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述题- (共1题)
中国古代蒙学丛书分类表
类别 | 书名 |
以识字为主的综合知识型的教材 | 《开蒙要训》《百家姓》《三字经》《对相识字》《文字蒙求》和《杂字》 |
以封建伦理道德为主的蒙学课本 | 《孝经》、《论语》、《太公家教》、《小学》、《少仪外传》、《童蒙训》、《性理字训》 |
以社会和自然常识为主的蒙学课本 | 《兔园册》,创始于李翰的《蒙求》、《十七史蒙求》《广蒙求》《叙古蒙求》《春秋蒙求》《历代蒙求》《名物蒙求》《幼学琼林》 |
以提高阅读能力为目的的趣味读物 | 《书言故事》《日记故事》《蒙养故事》《龙文鞭影二集》《童蒙观鉴》《二十四孝图说》 |
根据材料,提取其中的任意一项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所提取的信息进行论述或说明。(要求信息描述准确规范、史实应用准确清楚,条理清晰)
2.材料分析题- (共2题)
材料一 李时珍指出:“医者贵在格物。”他为写作《本草纲目》,在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详尽阅读、研究前代医药典籍,广泛批阅……他动手栽培和加工炮制过不少药物,为了解某些药性,甚至冒着危险亲自试服。宋应星编著的《天工开物》,是一部总结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及技术的综合性科技著作。他十分重视科学实验,认为科学的结论应当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皆需试见而后详之”。徐光启博闻强识,“考古证今,广咨博讯……一事一物,必讲究精研,不穷其极不已。故学问皆有根本,议论皆有实见”。他主持编撰的《农政全书》,其写作特点是“杂采众家,兼出独见”,主要以辑录前人农业文献为主。
——《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材料二 中国古代各时期不同类型科技成果所占比重表(部分)(%)
朝代 | 北宋 | 南宋 | 明朝 | 清朝 |
理论类 | 4 | 9 | 16 | 30 |
实验类 | 12 | 10 | 3 | 1 |
技术类 | 84 | 81 | 81 | 69 |
——李思孟《科学技术史》
材料三 与西方人相比,中国古人很少思考那些与物质生产发展无关的抽象问题……李约瑟指出,中国古代数学最大的缺点是缺少严格求证的思想。中国明代的李之藻曾致力于西方数学与中国古算术的对比研究,他同样认为,中国古算术最为缺乏的就是西方那种完整的推理系统。此乃尊崇实用理性的传统使然……古代中国注重功利,重政轻技的传统观念和社会环境只能孕育出诸如农学、天文学、医学、算学等以实用理性为特质的科学形态。
——夏国军《论中国古代科学的特质》
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中三位晚明科学家在科学态度与方法上的共同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两宋与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科学发展的特征。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哪些特质。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形成这些特质的原因。
材料一14—17世纪,中国出现了一股反叛“传统文化模式”(即异端),这个“异端”与僵化的文化结构进行了碰撞……颇有意味的是,在同一个时期的欧洲,与之(社会转型)相适应的也有一股异端(或叫物质文化思想)勃兴……东西方出现“相近似”的思想动向……
——林岷编著《中国文化史概述》
材料二新文化运动对孔子及儒学的批判,无论是陈独秀、鲁迅、吴虞,都还是用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人文主义、个性主义为武器;用进化论而不是历史唯物论来作为理论基点;而且又多表现出强烈的“全盘否定”文化传统的非历史主义倾向。因而破坏有余,建设不足。但是无论如何,这种敢于砸碎精神枷锁的气魄是伟大的。——林岷编著《中国文化史概述》
(1)材料一“东西方出现‘相近似’的思想动向”分别指什么?指出欧洲这个“异端”思想的核心和实质?(2)根据材料二,概括编著者对这一文化现象的评价?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陈独秀、鲁迅、吴虞等人文化心态的成因?
3.单选题- (共11题)
A.统治者信奉“君权神授”维护统治 | B.天文知识有助于发展农业生产 |
C.观测天象会打破对君权的迷信 | D.造成古代天文学研究长期落后 |
A.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
B.剖析民主共和制度的实质 |
C.为民权主义寻找历史依据 |
D.继承和发展儒家传统文化 |
A.古罗马时期 |
B.文艺复兴时期 |
C.启蒙运动时期 |
D.工业革命时期 |
A.启蒙思想推动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
B.启蒙思想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
C.启蒙运动提出了天赋人权和主权在民的思想 |
D.人文主义思潮迅速发展为理性主义思想 |
A.唐诗最能反映唐朝的真实情况,可以用于历史研究 |
B.唐诗是对当时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经考证后可使用 |
C.唐诗是原始的直接资料,最适合用来研究唐代历史 |
D.唐诗属于文学作品,多夸张想象,不能用作历史研究 |
A.1967年后美国开始接受进化论 | B.斯科普斯言论违背美国的宗教信仰自由 |
C.进化论冲击了美国的基督教信仰 | D.田纳西州的立法行为违反了美国宪法 |
A.弥补了经典力学认识世界的不足 | B.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 |
C.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 | D.解决了热辐射理论上的疑点问题 |
A.封建礼教受到强烈批判 | B.儒家思想神圣地位的终结 |
C.社会主义观念深入人心 | D.共和政体不断完善 |
1865年 | 李鸿章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
1894年 | 郑观应说:“西人以商为战,欲制两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
1903年 | 章太炎说:“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
1913年 | 梁启超说:“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
A.推动中国近代化 | B.实行民主政治 |
C.实现中国工业化 | D.启蒙与救亡并重 |
A.爆炸原子弹 | B.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
C.试爆了氢弹 | D.建成了核电站 |
4.选择题- (共1题)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