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学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1).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从而促成了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
(2).指出近代蒸汽动力技术产生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机的创制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
材料一(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煤炭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引者按:若干代以后真的还是“供应不会枯竭”吗?)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一些学者已经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感到不安了。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以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德尼兹·加亚尔等《欧洲史》
请回答:(1).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从而促成了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
(2).指出近代蒸汽动力技术产生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机的创制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
2.单选题- (共23题)
3.
托克维尔在其1835年发表的《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指出:“如果说我们今天的人通过长期的观察和认真的思考,知道平等的逐渐向前发展既是人类历史的过去又是人类历史的未来,那么,单是这一发现本身就会赋予这一发展以至高无上的上帝的神启性质。因此,企图阻止民主就是抗拒上帝的意志,各个民族只有顺应上苍给他们安排的社会情况。”在这里,“平等”和“民主”指的是
A.代议制政府 | B.民众 | C.普选制 | D.社会状态 |
5.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当今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在西方引发了一股“马克思热”,人们开始重新审视马克思的有关理论。这一现象给我们最主要的启示是
A.必须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
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无法克服 |
C.必须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
D.大力提高经济的国有化程度 |
6.
1864年9月的一天,伦敦圣马丁堂热闹非凡,来自不同国家的工人代表隆重集会,他们在迎接一个庄严时刻的到来,那就是成立新的国际工人组织——“国际工人协会”,该组织
A.成立得益于马克思、恩格斯的指导 |
B.使工人运动兴起 |
C.成立证明了工人阶级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伟大力量 |
D.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 |
7.
汤姆同学惊奇地发现:欧洲的地名与其他地区的地名非常相似,如大洋洲有新西兰(NewZealand),荷兰有西兰省(Zealand)美国有新奥尔良(NewOrleans),法国有奥尔良(Orleans)。你对两者之间关系的合理解释是
A.地理形势相同 |
B.文化传统相同 |
C.关系世代友好 |
D.殖民活动影响 |
8.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这时期“融合”和“统一”实现的主要方式是
A.西方的殖民掠夺 | B.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 D.工业革命的开展 |
9.
马克思说:”只要英国人把机器应用于一个有铁有煤的国家,就再也无法阻止这个国家去制造机器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国家推动了世界各国的工业发展 | B.煤和铁是一个国家进行工业革命的前提 |
C.殖民活动传播了新的生产方式 | D.工业革命加速了殖民体系的崩溃 |
10.
“就在瓦特和博尔顿对蒸汽发动机进行最后完善的时候,伦敦,一个50岁的学者正在对自己的文稿进行出版前的修订。这份文稿可以看作是一台特殊的发动机,一台思想的发动机,它将为人类财富的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这位学者是
A. 牛顿 B. 狄德罗 C. 亚当•斯密 D. 马克思
A. 牛顿 B. 狄德罗 C. 亚当•斯密 D. 马克思
11.
某班同学在一次历史研究性学习中,对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列强侵略扩张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下列提出的观点中不正确的是
A. 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B. 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带来深重的灾难
C. 其目的是传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D. 促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A. 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B. 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带来深重的灾难
C. 其目的是传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D. 促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12.
《欧洲经济史》描述了18世纪中期以来欧洲某些地区出现的现象,“贵族的炫耀生活,受到财富日益增长的资产阶级的仿效,甚至受到挑战。虽然他们有时被人轻蔑地说成是 ‘暴发户’,但是,他们的购买力形成了他们自己竞相仿效的基础”。这段描述说明()
A.工业革命已经影响到社会生活 | B.启蒙思想的传播消除了人们的等级观念 |
C.政治革命使封建贵族告别了昔日生活 | D.科技进步降低了生产成本,物价相对低廉 |
13.
“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对恩格斯这段关于18世纪后半期西方社会状况的表述,正确的理解是
A.启蒙运动没有产生实际效果 |
B.资本主义制度充满矛盾走向腐朽 |
C.表达了人们对社会现状的强烈不满 |
D.合乎理性的社会不可能存在 |
14.
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理论家蒋方震说,欧洲近代史之曙光,发自两大潮流,其一,希腊思想之复活,……其二,原始基督教复活。其中第一个潮流指的是( )
A.资本主义萌芽 | B.新航路开辟 | C.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 D.文艺复兴 |
15.
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如果只有两种宗教,人民就会互相割断对方的喉咙。”伏尔泰所要表达的观点主要是
A.教随国定 | B.信仰自由 |
C.反对宗教信仰 | D.因信称义 |
16.
“我将法律比作一个庞大球体的中心,所有公民无一例外,在圆周上均与中心保持同等距离,所占位置相等;所有的人都同等地依存于法律,所有的人都将其自由与财产交由法律保护,这就是我所称的公民的普通权利,在这点上他们彼此全部相同……法律保护所有公民的共同权利,也就保护了一切他能做事的权利,除非公民想要做的事已开始危害公共利益,否则这种保护绝不会停止。”上述言论所体现的思想不包括
A.天赋人权 | B.自由平等 | C.法治 | D.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
17.
假如你生活在230年前,到欧美旅游最可能经历的是
A.在伦敦乘坐以蒸汽为动力的火车 |
B.参观英国的纺织工厂,学习英国先进的纺织技术 |
C.乘坐汽船去美国,享受浪漫的海上航行 |
D.参观美国的汽车生产线 |
18.
日本有学者指出在明治维新前“武士中不论大小,一般都是穷困的,武士们在衣者讲究、酒食丰厚、居住华丽之后,手中的财产就愈来愈少,尤其是身心因此衰弱,忠诚也日益减退……有些武士染上了商人习气,不知道廉耻为何物”。该作者的目的是
A.客观地讲述历史 | B.揭露武士的腐朽 |
C.揭示幕府统治的危机 | D.维护幕府统治 |
19.
印度的土兵和日本的中下级武士都曾是统治集团的支柱,后来分别成为反英和倒幕的力量,其相同的原因是( )
A.宗教信仰遭到无理践踏 | B.经济状况恶化,生活困窘 |
C.要求改变政治上无权的处境 | D.不堪忍受上级奴役而斗争 |
20.
19世纪俄国著名的自由主义者卡维林说,借着改良道路自上而下地废除农奴制,似乎就可以在500年内使俄国“一帆风顺地繁荣下去”。他们当中的大多数都对沙皇诏书表示热烈欢迎,称赞它“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是贵族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的产物”。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俄国农奴制改革完整全面地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
B.俄国农奴制改革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
C.俄国农奴制改革是由俄国资产阶级领导并实施的 |
D.俄国农奴制改革从根本上牺牲了农奴主的切身利益 |
21.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歌舞伎也在走向兴盛。这些反映了当时的日本
A.用西方文明提升国民的知识水平 |
B.引进西方文化以巩固统治 |
C.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多元共存 |
D.西方文明已占据主导地位 |
22.
在第一届大陆会议上,由于华盛顿的大力推动而通过的决议是
A.把汇集在波士顿的民兵整编为大陆军 |
B.宣布北美13个殖民地组织独立国家 |
C.通过了《独立宣言》 |
D.宣告断绝同英国之间的经济联系 |
23.
1858年11月1日《英维多利亚女王的文告》:“朕对于当地王公的权利、尊严和荣誉,如同对于自己的王公一样,加以尊重。朕切望他们同朕自己臣民一样,将享受到那些只能由内部和平和良好政府才能获得的繁荣和进步的社会生活。”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英王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印度王公的利益 | B.英国的意图在于瓦解印度民族起义队伍 |
C.英国政府对印度王公采取笼络、怀柔政策 | D.在此政策下,印度封建王公退出了起义阵营 |
24.
1794年法国热月政变后,在一次会议上有人说:“应该由优秀人物来统治。优秀人物是最有教养和最关心维护法律的人┅┅他们拥有财产、热爱其财产所在的国家和保护其财产的法律,以及维护其财产的安定环境;他们明智而有判断力,可以讨论决定国家命运的法律的利弊。┅┅” 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此主张符合了当时法国历史发展的需要,法国局势得到了根本好转 |
B.主张实行法治、稳定局势、立法明智 |
C.革命高潮已过去,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结束恐怖统治恢复正常秩序 |
D.排斥人民群众,破坏了平等原则 |
3.选择题- (共16题)
26.中学生刘刚是班中的“双差生”,他经常违犯学校纪律,结交了一些不良的社会青年。在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帮助下,他转变了学习态度,学习一天比一天认真,上课积极主动,学习成绩也不断提高,并且拒绝了原来“朋友”的邀请。对刘刚的变化理解不正确的是( )
31.经济学家舒尔茨指出,在解释农业产量的增长差别时,土地的差别是最不重要的,物质资本的质量差别是相当重要的,农民的能力差别是最重要的。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业生产,舒尔茨的观点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千方百计提高农民的文化与科学素质 ②不再需要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③要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④要大力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
①要千方百计提高农民的文化与科学素质 ②不再需要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③要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④要大力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3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