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4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孙思邈有感于医方本草卷怢浩繁,忽遇急症求检国难的情况,删载繁重。在《千金要方·道林养性》中,孙思邈指出:医生应恪守医德、坚定专业思想,不要以贫富易志改性。北宋期间,947年,宋太祖亲为《开宝重定本草》作序,宋仁宗嘉祐六年编写《嘉祐补注神农本草》、《本草图经》。中央设立了翰林医官院,掌疗官吏军民疾病,后成为培养医学生的场所;同时地方上增设药局,以帮助百姓治疗疾病。专门设立了“收卖药材所”,并设立药官鉴验药材的优劣真假,严禁将不良的药物制成熟药。实行药物销售的国家专营政策。百姓不能及时买到药物,耽误病情,则杖责一百。南宋宋孝宗隆兴二年,两淮瘟疫流行,朝廷急令和药剂局制赈灾药四万帖,派使臣遍诣两淮州县乡村散给。京城官药局的五个门市年上交四十万缗,占国家财政收入的0.67%。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欧洲医学迅速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外医学发展对今天的启示。
材料一 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孙思邈有感于医方本草卷怢浩繁,忽遇急症求检国难的情况,删载繁重。在《千金要方·道林养性》中,孙思邈指出:医生应恪守医德、坚定专业思想,不要以贫富易志改性。北宋期间,947年,宋太祖亲为《开宝重定本草》作序,宋仁宗嘉祐六年编写《嘉祐补注神农本草》、《本草图经》。中央设立了翰林医官院,掌疗官吏军民疾病,后成为培养医学生的场所;同时地方上增设药局,以帮助百姓治疗疾病。专门设立了“收卖药材所”,并设立药官鉴验药材的优劣真假,严禁将不良的药物制成熟药。实行药物销售的国家专营政策。百姓不能及时买到药物,耽误病情,则杖责一百。南宋宋孝宗隆兴二年,两淮瘟疫流行,朝廷急令和药剂局制赈灾药四万帖,派使臣遍诣两淮州县乡村散给。京城官药局的五个门市年上交四十万缗,占国家财政收入的0.67%。
——整理自白寿鼻《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17世纪晚期,欧洲医学活动的中心移到荷兰的菜顿。西尔维斯在那里牢固确立了临床传统。伯尔哈韦在这里发展了临床方法,他对病人进行富有同情心的治疗,真诚渴求从自己观察来理解疾病,他激发了一批出类拔萃的学生,影响了18世纪医学的发展。18世纪末,马修·贝利撰著了一部专门图解人体病理变化的著作——《病理解制学图谱》。贝利写道:“人体各个部分的自然结构都已得到了十分细致的研究,因此,解制学可以说已达到了高度完善。但是,我们关于疾病引起的结构变化的知识却仍然很不完善。”19世纪早期,病理学和病理解剖学的研究在英国扎下根来。在这欧洲处于动乱的时期中,英国引导着理智进步。——摘编自亚·沃尔夫《十八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医学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欧洲医学迅速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外医学发展对今天的启示。
2.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清初人口流亡、土地荒芜的现象十分严重。“国家正项钱粮,犹虑其竭髓难供,……岂能复有余资置买田业,而可令办输藩产之价?”山西等地地方官员“奉委查汾府宗产,至则严刑酷拷,士民体无完肤。宗室不论存亡,房地不论典买,凡沾与宗姓干涉者,概断令入官,此令共买者能没其价,正粮之外,复勒出租;佃种者既偿其租,更勒输粮”。虽然自顺治元年起,清政府就开始对明代藩产进行大规模的清查并强令承买承佃,但这些田正式改为“更名田”,则是始于康熙八年,康熙八年,鉴于更名田内原“废藩自置之地”,“输粮之外,又纳租银,重征为累”。所以“与民田一例输粮,免其纳租”。从而减少了税种。同时,清初的大部分更名田的土地所有权也是属于封建国家所有,至少可以说承佃更名田和承佃藩田在租额的负担方面差别是不大的。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初年土地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清朝实行的“更名田”政策。
材料 清初人口流亡、土地荒芜的现象十分严重。“国家正项钱粮,犹虑其竭髓难供,……岂能复有余资置买田业,而可令办输藩产之价?”山西等地地方官员“奉委查汾府宗产,至则严刑酷拷,士民体无完肤。宗室不论存亡,房地不论典买,凡沾与宗姓干涉者,概断令入官,此令共买者能没其价,正粮之外,复勒出租;佃种者既偿其租,更勒输粮”。虽然自顺治元年起,清政府就开始对明代藩产进行大规模的清查并强令承买承佃,但这些田正式改为“更名田”,则是始于康熙八年,康熙八年,鉴于更名田内原“废藩自置之地”,“输粮之外,又纳租银,重征为累”。所以“与民田一例输粮,免其纳租”。从而减少了税种。同时,清初的大部分更名田的土地所有权也是属于封建国家所有,至少可以说承佃更名田和承佃藩田在租额的负担方面差别是不大的。
——摘编自陈支平《清初更名回立法考实》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初年土地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清朝实行的“更名田”政策。
3.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苏联成立了由莫洛托夫等组成的委员会,研究各国对待事变的态度。然而,该委员会却只能过世界各大报刊上与此事变有关的报道来了解事态发展。两天后,莫洛托夫向斯大林呈交一份事态简报,认为西方列强都未采取积极态度,日本则可能为出兵北满寻找借口。9月23日,斯大林在接到简报仅一天后,就立刻得出了自己的判断:他并不认为日本当局计划通过式力手段彻底占领整个中国东北地区。他甚至怀疑日本的行动很可能是“根据与所有或某些大国的约定,在扩大或加强在华势力范围基础上进行的”。基于此,斯大林进一步指出苏联“不能进行军事干涉,外交干涉现在也不合适”。
随着伪满洲国的正式成立,莫斯科才逐步意识到放任日本在东北行动的严重后果。在彻底控制东北后,日军立刻开始进一步大举增兵,时至1932年,日苏军力在远东地区的平衡逐渐被打破。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对日政策造成的后果。
材料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苏联成立了由莫洛托夫等组成的委员会,研究各国对待事变的态度。然而,该委员会却只能过世界各大报刊上与此事变有关的报道来了解事态发展。两天后,莫洛托夫向斯大林呈交一份事态简报,认为西方列强都未采取积极态度,日本则可能为出兵北满寻找借口。9月23日,斯大林在接到简报仅一天后,就立刻得出了自己的判断:他并不认为日本当局计划通过式力手段彻底占领整个中国东北地区。他甚至怀疑日本的行动很可能是“根据与所有或某些大国的约定,在扩大或加强在华势力范围基础上进行的”。基于此,斯大林进一步指出苏联“不能进行军事干涉,外交干涉现在也不合适”。
随着伪满洲国的正式成立,莫斯科才逐步意识到放任日本在东北行动的严重后果。在彻底控制东北后,日军立刻开始进一步大举增兵,时至1932年,日苏军力在远东地区的平衡逐渐被打破。
——摘编自沙青青《九一八事变前后苏联对日政策再解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苏联推行“不干预政策”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对日政策造成的后果。
4.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赫德对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极力“赞助”,并且善于在官场周旋,因而获得了清政府的赏识,1863年,他被任命为海关总税务司。当时,中外贸易不断发展,海关收入逐渐增加。1876年,清政府同英国订立《烟台条约》时,李鸿章为全权大臣,却以赫德为帮办。在中法战争中,赫德竟成为订立《中法新约》的重要角色。在美国公使的鼓励和支持下,赫德“在政界从事隐蔽的活动”。凡是公使不能出面成不便出面干预的事情,往往由他出面活动。当时,陈炽就指出其罪行“海关厘税岁入三千万,仰其鼻息以为盈虚。引党类数百人,糜工资百万,渐而阴持朝议,显馆邦交……英君主授以男爵,功在彼国,其事可知。”后来,任命赫德为总海防司之职的主张虽未成为事实,但他的权势继续有增无减。控制中国海关48年之久。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赫德活动的认识。
材料 赫德对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极力“赞助”,并且善于在官场周旋,因而获得了清政府的赏识,1863年,他被任命为海关总税务司。当时,中外贸易不断发展,海关收入逐渐增加。1876年,清政府同英国订立《烟台条约》时,李鸿章为全权大臣,却以赫德为帮办。在中法战争中,赫德竟成为订立《中法新约》的重要角色。在美国公使的鼓励和支持下,赫德“在政界从事隐蔽的活动”。凡是公使不能出面成不便出面干预的事情,往往由他出面活动。当时,陈炽就指出其罪行“海关厘税岁入三千万,仰其鼻息以为盈虚。引党类数百人,糜工资百万,渐而阴持朝议,显馆邦交……英君主授以男爵,功在彼国,其事可知。”后来,任命赫德为总海防司之职的主张虽未成为事实,但他的权势继续有增无减。控制中国海关48年之久。
——《赫德与晚清政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赫德能长期控制清朝海关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赫德活动的认识。
2.单选题- (共9题)
5.
罗马法从最初一种狭小和简陋的农村共同体的法律,发展成为一种强大的城邦国家的法律,后来又成为一种帝国的法律。而这个帝国统治着几乎为当时的人们所知道的整个文明世界。材料说明罗马法
A.扩大了罗马的统治疆域 |
B.有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
C.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
D.促进了欧洲文明的转型 |
6.
刘作金在《二战中的中国》中指出:“1942年3月至4月,中国以两个军一个师近10万人的兵力,出征缅甸,成功解教了被日军围困的7000—名英军,阻挡了日军向印度的进军。”这说明
A.中国抗战获得国际援助 |
B.中国是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 |
C.日军主力深陷亚洲战场 |
D.中国抗战具有广泛的国际意义 |
7.
在“五四宪法”制定时,政协与人大之间的关系存在争议,引发了有关“两院制”的讨论。***认为把人民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民主集中制就讲不通了。据此可知,此后
A.政协的职能发生重大转变 |
B.政协与人大具有较强互补性 |
C.人大与政协职能相互转化 |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待完善 |
8.
到宋代,商业信用大发展,领域遍及消费、流通以及生产,充当信用中介物的“交引”“券”“契约文书”大量涌现。由此可知
A.商品流通速度加快 |
B.宋代形成了商业信用 |
C.货币作用逐步降低 |
D.宋代货币形式多样化 |
9.
据地方志记载,在福建第一次记载双季稻的35个县的地方志中,明代12个,清代23个;广东61个县有双季稻记载,其中明代1个,清代60个。这一现象
A.拓展了农业生产范围 |
B.有利于缓解耕地不足 |
C.扩大了水稻耕种面积 |
D.得益于重农抑商政策 |
10.
恩格尔曼对英国不同时期贩卖黑奴所获得的利润进行了估算,具体情况见下表。据此可知,奴隶贸易
年份 | 西非(价格;英镑) | 牙买加(价格;英镑) | 每个奴隶平均利润估算(英镑) |
1651~1675 | 2.68 | 23.12 | 14.68 |
1701~1720 | 10.28 | 249.98 | 8.46 |
1761~1780 | 16.08 | 37.73 (31.25) | 12.22 (1.58) |
A.改变了各地人口分布的状况 |
B.增加了美洲地区的劳动力 |
C.为英国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 |
D.缓解了非洲地区人口压力 |
11.
20世纪20年代,著名实业家刘鸿生的“象牌”水泥投放市场,逐渐在上海市场取得巨大的销售优势,但很快受到日本水泥会社等大水泥厂的冲击,并一度有所亏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 |
B.近代的中国社会性质决定 |
C.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薄弱 |
D.近代民主政治发展程度低 |
12.
一位诗人在其文学创作中,回顾了法国大革命,想到了卢梭、伏尔泰等号召人民推翻封建暴政;缅怀了意大利古代光荣的历史,提到了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等意大利著名作家。材料表明这位诗人
A.反对肤浅的抒情 |
B.擅长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 |
C.追求理想的世界 |
D.强调文艺创作应遵从理性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