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329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2/13

1.论述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传统社会体制下,士人居于中国四民社会之首。科举制度停废,意味着其原有流动渠道不再畅通,从而分流到新式政治、经济、军事、教育部门。除进入政府体制内部外,还有相当多数的士人选择创办实业,或者投身新军担任官佐,再或者转向新学领域充当教职、襄办学务。

——摘编自张昭军《科举制度改废与清末十年士人阶层的分流》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围绕“士人的分化流动”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有关知识加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2.单选题(共6题)

2.
五四运动后,胡适针对“保存国粹”的主张发起了“整理国故运动”,提出要用评判的态度整理国故,再造文明。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胡适思想走向复古守旧B.是对新文化运动的背叛
C.体现出科学理性的精神D.不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
3.
近代维新派知识分子大都主张以孔子符号作为重建中国政治、文化秩序之张本,革命派知识分子大都主张以黄帝为民族符号来凝聚国民群体。两种主张都
A.强调托古改制
B.宣扬种族革命
C.动员了社会各阶层民众
D.利用了传统历史文化资源
4.
1905—1907年,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在《民报》上发表了大量介绍社会主义的译文和论文,并指出“处今日中国而言社会主义。即预防大资本家之发生可矣”。据此可知,革命党人此举旨在
A.汲取资本主义发展教训
B.为民主革命做思想动员
C.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
D.抨击清王朝的腐朽统治
5.
一位诗人在其文学创作中,回顾了法国大革命,想到了卢梭、伏尔泰等号召人民推翻封建暴政;缅怀了意大利古代光荣的历史,提到了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等意大利著名作家。材料表明这位诗人
A.属于启蒙思想家B.属于批判现实主义流派
C.属于浪漫主义流派D.属于古典主义流派
6.
据《高祖、太宗实录》记载,在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前夕,太白星多次在白天出现,于是出现“秦王(李世民)将有天下”的传言,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兄弟借此状告世民。这段史料可以用来说明
A.玄武门之变的真相
B.封建宗法制被破坏
C.儒学影响史书撰写
D.天文观测水平较高
7.
521年,梁武帝曾下诏:“凡民有单老孤稚不能自存,主者郡县咸加收养,赡给衣食,每令周足,以终其身。”并多次责令郡县置孤独园,收养孤儿和单身老人,使“孤幼有归,华发不匮”。这反映当时政府
A.采取无为而治保护弱势群体
B.践行民本思想防止贫富分化
C.重视基层治理维护社会稳定
D.形成了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