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述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类肯定想象不出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一切都由一级从属一级的衙门来裁决,官员必须经过好几次严格的考试才被录用。……如果说曾经有过一个国家,在那里人们的生命、名誉和财产受到法律保护,那就是中华帝国。中国人最深刻了解、最精心培育、最致力完善的东西是道德和法律。
我们有时不恰当地把他的学说称为“儒教”,其实他并没有宗教,……孔子只是以道德谆谆告诫人,而不宣扬什么奥义。
——摘编自伏尔泰《风俗论》
在中西文化交流中,伏尔泰对中国文化有着带有时代烙印的认识和理解。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对此进行解读。(要求:解读合理、史实准确、逻辑清晰。)2.简答题- (共1题)
2.
(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创造性的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他主要取得了哪些创新理论成果?概括指出***思想对中国社会发展起到了什么重大作用?
(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理论逐渐形成。中共十二大、十三和十四大分别对中国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和改革的目标作了怎样的阐述?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孙中山、***和邓小平是20世纪以来中国站在时代前列的三位伟大人物,他们分别创立了各自的思想理论,推动了中国社会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1)1924年孙中山提出的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有了质的飞跃,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新旧三民主义对中国民主革命分别起了什么历史作用?(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创造性的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他主要取得了哪些创新理论成果?概括指出***思想对中国社会发展起到了什么重大作用?
(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理论逐渐形成。中共十二大、十三和十四大分别对中国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和改革的目标作了怎样的阐述?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3.单选题- (共21题)
3.
“科学革命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技术革命是人改造客观世界技术的飞跃。而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又会引起全社会整个物质资料生产体系的变革,即产业革命。”下列各选项中,符合这一规律的是
A.牛顿力学体系﹣﹣蒸汽机﹣﹣工业革命 |
B.电磁感应理论﹣﹣发电机﹣﹣第二次工业革命 |
C.内燃机﹣﹣汽车、飞机﹣﹣第二次工业革命 |
D.相对论﹣﹣电子计算机﹣﹣第三次工业革命 |
4.
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在《***传》中说:“他第一次把农民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他把帝国主义当作他所处时代的世界政治的关键,这甚至超过了列宁。这些就是他学说中的孪生支柱。”这表明***的学说
A.坚持了农民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
B.全面超越了列宁主义的价值水准 |
C.全盘吸收了马列主义的思想主张 |
D.准确把握了中国社会的特殊性质 |
6.
彼得•盖伊在《启蒙运动》中写到:“在文艺复兴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这表明文艺复兴。
A.用理智的旗帜构建美好社会 |
B.彻底否定教皇权威 |
C.以宗教的形式表现人文精神 |
D.猛烈抨击封建专制 |
7.
孟子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苏格拉底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
人自愿作恶”。他们所述的共同目的是
人自愿作恶”。他们所述的共同目的是
A.实行民主政治 |
B.重视对人自身的研究 |
C.强调教化对人的作用 |
D.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 |
8.
苏格拉底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据此可知苏格拉底
A.重视知识,奠定理性主义发展基础 |
B.探讨社会,开创希腊哲学的新方向 |
C.主张不断认识自我,追求生命真谛 |
D.强调生命的伟大意义及其决定作用 |
9.
古希腊一位哲人曾说“男人应有男人的美德,女人应有女人的美德,孩子有孩子的德性,老人有老人的德性。”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知识即美德 |
B.人是万物的尺度 |
C.强调个人道德感受 |
D.认识你自己 |
10.
雨果说:“伏尔泰让那个时代的欧洲摆脱愚昧,走向文明,所以他是一个时代。”这么说是因为伏尔泰
A.架起了东西方交流的桥梁 |
B.参与并领导了法国大革命 |
C.颁布民法典动摇了欧洲统治秩序 |
D.是欧洲启蒙运动的旗帜 |
11.
孟德斯鸠曾说:“如果君主不能给自己的臣民创造幸福的生活,反而想压迫和毁灭他们,那么,服从的理由就没有了。”下列观点符合孟德斯鸠此言论含义的是
A.理性思考可以完美了解世界 |
B.人民有权以暴力推翻专制统治 |
C.近代社会思想家追求限制王权 |
D.启蒙运动倡导社会各阶级平等 |
12.
马丁·路德强调因信称义,认为人只要信仰上帝,就可以被上帝成为“义人”,于是信徒就不再是“罪人”,就得救了。这一主张的进步意义在于
A.率先揭露了教会的贪腐 |
B.使理性与自由平等思想迅速传播 |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
D.使人们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和精神自由 |
16.
恩格斯曾这样评价一部著作:“至今还从来没有过这样大规模的证明自然界的历史发展的尝试,而且还做得这样成功。”这是因为这部著作( )
A.从根本上否定了神创论 |
B.摇撼了理学的理论基础 |
C.建立起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
D.在哲学上最终确立人的主体地位 |
17.
某科学著作的序言中写道:“理性力学应当是研究任何力所引起的运动和产生任何运动的力的科学。因此,本书被命名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该著作提出的理论
A.推动了欧洲启蒙运动的进程 |
B.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取得突破 |
C.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
D.弥补了牛顿力学认识宏观世界的不足 |
18.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这种思想是谁在什么书中最早提出来的( )
A.魏源《海国图志》 | B.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
C.容闳《西学东渐记》 | D.洪仁玕《资政新篇》 |
19.
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对以上材料分析最准确的是
A.中国古代社会有民本思想而无民权思想 |
B.古今中外的思想有相通可借鉴之处 |
C.此时孙中山主张“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享” |
D.欧美等西方国家是民权思想的发源地 |
20.
台湾作家李敖说:“***精神就是一种强烈的自信、自尊、自主、自立、自强的精神,就是一个人、一个民族要活得顶天立地的精神……是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面对保国、保种、保教三重危机的挑战而激发出的勇敢的应战的精神,它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这段材料旨在说明***思想是
A.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产物 |
B.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
C.只包括***早年的正确思想 |
D.中共七大以后形成的有关中国革命的理论 |
21.
1992年4月8日,《一九九二年春邓小平与深圳》一书面世并在社会上引起轰动。不单是深圳人民争相购买阅读,全国各地很多人都托深圳的亲友购买。这主要是因为该书( )
A.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 | B.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路线问题 |
C.明确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 | D.肯定了深圳改革开放的突出成果 |
22.
“邓小平……最大的功绩就是提出了新的理论。这是一种全新的世界观,是对中国现实条件的全新理解,是对历史经验的有效借鉴。”这种“新的理论”主要是指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理论 |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思想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