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张桥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历史期末考试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4295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3/11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材料二1923年12月17日北京大学成立25周年纪念日民意测验的部分结果:
调查问题
调查结果
1.俄国与美国,谁是中国之友?
俄国497票,美国107票
2.你心目中,世界大人物是哪几位?
列宁227票,威尔逊(美国总统)51票
 
材料三俄国“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和中国工农红军井冈山会师图:

(1)材料一的中心内容是什么?它出自哪一部历史文献?
(2)据材料二概述每项调查结果所体现的主流民意分别是什么。其中第二项调查结果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所反映的重大事件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有一定的创新和发展。仅就革命道路而言,俄、中各自走的是什么道路?但是都取得了成功,对此你有什么认识?
(4)十月革命的发生与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何关系?社会主义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俄国,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是中国传统学术的分类方法。“经”是儒家经典,“史”指史籍,“子”是诸子百家和宗教著作,“集”则为文集。四部之关系,可以《春秋》一书予以说明:《春秋》虽为“经”,但孔子作《春秋》,实述旧史,故“史”与“经”通。而“经”“史”皆是文章,则“集”亦与“经”“史”相通。而出于孔子之手,为孔子一家言,则“经”、“史”、“子”、“集”四部之学,在中国实皆相通。
——摘编自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
材料二
1861年,冯桂芬提出了中国近代最早的学术分类方案,该方案包括“中学”和“西学”两大门类,“中学”又包括经学、史学、古学(文学)三科,“西学”包括“历算之学”(天文、历算等学科)和“格致之理”(光学、化学等学科)。在中西学术的配置上,他提出的原则是“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1903年张之洞提出“八科分学”的方案,将学术分为八科:经学、政法、文学、医、格致、农、工、商,该方案初步奠定了中国近代学术分科的基础。1913年,教育部公布了文科、理科、法科、商科、医科、农科、工科、这标志着中国传统学术分类“四部之学”在形式上完成了向近代分科性质的“七科之学”的转变。
——摘编自左玉河《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学术分类演进过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学术分类演进的原因,并简析其意义。

2.单选题(共14题)

3.
新文化运动时期,有人写文章称:“实业在英文为Industry,而Industry训为勤,不过吾国“民生在勤”之古义……且在今不知利用祖宗所传之宝藏发挥而光大之,而诵习欧文眉飞色舞,语以相当华文之义,顿露鄙夷之态者,随在而有。”该文章
A.说明中西文化在很多方面有相通之处
B.作者目的在于减少新文化运动的阻力
C.批评了时人全盘肯定西方文化的态度
D.表明传统文化力求保持自身的优越性
4.
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
①墨家学派的诉求
②王阳明心学的主旨
③智者学派的主张
④百科全书派的共同追求
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①③④
5.
小明在阅读卢梭的文章时,看到一句话:“没有一个人富得能够购买他人,没有一个人穷得被迫出卖自己。”对此,小明不甚理解。请你帮他分析,上述言论表明了卢梭
A.强烈反对财产私有制
B.主张废除资产阶级私有制
C.向往小农经济社会
D.反对贫富悬殊而不反对私有制
6.
下列历史现象中,能够体现人文主义精神的是
A.宗教画中的圣母表情呆板、冷漠
B.欧洲流行窄袖,服装突出人体美
C.中国古代妇女以“三寸金莲”为美
D.程颐提倡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
7.
卢梭在《爱弥儿》里写道:“你想依赖现时的社会秩序,而不知道这个秩序是不可避免地要遭到革命的。大人物要变成小人物,富人要变成穷人,贵族要变成平民,你以为你能避免命运的打击吗?危机和革命的时代已经来到。”这表明卢梭
A.要求重订社会契约
B.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
C.宣扬人民革命的理论
D.要求实行均贫富
8.
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之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于我来说就够了。这正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一切。”这说明他(  )
①反对信仰基督教 ②推崇自由、平等、博爱
③追求现世的幸福 ④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9.
明清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的生活;《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因不满自己的包办婚姻而弃家出走。它们共同说明明清时期出现了()
A.极度的拜金思想B.奋发向上的精神
C.追求民主自由的理想D.追求个性自由的思想
10.
在京剧的形成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有
①北京成为四方艺人的聚集中心
②北京观众的口味和演出市场的需要
③清朝皇室贵族、官员的欣赏爱好
④闭关政策使民族戏曲剧种得到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
《淮南子•本经》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对上述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A.引文中的“书”为甲骨文
B.材料反映了仓颉造字的史实
C.材料属于神话传说,毫不可信
D.引文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汉字发明的影响
12.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外国传教士、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无政府主义者都在积极宣传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包括马克思主义。这种现象的出现表明
A.马克思主义适合中国国情
B.先进知识分子的作用巨大
C.他们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
D.中国亟需改造社会的药方
13.
关于核定地价,孙中山明确提出两个条件;第一按价征税,税率为百分之一;第二,当国家需要土地时,可随时按地契之价收买地主的土地。孙中山这种设想的考虑是
A.防止社会革命爆发
B.防范地主弄虚作假
C.防止地主垄断土地
D.消除按面积纳税弊端
14.
***“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或自由制度的蓝本,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领导中国起死回生”的关键是
A.以马克思主义为的指导
B.走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C.采取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
D.团结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
15.
“邓小平……最大的功绩就是提出了新的理论。这是一种全新的世界观,是对中国现实条件的全新理解,是对历史经验的有效借鉴。 这种“新的理论”的内容不包括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一国两制”构想 D.计划经济模式
16.
英国作家霍尔金的小说《指环王》长期不为中国观众所了解,好莱坞将《指环王》搬上银幕之后,《指环王》小说在各大书店高居畅销书排行榜榜首。这说明
A.小说的影响力不如电影
B.电影作为大众容易接受的传媒,促进了其他艺术的推广
C.电影电视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了科技的发展
D.影视艺术的影响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

3.选择题(共9题)

17.

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甲午战争后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抗战胜利后,日本驻台湾总督率部缴械投降,并在投降书上签字,从而宣告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日本侵略者在台湾的殖民统治历时(    )

18.

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甲午战争后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抗战胜利后,日本驻台湾总督率部缴械投降,并在投降书上签字,从而宣告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日本侵略者在台湾的殖民统治历时(    )

19.

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甲午战争后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抗战胜利后,日本驻台湾总督率部缴械投降,并在投降书上签字,从而宣告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日本侵略者在台湾的殖民统治历时(    )

20.2018年央视春晚的节目《沙场砺兵》中,杂技演员潘跃新的表演展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陆空三军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和飒爽英姿。潘跃新表演动作的完成中,关节所起的作用是(  )
21.2018年央视春晚的节目《沙场砺兵》中,杂技演员潘跃新的表演展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陆空三军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和飒爽英姿。潘跃新表演动作的完成中,关节所起的作用是(  )
22.2018年央视春晚的节目《沙场砺兵》中,杂技演员潘跃新的表演展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陆空三军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和飒爽英姿。潘跃新表演动作的完成中,关节所起的作用是(  )
23.2018年央视春晚的节目《沙场砺兵》中,杂技演员潘跃新的表演展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陆空三军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和飒爽英姿。潘跃新表演动作的完成中,关节所起的作用是(  )
24.

读澳大利亚 气候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25.

读澳大利亚 气候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