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2.
孟德斯鸠眼里的中国
我们的传教士们告诉我们,那个幅员广漠的中华帝国的政体是可称赞的,它的政体的原则是畏惧、荣誉和品德兼而有之。……但是我不晓得,一个国家只有使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还能有什么荣誉可说呢?……加之,我们的商人从没有告诉我们教士们所谈的这种品德:我们可以参考一下商人们所说的关于那里的官吏们的掠夺行为。
中国的皇帝所感悟到的和我们的君主不同。我们的君主感到,如果他统治得不好的话,则来世的幸福少,今生的权力和财富也要少。但是中国的皇帝知道,如果他统治得不好的话,就要丧失他的帝国和生命。
这就是人们时常谈论的中国的那些典章制度之所由来。人们曾经想使法律和专制主义并行,但是任何东西和专制主义联系起来,便失掉了自己的力量。
在那个地方的一切历史里,是连一段表现自由精神的记录都不可能找到的。那里,除了极端的奴役而外,我们将永远看不见任何其他东西。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
(2)根据材料,概述孟德斯鸠笔下的中国形象。
(3)你如何看待孟德斯鸠对中国政治的解读?
我们的传教士们告诉我们,那个幅员广漠的中华帝国的政体是可称赞的,它的政体的原则是畏惧、荣誉和品德兼而有之。……但是我不晓得,一个国家只有使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还能有什么荣誉可说呢?……加之,我们的商人从没有告诉我们教士们所谈的这种品德:我们可以参考一下商人们所说的关于那里的官吏们的掠夺行为。
中国的皇帝所感悟到的和我们的君主不同。我们的君主感到,如果他统治得不好的话,则来世的幸福少,今生的权力和财富也要少。但是中国的皇帝知道,如果他统治得不好的话,就要丧失他的帝国和生命。
这就是人们时常谈论的中国的那些典章制度之所由来。人们曾经想使法律和专制主义并行,但是任何东西和专制主义联系起来,便失掉了自己的力量。
在那个地方的一切历史里,是连一段表现自由精神的记录都不可能找到的。那里,除了极端的奴役而外,我们将永远看不见任何其他东西。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
——孟德斯鸠(1689年-1755)《论法的精神》
(1)孟德斯鸠对中国的描绘主要以什么时代为依据?说明判断的理由。(2)根据材料,概述孟德斯鸠笔下的中国形象。
(3)你如何看待孟德斯鸠对中国政治的解读?
2.简答题- (共1题)
3.
英国的庆典
1897年是维多利亚女王执政60周年。盛大庆典时的伦敦成了鲜花和欢乐的海洋。威仪万端的女王,乘着眩人耳目的彩车,眼前是狂欢如潮的人群,左右簇拥着当朝显贵,身后紧随着各国来宾,俨然一个征服世界的“胜利者”。
概述从新航路开辟到19世纪末英国国际地位的演变。
1897年是维多利亚女王执政60周年。盛大庆典时的伦敦成了鲜花和欢乐的海洋。威仪万端的女王,乘着眩人耳目的彩车,眼前是狂欢如潮的人群,左右簇拥着当朝显贵,身后紧随着各国来宾,俨然一个征服世界的“胜利者”。
概述从新航路开辟到19世纪末英国国际地位的演变。
3.单选题- (共14题)
4.
1952年我国发行纪念十月革命的邮票,其中—枚图案为列宁在第二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上讲话。此套邮票成为我国第一套错体票,该邮票图案及说明中的史实错误是


A.标题表述有误 |
B.周年计算出错 |
C.人物不符事实 |
D.价格标示有错 |
5.
“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中国也不再是苏联的卫星国或地位较低的伙伴”。这个崭新格局指的是
A.欧洲中心 |
B.两级格局 |
C.多极格局 |
D.美国独霸 |
6.
哈佛大学的专家史迪文大胆猜测,我们或许正生活在“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但过去的20年,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感受着来自于世界各地的“突发新闻”、“9·11”“巴以冲突”等等,使我们总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恐怖时代。对此段材料最全面的理解是()
A.“最和平”是指“冷战”结束,世界局势趋于缓和 |
B.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是和平的主要因素 |
C.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使各种信息传播更快捷 |
D.全球趋势总体缓和,但仍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 |
7.
根据罗斯福总统的建议,国会授权政府设立工程振兴局,并拨款用于重新造林,修建住宅和兴办教育等。这表明罗斯福希望
A.设立新的机构以控制市场 |
B.借助多渠道提供就业机会 |
C.通过制定法规来复兴经济 |
D.采取金融手段以解决危机 |
8.
“康熙初年,闽、浙、粤三省沿海郡县,迁民内居,筑界墙、严海禁,洋舶自此不得入”。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A.闽浙粤地区受到骚扰,应当是日本倭寇引起的纠纷 |
B.海禁政策是禁止中国人出海,与清初三藩之乱有关 |
C.外国船只不得入,应是针对来自欧洲各国的贸易商 |
D.当时郑成功攻打各省沿海,这个政策应该针对台湾 |
9.
1819年在一位去世伟人的讣告中,对他的科技贡献有着这样的赞颂:“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位伟人的最大贡献是
A.发明水力织布机 |
B.改良了蒸汽机 |
C.研制成了发电机 |
D.发明了内燃机 |
11.
有人说,日本“1866年,它还是一个中世纪的民族……1899年,它已经是一个完全西方化了的民族”。促使日本完成这一重大历史跨越的转折是
A.门户开放,受西方国家的影响 |
B.推翻幕府统治,扫除封建障碍 |
C.明治维新,走资本主义的道路 |
D.发动战争,开拓海外殖民市场 |
12.
“甲主义”提倡各种经济因素公平而自由的交换,是以个人的私利观作主宰。“乙主义”则从专制体制出发,以政治力量强迫将民间经济组成集团,干预所有权与雇佣的关系。“甲主义”、”乙主义”分别是指
A.封建主义、资本主义 |
B.资本主义、法西斯主义 |
C.法西斯主义、共产主义 |
D.共产主义、新保守主义 |
13.
下表是德国人口与土地面积比较,对德国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最确切的理解是
| 1914年 | 1921年 |
国土面积 | 540787平方公里 | 467302平方公里 |
人口 | 67,892,000人 | 59,600,000人 |
A.因第一次大战伤亡过大,人口急剧减少 |
B.因为经济不景气及饥荒,人口大量外移 |
C.因为大规模的瘟疫,造成人口大量死亡 |
D.因为领土割让,土地与人口因之而减少 |
15.
下面是关于秦筑长城的诗句,你认为哪个观点比较全面客观
A.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
B.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得尧阶三丈高 |
C.秦皇筑长城,乃为万世利。连山绝谷势蜿蜒,雄图自足制中外 |
D.当其兴大役,天下皆痍疮。以之召祸乱,不旋踵灭亡。岂知易代后,功及万世长 |
16.
“对内改革财政,制订法典,加强法制,强化国家机构,……对外与欧洲反法同盟开战,击败了几乎所有的欧洲大国,解除了对法国的外来威胁”。这段文字描述的是
A.罗伯斯比尔 |
B.戴高乐 |
C.拿破仑 |
D.孟德斯鸠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