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4题)
1.
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2年间罗斯福利用各种机会发表他对战后世界和建立战后国际组织的看法。他认为,只有美国等少数大国才能维持战后的世界秩序,主张在法西斯国家被解除武装以后,由美、英、苏、中这四个大国充当世界警察在各自的区域内发挥主导作用。
苏联政府坚决主张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国际安全机构,这一机构同时还应拥有武力保护国际安全的某些必要条件。因此苏联认为新的国际组织的成员应该有所选择而不是普遍的、广泛的,以免形成对于苏联不利的大多数。为了确保自己的利益,避免重蹈覆辙,陷于被动和孤立的地位,苏联坚持大国一致的原则,即在国际安全机构中大国拥有否决权。
1943年10月四国正式在“普遍安全宣言”上签字。宣言宣称:“根据爱好和平国家主权平等的原则,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所有这些国家无论大小,均得加入为会员国,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简析美苏等国签订“普遍安全宣言”的影响。
材料 1942年间罗斯福利用各种机会发表他对战后世界和建立战后国际组织的看法。他认为,只有美国等少数大国才能维持战后的世界秩序,主张在法西斯国家被解除武装以后,由美、英、苏、中这四个大国充当世界警察在各自的区域内发挥主导作用。
苏联政府坚决主张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国际安全机构,这一机构同时还应拥有武力保护国际安全的某些必要条件。因此苏联认为新的国际组织的成员应该有所选择而不是普遍的、广泛的,以免形成对于苏联不利的大多数。为了确保自己的利益,避免重蹈覆辙,陷于被动和孤立的地位,苏联坚持大国一致的原则,即在国际安全机构中大国拥有否决权。
1943年10月四国正式在“普遍安全宣言”上签字。宣言宣称:“根据爱好和平国家主权平等的原则,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所有这些国家无论大小,均得加入为会员国,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摘编自《战后世界历史长编》
(1)根据材料概括美苏主张建立战后国际组织的目的。(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简析美苏等国签订“普遍安全宣言”的影响。
2.
材料 自1871年以来,法国人就已经懂得他们不能单独地同德国对抗。一战中,英美不断地向法国输送新军火工业必需的煤、焦炭、生铁、钢和机床,向法国提供了总数超过36亿美元的贷款,还向法国供应急需的粮食。同样,当福煦(法国元帅,1918年5月任协约国军总司令)在1918年9月组织最后的反攻时,可供他使用的兵力有102个法国师、60个英国师、42个美国师和12个比利时师。只有这些国家的军队联合行动,才能最后把令人生畏的德军赶出法国领土,使这个国家再次获得自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法国“再次获得自由”的原因。
——摘编自(英)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1)根据材料概括英美援助法国的具体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法国“再次获得自由”的原因。
3.
材料 完颜阿骨打即帝位时曾宣布:“今日成功,皆诸君协辅之力,吾虽处大位,未易改旧俗也。”后又下诏“事务大小——依本朝制度”。宁江洲大捷后“初命诸路以三百户为谋克,十谋克为猛安”又“一如郡县置吏之法”,把猛安谋克作为由皇帝任命的管理女真族事务的地方行政长官。太祖在收国二年二月下诏:“折身为奴者或私约立限,以人对赎,过期则为奴者,并听以两人赎一为良。若元约以一人赎者,即以元约。”天辅二年六月,“诏有司禁民凌虐典雇良人,及倍取赎直者”。七年二月,下诏“被虏及鬻身者,并许自赎为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述完颜阿骨打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的贡献。
材料 完颜阿骨打即帝位时曾宣布:“今日成功,皆诸君协辅之力,吾虽处大位,未易改旧俗也。”后又下诏“事务大小——依本朝制度”。宁江洲大捷后“初命诸路以三百户为谋克,十谋克为猛安”又“一如郡县置吏之法”,把猛安谋克作为由皇帝任命的管理女真族事务的地方行政长官。太祖在收国二年二月下诏:“折身为奴者或私约立限,以人对赎,过期则为奴者,并听以两人赎一为良。若元约以一人赎者,即以元约。”天辅二年六月,“诏有司禁民凌虐典雇良人,及倍取赎直者”。七年二月,下诏“被虏及鬻身者,并许自赎为良”。
——摘编自戴逸主编《中国大通史》
(1)根据材料归纳完颜阿骨打施政内容并指出其施政意图。(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述完颜阿骨打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的贡献。
4.
材料一

安徽风阳龙兴寺画像 大明王帮北京太庙画像
材料二 永乐十一年(1413年)建孝文陵神功圣德碑时早着力刻画朱元摩非凡的外鲍。龙髯长郁,然项之奇骨,隐起至顶,威仪天表,望之如神。《明太祖实录》在追述朱元璋少年之事时赞曰:“上稍长,资貌雄杰,志意廊然,独居沉念,人莫能测。”《明史》据此写道:“(上)姿貌雄杰。奇骨贯顶,志意廓然,人莫能测。”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简析朱元璋相貌出现争议的原因。


安徽风阳龙兴寺画像 大明王帮北京太庙画像
材料二 永乐十一年(1413年)建孝文陵神功圣德碑时早着力刻画朱元摩非凡的外鲍。龙髯长郁,然项之奇骨,隐起至顶,威仪天表,望之如神。《明太祖实录》在追述朱元璋少年之事时赞曰:“上稍长,资貌雄杰,志意廊然,独居沉念,人莫能测。”《明史》据此写道:“(上)姿貌雄杰。奇骨贯顶,志意廓然,人莫能测。”
——摘编自胡丹《朱元璋相貌之谜的考析与解读》
(1)材料一中的左图和右图均为明太祖朱元璋画像,人们对这两幅画像中究竟哪一个是真实的朱元璋存在纷争,请说出你的观点并加以说明。(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简析朱元璋相貌出现争议的原因。
2.单选题- (共2题)
5.
甲午战败刺激了中国知识分子和政府中的开明人土,他们开始意识到洋务新政实际是一次“跛足的近代化运动”。基于此他们力图
A.全面引进西方技术 | B.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
C.培养各类新式人才 | D.革新原有政治制度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