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北碚区2019-2020学年高二11月联合性测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4308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2/2

1.论述题(共1题)

1.
我国古代不仅注重家庭教育,而且十分重视家教教材的编写。由于家庭教育要以识字启蒙教育为基础,所以编写蒙学教材就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件大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蒙学丛书分类表

类别

书名

以识字为主的综合知识型的教材

《开蒙要训》《百家姓》《三字经》《对相识字》《文字蒙求》和《杂字》

以封建伦理道德为主的蒙学课本

《孝经》、《论语》、《太公家教》、《小学》、《少仪外传》、《童蒙训》、《性理字训》

以社会和自然常识为主的蒙学课本

《兔园册》,创始于李翰的《蒙求》、《十七史蒙求》《广蒙求》《叙古蒙求》《春秋蒙求》《历代蒙求》《名物蒙求》《幼学琼林》

以提高阅读能力为目的的趣味读物

《书言故事》《日记故事》《蒙养故事》《龙文鞭影二集》《童蒙观鉴》《二十四孝图说》

 

根据材料,提取其中的任意一项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所提取的信息进行论述或说明。(要求信息描述准确规范、史实应用准确清楚,条理清晰)

2.材料分析题(共2题)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李时珍指出:“医者贵在格物。”他为写作《本草纲目》,在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详尽阅读、研究前代医药典籍,广泛批阅……他动手栽培和加工炮制过不少药物,为了解某些药性,甚至冒着危险亲自试服。宋应星编著的《天工开物》,是一部总结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及技术的综合性科技著作。他十分重视科学实验,认为科学的结论应当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皆需试见而后详之”。徐光启博闻强识,“考古证今,广咨博讯……一事一物,必讲究精研,不穷其极不已。故学问皆有根本,议论皆有实见”。他主持编撰的《农政全书》,其写作特点是“杂采众家,兼出独见”,主要以辑录前人农业文献为主。

——《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材料二 中国古代各时期不同类型科技成果所占比重表(部分)(%)

朝代

北宋

南宋

明朝

清朝

理论类

4

9

16

30

实验类

12

10

3

1

技术类

84

81

81

69

 

——李思孟《科学技术史》

材料三 与西方人相比,中国古人很少思考那些与物质生产发展无关的抽象问题……李约瑟指出,中国古代数学最大的缺点是缺少严格求证的思想。中国明代的李之藻曾致力于西方数学与中国古算术的对比研究,他同样认为,中国古算术最为缺乏的就是西方那种完整的推理系统。此乃尊崇实用理性的传统使然……古代中国注重功利,重政轻技的传统观念和社会环境只能孕育出诸如农学、天文学、医学、算学等以实用理性为特质的科学形态。

——夏国军《论中国古代科学的特质》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中三位晚明科学家在科学态度与方法上的共同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两宋与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科学发展的特征。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哪些特质。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形成这些特质的原因。
3.
   每当面临社会转型的十字路口,思想转变往往成为社会转型的前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4—17世纪,中国出现了一股反叛“传统文化模式”(即异端),这个“异端”与僵化的文化结构进行了碰撞……颇有意味的是,在同一个时期的欧洲,与之(社会转型)相适应的也有一股异端(或叫物质文化思想)勃兴……东西方出现“相近似”的思想动向……

——林岷编著《中国文化史概述》

材料二新文化运动对孔子及儒学的批判,无论是陈独秀、鲁迅、吴虞,都还是用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人文主义、个性主义为武器;用进化论而不是历史唯物论来作为理论基点;而且又多表现出强烈的“全盘否定”文化传统的非历史主义倾向。因而破坏有余,建设不足。但是无论如何,这种敢于砸碎精神枷锁的气魄是伟大的。

——林岷编著《中国文化史概述》

(1)材料一“东西方出现‘相近似’的思想动向”分别指什么?指出欧洲这个“异端”思想的核心和实质?
(2)根据材料二,概括编著者对这一文化现象的评价?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陈独秀、鲁迅、吴虞等人文化心态的成因?

3.单选题(共11题)

4.
中国古代从事天象观测的人员都是朝廷官员,有的人甚至担任高官并拥有特殊的政治地位。对于广大民众,天文学是一门被严厉禁止的学问,不准民间私藏和研习天文学书籍。对这一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统治者信奉“君权神授”维护统治B.天文知识有助于发展农业生产
C.观测天象会打破对君权的迷信D.造成古代天文学研究长期落后
5.
孙中山认为,共和是中国政治之精髓,先哲之遗业;人们所共尊的尧、舜、禹三代就是“天下为公”的自治共和时代,共和制度是中国政治的古老传统。据此可知,孙中山意在
A.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剖析民主共和制度的实质
C.为民权主义寻找历史依据
D.继承和发展儒家传统文化
6.
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兴办的精英教育学校,女性数量很少,她们学习为教土所反对的“一文不值的事物——古典学”,也被鼓励掌握历史,学习骑马、跳舞、唱歌以及诗歌鉴赏等,但是她们不能学习算术和修辞。这类学校兴起于
A.古罗马时期
B.文艺复兴时期
C.启蒙运动时期
D.工业革命时期
7.
伏尔泰在一封信中说:“启蒙运动已普遍展开,一有机会马上就会爆发,而那一爆发将非同小可。”这里的“非同小可”主要表现为
A.启蒙思想推动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B.启蒙思想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C.启蒙运动提出了天赋人权和主权在民的思想
D.人文主义思潮迅速发展为理性主义思想
8.
有学者指出,唐诗对于唐代史实的反映,比起后人修纂的史书来,还是更原始的第一手资料。对于这种把唐诗用于历史研究的做法,下列解读最合理的是
A.唐诗最能反映唐朝的真实情况,可以用于历史研究
B.唐诗是对当时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经考证后可使用
C.唐诗是原始的直接资料,最适合用来研究唐代历史
D.唐诗属于文学作品,多夸张想象,不能用作历史研究
9.
1925年,美国田纳西州的中学教师斯科普斯因在课堂上讲授达尔文进化论而被判有罪。该州还立法禁止教师传授任何有违背圣经上帝造人教导的学说。此法在该州一直适用到1967年。据此可知()
A.1967年后美国开始接受进化论B.斯科普斯言论违背美国的宗教信仰自由
C.进化论冲击了美国的基督教信仰D.田纳西州的立法行为违反了美国宪法
10.
某科学理论颠覆了人类对宇宙和自然的“常识性”观念,提出了“时空的相对性”“四维时空”“弯曲空间”等全新的概念。该理论(   )
A.弥补了经典力学认识世界的不足B.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
C.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D.解决了热辐射理论上的疑点问题
11.
新文化运动健将钱玄同如此批判儒学:“孔经里所讲的什么三纲、五伦、礼乐、刑政,是和共和国绝对不能共存的东西。”这反映出当时(   )
A.封建礼教受到强烈批判B.儒家思想神圣地位的终结
C.社会主义观念深入人心D.共和政体不断完善
12.
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1865年
李鸿章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1894年
郑观应说:“西人以商为战,欲制两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1903年
章太炎说:“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1913年
梁启超说:“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A.推动中国近代化B.实行民主政治
C.实现中国工业化D.启蒙与救亡并重
13.
诺贝尔奖金委员会主席蒂斯利尤斯曾评价说:“比核能力更有说服力的是[][][]。因为,人们可以从书本中学到制造原子弹,但不能从书本上学习制造[][][]。”文中[][][]应该是针对我国那项科技( )
A.爆炸原子弹B.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C.试爆了氢弹D.建成了核电站
14.
1956年,美国人普遍认为“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有四样东西”,这四样东西除了家庭、教堂和学校外,还有
A.电影
B.报纸
C.电视
D.互联网

4.选择题(共1题)

15.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