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金融业有显著发展,尤其是典当业日趋发达,当铺遍布全国城市集镇以及农村。有的当铺资本额高达数万两或十几万两。经营典当业的主要是商人,此外还有地主、官僚,甚至政府也投资设当铺,称为“官当”。当铺的业务除放款外,还接受存款,兼营兑换等。明清时期还出现钱庄、银号、票号等新的金融机构。除了民间自办的各种机构外,清政府也设立了官方的金融机构“官银钱号”,从事各项金融业务。清代金融机构还在一些城市设立了同业行会,订立共同规则,协调金融业内部及其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金融业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17—18世纪金融革命与明清金融革命的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
材料一 明清时期,金融业有显著发展,尤其是典当业日趋发达,当铺遍布全国城市集镇以及农村。有的当铺资本额高达数万两或十几万两。经营典当业的主要是商人,此外还有地主、官僚,甚至政府也投资设当铺,称为“官当”。当铺的业务除放款外,还接受存款,兼营兑换等。明清时期还出现钱庄、银号、票号等新的金融机构。除了民间自办的各种机构外,清政府也设立了官方的金融机构“官银钱号”,从事各项金融业务。清代金融机构还在一些城市设立了同业行会,订立共同规则,协调金融业内部及其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
——摘编自孔祥毅《明清中国金融革命及其货币商人》
材料二 17世纪晚期以来英国海外争霸战争频繁,军费开支庞大。政府通过发行国债来向社会募集资金,其中相当一部分来自东印度公司等大股份公司的借款,政府往往给这些公司一些垄断的特许经营权。光荣革命后英国股份公司不断涌现,1720年英国股份公司已经多达190家,证券交易异常活跃,伦敦也成为新的国际金融中心。同时一些商人酝酿成立一家与荷兰机构类似的银行,把政府直接借贷的功能银行化。1694年议会通过了《英格兰银行法》,英国第一家股份制银行成立,成为政府筹集资金的重要来源。到1793年英国全国银行总数达到353家。18世纪中期,英国的近代金融体系初步建立起来。——摘编自曹瑞臣《论“金融革命”与18世纪英国社会转型》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金融业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17—18世纪金融革命与明清金融革命的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
2.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营经济或称国营经济,古已有之。而1862年太平天国革命结束后,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又陆续办起了中国第一批大机器生产的近代公营企业。到上个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开始推行苏式计划经济体制……以有效利用资源,做好战争准备,同时注意改善人民生活。……这与苏俄以及斯大林时期的通行做法是一样的。这些合资公营企业多采用股东董事会制度,以调和各方势力和利益;不以赢利为目的,并以忠诚和精神鼓励为主导;企业具体管理方法有租客制、包工制、班组承包制、雇佣制、按时计工制等。其中租客制工人对租客的人身依附关系较强,包工制、班组承包制工人对包工头的依附较弱,而雇佣制、按时计工制的现代企业制度性质比较明显,工人人身自由。
——摘编自骆晓会《国民政府移植苏联经济模式的试验》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古代和洋务派实行公营经济的目的。并分析国民政府推行苏式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及其利弊。
材料二 威尔斯:这次美国之行,给了我极强烈的印象。旧的金融界在崩溃,全国的经济生活以新的方式在改造。列宁当年曾经说过,要“学习做生意”,要向资本家学习。现在资本家应当向你们学习,以便领会社会主义精神。我以为,在美国,问题是在于进行深刻的改造,是在于建立计划经济,即社会主义经济。你和罗斯福是从两个不同的起点出发的。
斯大林:美国的目的和我们苏联的目的不同。美国人希望不改变经济基础,而在私人资本主义活动的基础上摆脱危机。可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也不能消灭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无政府状态的根源。……如果不摆脱资本家,如果不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原则,那么你就不能建立计划经济
——《斯大林和英国作家威尔斯的谈话》(1934年7月23日)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时期的经济体制与国民政府、美国政府的做法有什么本质区别?
材料一 公营经济或称国营经济,古已有之。而1862年太平天国革命结束后,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又陆续办起了中国第一批大机器生产的近代公营企业。到上个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开始推行苏式计划经济体制……以有效利用资源,做好战争准备,同时注意改善人民生活。……这与苏俄以及斯大林时期的通行做法是一样的。这些合资公营企业多采用股东董事会制度,以调和各方势力和利益;不以赢利为目的,并以忠诚和精神鼓励为主导;企业具体管理方法有租客制、包工制、班组承包制、雇佣制、按时计工制等。其中租客制工人对租客的人身依附关系较强,包工制、班组承包制工人对包工头的依附较弱,而雇佣制、按时计工制的现代企业制度性质比较明显,工人人身自由。
——摘编自骆晓会《国民政府移植苏联经济模式的试验》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古代和洋务派实行公营经济的目的。并分析国民政府推行苏式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及其利弊。
材料二 威尔斯:这次美国之行,给了我极强烈的印象。旧的金融界在崩溃,全国的经济生活以新的方式在改造。列宁当年曾经说过,要“学习做生意”,要向资本家学习。现在资本家应当向你们学习,以便领会社会主义精神。我以为,在美国,问题是在于进行深刻的改造,是在于建立计划经济,即社会主义经济。你和罗斯福是从两个不同的起点出发的。
斯大林:美国的目的和我们苏联的目的不同。美国人希望不改变经济基础,而在私人资本主义活动的基础上摆脱危机。可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也不能消灭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无政府状态的根源。……如果不摆脱资本家,如果不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原则,那么你就不能建立计划经济
——《斯大林和英国作家威尔斯的谈话》(1934年7月23日)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时期的经济体制与国民政府、美国政府的做法有什么本质区别?
3.
思想的发展影响了人类历史进程,东西方文明具有各自鲜明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历史解释能力是学习历史要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
材料二 有学者认为东方近代启蒙运动受西方影响,具有外发性的特点,缺乏思想文化基础;西方近代启蒙运动具有原发性和内生性特点,有近400年的思想文化基础。东方的启蒙运动往往被救亡主题取代,西方的启蒙运动则将“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作不合理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编自陈乐民、周弘《欧洲文明的进程》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哪一概念解释得较为准确而全面?四个概念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2)提炼材料二中的任一观点并指出其所产生的影响。
材料一 历史解释能力是学习历史要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
概念 | 解释 |
智者运动 | 大约公元5世纪希腊开始了智者运动。智者运动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普罗塔戈拉是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 |
文艺复兴 | 文艺复兴(Renaissance)是盛行于14世纪到17世纪的一场思想政治运动。 |
宗教改革 | 开始于欧洲16世纪基督教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运动。 |
启蒙运动 | 启蒙运动是发生于17-18世纪欧洲的一场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它开始于英国,在法国形成高潮。其主要代表有洛克、伏尔泰、康德等。理性主义是其核心。它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材料二 有学者认为东方近代启蒙运动受西方影响,具有外发性的特点,缺乏思想文化基础;西方近代启蒙运动具有原发性和内生性特点,有近400年的思想文化基础。东方的启蒙运动往往被救亡主题取代,西方的启蒙运动则将“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作不合理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编自陈乐民、周弘《欧洲文明的进程》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哪一概念解释得较为准确而全面?四个概念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2)提炼材料二中的任一观点并指出其所产生的影响。
2.单选题- (共16题)
4.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记载:“战国亩产量79.41斤,西汉初年93.68斤,汉武帝时期117.11斤,1938年115斤,1949年130斤。”材料实质上反映了
A.传统农业的再生产形式有落后性 | B.我国粮食产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
C.我国重视农业的政策具有持续性 | D.传统的科学技术不能提高生产率 |
5.
商代甲骨文中出现蚕、帛、丝、桑等字(如下图),并由此派生出从“桑”、从“糸”等与蚕丝有关的文字100多个。从中可以得出的认识是商代


A.种桑养蚕现象开始出现 |
B.丝织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
C.丝、帛等成为主要衣料 |
D.丝织业成为重要的手工业部门 |
6.
宋朝时,范仲淹为商人鸣不平,欧阳修力主“使商贾有利而通行”,苏轼反对“与商贾争利”,主张“农末皆利”。浙东地区功利主义学派反对道学家空谈性命,志存经济,主张经世致用。据此可知,上述思想
A.反映了封建士大夫的普遍诉求 |
B.推动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
C.开始冲破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 |
D.具有反传统倾向与务实重用特征 |
7.
《新全球史》一书指出:英国在工业化上的垄断地位并没有持续太久。企业家们认识到……欧洲和北美的商人尽其所能学习英国的工业技术,……他们还从岛上走私先进的机器。1825年英国取消机器出口的禁令,工业化逐渐传播到了法国、德国、比利时和美国。由此看来,导致第一次工业革命传播空间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①英国取消机器出口的禁令
②欧美国家积极主动向英国学习技术
③欧美国家商人从英国走私先进的机器
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①英国取消机器出口的禁令
②欧美国家积极主动向英国学习技术
③欧美国家商人从英国走私先进的机器
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9.
“作为压舱物的瓷器,却以其晶莹的质地、美丽的色彩引起上流社会关注,人们争相追逐,贵族则以其夸耀财富,而烧有个人化纹章的瓷器更是显赫社会地位的象征,一时间,里斯本(葡萄牙首都)成为传播中国瓷器文化的中心。”这说明
A.新航路开辟影响了西欧的社会生活 |
B.传统商路变更激化欧洲国家间矛盾 |
C.“地理大发现”引发西欧商业革命 |
D.殖民扩张推动中西之间的贸易 |
10.
(题文)阿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说:“为了鼓励人们投资,采取了责任有限公司的方式……打开了投资的闸门。……1901年,世界出现了第一个拥有十亿美元的公司——美国钢铁公司"导致公司制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大航海时代的海外殖民活动 |
B.美国零部件生产标准化推广 |
C.电气时代大规模投资的需要 |
D.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 |
11.
读“1840-1913年中国棉布市场结构变化(单位:百分比)”表。表格数据可以用来佐证
时间 | 机制棉布 | 进口机制布 | 国产机制布 | 手工棉布 |
1840 | 0.46 | 0.46 | — | 99.54 |
1860 | 3.18 | 3.18 | — | 96.82 |
1894 | 14.15 | 13.36 | 0.79 | 85.5 |
1913 | 34.83 | 32.57 | 2.26 | 65.17 |
A.鸦片战争前传统棉织业已使用近代机器生产 |
B.传统棉织业日趋衰败但仍有顽强的生命力 |
C.中国近代棉织业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 |
D.近代棉织业部门中外国资本远超民族资本 |
12.
1935年某地银行成立,其行歌中写道:“开发资源,促进生产,建国建省,舍此末由。调节荣枯,平衡盈绌,备用财富,欲其畅流。鼓起服务精神,抛却利润观念,惟桑梓繁荣是问,惟大众福利是谋……”由此可见当时当地
A.通货膨胀严重 |
B.银行以营利为目的 |
C.开始有近代金融机构 |
D.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
14.
1982年,可口可乐公司在北京各大商场展开产品促销,这是中国当代市场上第一次卖场促销活动。对此,北京各大报做出激烈反弹,如《北京日报》发文认为引进可口可乐浪费国家大量外汇资源。外经贸部也做出停止可口可乐内销的决定。这表明
A.市场经济未被普遍认可 |
B.百姓缺乏正确的消费观 |
C.政府机关权力意识浓厚 |
D.阶级斗争思维仍然存在 |
15.
2015年12月1日凌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批准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人民币成为继美元、日元、欧元及英镑之后第五个加入全球货币篮子的货币。人民币在SDR货币篮子中的权重为10.92%,仅次于美元和欧元,意味着人民币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货币。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人民币已经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最重要的货币 |
B.美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地位受到了严重动摇 |
C.有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和全球货币协调机制完善 |
D.有利于中国利用特别提款权为国内建设申请长期贷款 |
16.
下面分别是传统社会治理结构图和黄宗羲设想的社会结构图。由此可知,黄宗羲认为

传统社会治理结构 宗羲设想的社会治理结构

传统社会治理结构 宗羲设想的社会治理结构
A.应从根本上否定君主制度 |
B.应建立平等和谐的君臣关系 |
C.君主专制存在严重的弊端 |
D.统治者应重视对百姓的教化 |
17.
文艺复兴思想家主张人们追求财富和现世的幸福,启蒙思想家考虑“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你认为后者思考的问题与前者相比,更加突出强调了
A.构建民权政府 |
B.批判神权统治 |
C.鼓吹人性解放 |
D.主张自由平等 |
18.
宗教改革后的新教把获利视为上帝对于选民的期望。新教伦理不仅鼓励人们通过勤奋劳动获得财富,而且把劳动看作是远离罪恶和堕落的手段之一。新教还宣扬禁欲主义,主张节俭。这些新教思想
A.打破了教会的精神垄断 |
B.继承了天主教因行称义学说 |
C.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 |
D.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