飒爽英姿。潘跃新表演动作的完成中,关节所起的作用是(  )
34.2018年央视春晚的节目《沙场砺兵》中,杂技演员潘跃新的表演展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陆空三军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和飒爽英姿。潘跃新表演动作的完成中,关节所起的作用是(  )
35.2018年央视春晚的节目《沙场砺兵》中,杂技演员潘跃新的表演展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陆空三军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和飒爽英姿。潘跃新表演动作的完成中,关节所起的作用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27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