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福建永春美岭中学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4378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5/9/15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日本明治维新时……依据英国模式建设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等;参照法国模式变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于美国。1898年颁布的《日本帝国宪法》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确立了同欧美各国民主政体大相径庭的天皇制度,走上了近代化之路。(出处:21教育名师)
材料二:日本新领导人(注: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拿过去若干个五十年和这个五十年来比,这五十年诚然是进化了;拿我们这五十年和别人家的五十年来比,我们可是惭愧无比,试看这五十年的日本如何?这五十年的德国如何?俄国如何?美国如何?他们政治上虽然成败不同……真都算得上一日千里!就是英法等老国,又哪一个不是往前飞跑?”
——1923年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括》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2分)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新领导人”感兴趣的那些“增强民族力量”的西方文明是什么?指出“非凡的改革方案”的局限性,并举例说明日本民族是怎样“为自己去掠夺”的?(8分)
(2)材料三中梁启超发出“惭愧无比”的感叹,与同一日期的日本比较,请分析造成中日差距的主要原因。(6分)针对上述改革的成败,你认为改革的成功需要哪些因素?(4分)
2.
根据漫画“王安石变法”和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表格内容(6分)
类别
措施
理财
 
整军
 
取士
 
措施
理由
 
 
 
 
 
 
 
 
(2)王安石变法的许多措施既有成功之处,又埋伏着失败的祸患。请选择两项符合上述结论的措施,并说明理由。(4分)2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4分)变法虽败,但我们应赞扬王安石的什么精神?(2分)并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提出合理化建议,助其变法成功。(4分)

2.单选题(共25题)

3.
中国新时期的改革从农村率先突破,推行了一些列重大改革,按先后顺序排列是①产业结构调整②税费改革③家庭联产承包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③④①②D.②③④①
4.
下列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中与民族融合无关的是
A.“诏断北语,一从正音”
B.制定官员的俸禄制
C.颁布均田令
D.迁都洛阳
5.
戊戌变法的最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
A.彻底的批判了封建思想
B.发展社会经济
C.推动政治改革
D.促进思想启蒙
6.
“几只蒸汽船,惊破太平梦”日本对此作出的反应中表述有误的是
A.对外开放,学习西方
B.改革幕政,富国强兵
C.推翻天皇,建立民主政治
D.激发斗志,维护民族独立
7.
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是俄国向现代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主要是因为()
A.颁布“解放”法令B.司法改革
C.地方自治改革D.土地改革
8.
下列变法改革中涉及学校教育、人才选拔方面的是
A.吴起变法B.孝文帝改革
C.王安石变法D.商鞅变法
9.
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是(  )
A.民族危机的加深B.倒幕运动的成功
C.西方思想的传入D.天皇专制的建立
10.
商鞅变法中,最重要的变法法令是(  )
A.实行连坐法B.重农抑商
C.实行县制D.确立土地私有
11.
世人对战国时期秦国人有着“薄恩礼,好生分”的印象,造成这一印象的主要原因是商鞅变法采取了
A.奖励军功B.奖励耕织C.焚烧诗书D.什伍连坐和告奸制度
12.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制度的变革时期,春秋和战国时期改革的不同之处是(  )
A.是否涉及军事方面
B.是否涉及经济方面
C.是否涉及政治方面
D.是否由新兴地主阶级领导
13.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使埃及发生了数百年未有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
①社会秩序改善
②民族工业发展
③人民反抗减少
④遏制西方入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
1861年改革推动了俄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
A.近代司法制度的完善
B.地方自治制度的建立
C.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D.立宪君主制度的建立
15.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明治维新都是为实现近代化而进行的改革,措施大同小异,其中“小异”应是(  )
A.制定宪法B.创办近代工厂
C.改革传统教育D.加强中央集权
16.
对王安石变法中“理财”措施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理财”以农事为先
B.理财措施中增收节支同时并举,以增收为主
C.“理财”中尽量不损害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D.“理财”为变法之先,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17.
商鞅死后,“秦夫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这反映了商鞅变法(   )
A.提倡仁义B.非常彻底
C.法令严酷D.深入人心
18.
俄国在克里木战争和日俄战争中失败的共同原因是(  )
A.社会制度腐败落后
B.在战争过程中孤立无援
C.统治腐败,国内阶级矛盾尖锐
D.国内爆发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19.
下列对孝文帝改革中三长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打击了贪官污吏
B.使地方政权真正掌握在国家手中
C.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得到了土地
D.三长直属于中央
20.
下列宗教改革的内容,属于马丁•路德和加尔文所共有的是()
①信仰得救    ②因信称义    ③简化仪式    ④制定严格的道德标准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D.②④
21.
被称为“东方的伏尔泰”的日本启蒙思想家是()
A.福泽谕吉B.吉田松荫C.伊藤博文D.高杉晋作
22.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在经济方面的最重要的措施是(  )
A.发展机器工业,创办近代工厂B.开办技校,培养技师
C.建立兵工厂D.发展商业
23.
穆罕默德•阿里政权取得的最重要和最令人惊异的成果是(  )
A.中央集权B.整顿社会秩序
C.创办近代工厂D.建立海军
24.
马丁·路德和加尔文都主张“因信称义”。下列对“因信称义”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灵魂得救取决于表面礼仪
B.灵魂得救取决于心中的信仰
C.否定了教皇和僧侣的特权
D.以自律代替了他律
25.
阿里改革推动了埃及的近代化,主要表现在(  )
①机器工业 ②军事工业   ③政治体制    ④军队装备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6.
明治维新中,“文明开化”政策的最主要内容是(  )
A.提倡西方文化,发展近代教育
B.打破传统的身份等级制度
C.发展新闻出版事业
D.改变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习惯
27.
1895年,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其标志是(    )
A.强学会的成立B.《中外纪闻》创办
C.“公车上书” D.保国会成立

3.选择题(共2题)

28.

如果让你来编排“议会对王权的胜利”这一课内容,则放在哪个单元主题下学习最合适(  )

29.

如果让你来编排“议会对王权的胜利”这一课内容,则放在哪个单元主题下学习最合适(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5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