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文明史世界上最古老的且未曾中断的文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在其有史以来的大部分时间里,四面一直被山脉、沙漠、辽阔的太平洋所隔绝。这种隔绝的意义在于,它使中国人能在更少面临外来入侵的情况下,发展自己的文明。那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结合的很好,能供养数量可观的人口。汉朝拥有5950万人,明朝时1亿多,超过当时整个欧洲的人口,到19世纪中叶,中国的人口已激增到4亿以上。由于人数上的优势,他们总能同化或者驱逐入侵者。中国还存在着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这种共同的书面语是为中国提供统一性和历史连续性的一种重要力量。与书面语有关的,是非凡的国家考试制度——科举制。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置文官。征召有才之人较之西方所依靠的法律和制度,能更好地解决国家的种种问题。促成中国文明内聚性的还有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文学和思想的遗产。
19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中国遭受了三次灾难性的战争,这迫使中国人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近代中国人对传统文明的认识有何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认识变化的背景。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49年以来的新中国震撼远东和全球的表现。
中华文明史世界上最古老的且未曾中断的文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在其有史以来的大部分时间里,四面一直被山脉、沙漠、辽阔的太平洋所隔绝。这种隔绝的意义在于,它使中国人能在更少面临外来入侵的情况下,发展自己的文明。那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结合的很好,能供养数量可观的人口。汉朝拥有5950万人,明朝时1亿多,超过当时整个欧洲的人口,到19世纪中叶,中国的人口已激增到4亿以上。由于人数上的优势,他们总能同化或者驱逐入侵者。中国还存在着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这种共同的书面语是为中国提供统一性和历史连续性的一种重要力量。与书面语有关的,是非凡的国家考试制度——科举制。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置文官。征召有才之人较之西方所依靠的法律和制度,能更好地解决国家的种种问题。促成中国文明内聚性的还有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文学和思想的遗产。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四千年中中国人发展起一个独特的自治社会。这一社会以农业为基础,由地主和官僚统治。这一自给自足、自满自足的社会认为世界上其他社会都是低下的、从属的社会。从1514年开始葡萄牙人、荷兰人、英国人陆续来到中国,中国人坚决避免同所有这些入侵者亲近,他们将贸易关系限制在少数几个港口,拒绝在完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外交关系。19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中国遭受了三次灾难性的战争,这迫使中国人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文明未曾中断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近代中国人对传统文明的认识有何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认识变化的背景。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49年以来的新中国震撼远东和全球的表现。
2.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材料二:“美德即知识”。
材料三: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行政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
(1)材料一、二分别是古希腊时期哪位先哲的思想?指出他们思想的异同
(2)材料三中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了哪一重大变革运动?其核心是什么?
(3)阅读材料四,如何理解马丁路德“因信称义”学说的人文主义色彩?
(4)阅读材料五,说出三位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主要思想并指出启蒙运动的核心?
材料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材料二:“美德即知识”。
材料三: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一段独白
材料四: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说。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烦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路德选集》
材料五:伏尔泰把上帝比作“两足禽兽”,把天主教会称作“民信的恶魔和狂信的九头蛇”,将罗马教皇说成是“魔鬼一样的骗子”,把天主教会专横的教士称为“恶棍”。“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行政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1)材料一、二分别是古希腊时期哪位先哲的思想?指出他们思想的异同
(2)材料三中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了哪一重大变革运动?其核心是什么?
(3)阅读材料四,如何理解马丁路德“因信称义”学说的人文主义色彩?
(4)阅读材料五,说出三位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主要思想并指出启蒙运动的核心?
2.论述题- (共1题)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表是19世紀40年代以来社会的、一些流行词汇
根据材料,选取每一个阶段中的一个流行词汇,围绕“社会流行词汇与社会发展变迁”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材料 下表是19世紀40年代以来社会的、一些流行词汇
时间 | 流行词汇 |
1840—1912 | 师夷长技洋布洋火兴民权革命…… |
1912—1949 | 共和约法民主科学实业救国她…… |
1949—1978 | 列宁装三大改造人民代表粮票…… |
1978年以 | 专业户乡镇企业村民委员会股票互网…… |
根据材料,选取每一个阶段中的一个流行词汇,围绕“社会流行词汇与社会发展变迁”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3.单选题- (共28题)
4.
哲学家普罗泰戈拉在其著作《论神》中说:“我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认识神障碍众多,第一是对象不明,第二是人生短暂。”结果其著作被公焚,这个以“人是万物的尺度”一句话影响西方哲学史两千年的伟大哲学家被控“不敬神”,只好逃离雅典并死于途中。由此可见古代雅典:
A.实行宗教神权统治 |
B.神意对政治决策有重大影响 |
C.自由缺乏必要环境 |
D.派系纷争造成政治权力滥用 |
6.
西方学者李普曼在其《道德序论》中指出:“在近代,人们已发明了作出发明的方法,人们已发现了作出发现的方法,机械的进步不再是碰巧的、偶然的,而成为有系统的、渐增的过程。”这里强调的是:
A.生产经验是科技革命的主要动力 |
B.发明使发现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
C.科学理论的发展促进了生产技术的革命 |
D.科技革命促进了社会进步 |
7.
1978年9月,邓小平在东北、天津等地发下表系列谈话,史称“北方谈话”,强调“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这一论述表明邓小平
A.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理性反思 |
B.主张政治上实行系统的拨乱反正 |
C.明确了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
D.对社会主义本质形成成熟的认知 |
8.
程颢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其体现的主旨是
A.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 |
B.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 |
C.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 |
D.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 |
9.
有学者在研究经济发展模式时发现:上个世纪20年代,苏俄国曾实行“新经济政策”中国曾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30年代美国推行了罗斯福“新政”;90年代邓小平又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上反映出的共同问题是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 |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
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
D.“实事求是”是世界性的人类智慧 |
10.
由19世纪60年代以前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情况所得出的认识和结论,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①向西方学习的思潮兴趣与鸦片战争有关
②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人物有林则徐、魏源等
③向西方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西方的军事技术
④向西方学习尚未涉及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问题
①向西方学习的思潮兴趣与鸦片战争有关
②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人物有林则徐、魏源等
③向西方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西方的军事技术
④向西方学习尚未涉及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问题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11.
今天人们常以“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来命名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和演进的历史阶段,这是因为蒸汽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A.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 B.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
C.解放了人类的体力劳动 | D.改变了当时工人的经济地位 |
13.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都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思想解放运动,在这两次思想解放运动期间,出现了许多时代巨人,他们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下列搭配错误的是
A.薄伽丘——歌颂人间的仁爱和友谊 |
B.伏尔泰——自然权利学说 |
C.卢梭——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
D.康德——宣扬理性与自律 |
14.
康德认为:“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这说明启蒙的真谛在于
A.人身自由 |
B.思想自由 |
C.推翻专制 |
D.主权在民 |
15.
14—15世纪,欧洲的人们逐步背离上帝,崇拜自我或崇拜世间的人或物,沉迷于世上的人、物或自我,以这些东西为人生的终极关怀,并鲜明地提出了“服从你的意欲而行”。材料中的现象
A.反映了人类最初自我意识的觉醒 |
B.说明理性已成为人们行为的准则 |
C.预示了近代人文精神开始兴起 |
D.为西方近代政治文明描绘了蓝图 |
16.
15世纪时,在意大利的抄书职业者中间,懂希腊文的人地位最高,他们被冠以“写本人员”的光荣称号,报酬也很高;而懂其他文字的人仅仅被称为“抄书者”。这反映了当时的意大利
A.抄书是学习文化的重要方法 |
B.等级观念充斥社会各个角落 |
C.人文思想受到教会势力压制 |
D.新兴文化借助复古形式传播 |
17.
宋代书画创作开始出现了文人画和通俗画的分化,士大夫和富民追逐文人画,平民喜爱通俗画。这表明宋代
A.书画市场逐渐走向成熟 |
B.富民已经跻身于士大夫的阶层 |
C.文人士大夫影响力巨大 |
D.社会发展丰富了人们精神生活 |
18.
北宋人徐兢撰写的《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记载:“是夜,洋中不可住,惟视星斗前进,若晦冥,则用指南针,以揆南北。”对这段文献解读正确的是
A.这是世界航海史上使用罗盘针的首次记录 |
B.宋代人利用磁石指南特性发明了指南针 |
C.可印证在北宋时期指南针已用于航海 |
D.可证实中国是最早发明指南针的国家 |
19.
某历史学家指出:“一个世纪以前,工业革命将大批劳动力吸引到大机器和能源所在地——工厂里面。今天,相反的趋势在进行当中,现代通讯革命允许人们在任何地方创造思想和处理信息。”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内燃机和现代交通工具的发明和应用 |
B.电话、无线电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
C.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
D.电影、电视的出现和影视艺术的发展 |
20.
牛顿曾经说过:“如果说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由于伽利略、开普勒等人的努力,牛顿才有可能在已经准备好了的材料上建立起宏伟的经典力学大厦,这座大厦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A.《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发表 |
B.《物种起源》发表 |
C.《纯粹理性批判》发表 |
D.《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发表 |
21.
有人说,如果说文艺复兴把神从人们的生活中驱逐出去;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把神从天文学中驱逐出去;17世纪的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那么,19世纪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的是
A.达尔文 |
B.法拉第 |
C.伽利略 |
D.爱因斯坦 |
22.
“绝对时间既无时间价值,也无科学价值,没有一个人提出证据说他知道关于绝对时间的任何东西,绝对时间是一种无用的形而上学的概念。”与这一观点最接近的理论是
A.自由落体定律 |
B.万有引力定律 |
C.量子假说 |
D.相对论 |
23.
汉武帝“独尊儒术”、李贽批判孔子、康有为尊孔子为改革先师、袁世凯“尊孔复古”、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文革”中的“批林批孔”、当前的“孔子热”,既是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也是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孔子的命运。以下各项中,能够用来解释孔子“命运”的比较科学的观点是
A.“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
B.“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
C.“历史就是过去的人和事” |
D.“历史就是昨天与今天永无休止的对话” |
24.
1980年8月,邓小平在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问时说:“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毛主席最伟大的功绩是把马列主义的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了中国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该材料侧重强调
A.***思想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产物 |
B.工农武装割据之路符合近代中国的国情 |
C.***个人思想是***思想的精华 |
D.***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 |
25.
***思想是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包括一系列的理论与观点,***提出下列理论与观点的先后顺序是()
①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②中国革命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
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命。
④农民问题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
①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②中国革命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
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命。
④农民问题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
A.④③②① | B.①②③④ | C.④③①② | D.③④①② |
26.
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结束时发表重要讲话:“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该讲话的本质目的在于
A.指出“文革”时期盛行个人崇拜 |
B.强调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C.全面纠正“文革”的“左”倾错误 |
D.否认“两个凡是”的思想 |
27.
***在一篇文章中说:“很清楚的,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该文发布的背景是
A.中共“二大”制定出民主革命纲领 |
B.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
C.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
D.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起来 |
28.
据教育部的相关资料显示,2000年之后,国家开始批准建立独立学院,中国高校出现了公办、民办、公办民助(如独立学院)等多种方式并存的局面,基本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基于( )
A.市场经济体制对我国高等教育有重要影响 |
B.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
C.民众对教育需求和弥补国家教育投入不足 |
D.办学方式的多样化和高等教育普及大众化 |
29.
1950年召开的全国工农教育会议的主要内容有
①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
②工农教育首先以识字教育为主
③工农教育的宗旨是“开展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
④扫盲教育应配合国家各项生产建设的开展
①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
②工农教育首先以识字教育为主
③工农教育的宗旨是“开展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
④扫盲教育应配合国家各项生产建设的开展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③④ |
31.
某中学举办一次文艺活动,邀请了一些专家学者来校演讲,演讲的主题包括:歌德的诗歌刨作、拜伦与希腊独立运动、雨果的小说艺术等,还安排了一个音乐会。由钢琴家表演一场“舒伯特之夜”。这次文化活动的主题,应当定为
A.启蒙运动的学术 |
B.印象派的文化风格 |
C.浪漫主义的文艺 |
D.批判现实主义的文艺 |
4.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28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