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农业的产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古代中国的农耕文明领先世界。进入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变革,中国的农业经历了一个凤凰涅槃的重生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中国农业技术革命的最突出表现是什么?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怎样的生产经营模式?并指出这一模式的基本特点。
(2)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请问哪些国内外因素导致了其不断解体?
(3)建国初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农业分别采用了何种生产组织形式?这一发展过程给你最大的启示是什么?
(4)综上所述,你认为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1)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中国农业技术革命的最突出表现是什么?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怎样的生产经营模式?并指出这一模式的基本特点。
(2)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请问哪些国内外因素导致了其不断解体?
(3)建国初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农业分别采用了何种生产组织形式?这一发展过程给你最大的启示是什么?
(4)综上所述,你认为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
哲学体系不仅仅属于个人,更属于产生它的时代。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对苏格拉底来说,哲学的宗旨并不是提出关于宇宙的深奥理论,而是要让人学会如何生活。世界上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多的罪恶呢?那是因为人们缺乏关于生活和道德的理念。如果他们承认其深刻的无知,就更能懂得如何行事。
——(英)凯伦·阿姆斯特朗《轴心时代》
材料二古代希腊思想家的每个学派,亚里士多德学派、柏拉图学派等等,都在文艺复兴那个时候找到它的信徒……在14至15世纪,对人体、天文……领域的研究普遍得到了加强。……一些有远见的哲学家……成为近代哲学的先驱。
——吴仁平、彭隆辉《欧洲哲学史简明教程》
材料三法国哲学家是真正的哲学家,他们提出了最根本的哲学问题:关于生命的意义,关于上帝、人性、善与恶。同时,他们不满足于只是少数教授和学者们的抽象争论和象牙塔里的沉思,他们希望影响大众,说服大众。他们热情地承担了改良社会和人性的责任……最有名的、在许多方面都最具代表性的哲学家是弗朗索瓦·玛瑞·阿鲁埃,他以伏尔泰的笔名闻名于世。在他漫长的生涯里,写了七十多部有趣的著作,他一生都在极力反对法律的不公正,以及法律面前阶级的不平等。
——(美)约翰·巴克勒等《西方社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并指出其哲学宗旨体现了什么精神?
(2)据材料二,指出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运动发生的经济根源。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哲学家们为“改良社会和人性”提出了哪些主张?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哲学研究与时代发展的关系。
材料一对苏格拉底来说,哲学的宗旨并不是提出关于宇宙的深奥理论,而是要让人学会如何生活。世界上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多的罪恶呢?那是因为人们缺乏关于生活和道德的理念。如果他们承认其深刻的无知,就更能懂得如何行事。
——(英)凯伦·阿姆斯特朗《轴心时代》
材料二古代希腊思想家的每个学派,亚里士多德学派、柏拉图学派等等,都在文艺复兴那个时候找到它的信徒……在14至15世纪,对人体、天文……领域的研究普遍得到了加强。……一些有远见的哲学家……成为近代哲学的先驱。
——吴仁平、彭隆辉《欧洲哲学史简明教程》
材料三法国哲学家是真正的哲学家,他们提出了最根本的哲学问题:关于生命的意义,关于上帝、人性、善与恶。同时,他们不满足于只是少数教授和学者们的抽象争论和象牙塔里的沉思,他们希望影响大众,说服大众。他们热情地承担了改良社会和人性的责任……最有名的、在许多方面都最具代表性的哲学家是弗朗索瓦·玛瑞·阿鲁埃,他以伏尔泰的笔名闻名于世。在他漫长的生涯里,写了七十多部有趣的著作,他一生都在极力反对法律的不公正,以及法律面前阶级的不平等。
——(美)约翰·巴克勒等《西方社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并指出其哲学宗旨体现了什么精神?
(2)据材料二,指出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运动发生的经济根源。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哲学家们为“改良社会和人性”提出了哪些主张?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哲学研究与时代发展的关系。
2.单选题- (共22题)
3.
2016年是美国总统大选之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美国总统是由选民根据宪法直接选举产生 |
B.美国总统拥有废除和修改宪法的法定权利 |
C.美国总统可以连选连任,不受任期限制 |
D.美国总统权力受到国会和联邦法院制约 |
4.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展,经济的飞速发展及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化,“光荣革命”得遗产渐次落伍了。由此,英国
A.颁布《航海条例》 |
B.确立了责任内阁制 |
C.进行1832年议会改革 |
D.组建垄断性贸易公司 |
5.
“天兵来杀妖,全为穷乡亲。打下南京城,就把田地分。”这首曾在安徽芜湖地区流传的歌谣所反映的史实是
A.朱元璋建立明朝政权 |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
C.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 D.抗战时期的农民斗争 |
6.
学者马勇在论述晚清后20年历史时写道:“会议进行了两天,他们终于达成一致行动的谅解,同意适度向中国增兵,计划在条件适度成熟时先夺取天津,然后以天津为基地大本营,继续向北京用兵,向华北用兵,拯救被困在那里的外国人。”此后,列强发动了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7.
唱响强军战歌,凝聚强国力量。有首军歌中唱道:“铁流两万五千里,直向着一个坚定的方向!苦斗十年锻炼成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上战场。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游击战,敌后方,坚持反扫荡……”。该军歌最有可能创作于
A.国民革命时期 |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
C.抗日战争时期 | D.解放战争时期 |
8.
1948年底,蒋介石在军政要员的会议上说:“东北丧失,危及华北,徐、蚌乃首都门户,此次会战,事关党国存亡。”蒋介石提及的“此次会战”是
A.淞沪会战 | B.辽沈战役 | C.淮海战役 | D.渡江战役 |
9.
普里马科夫认为,1917年俄国政局的一次变动“在政权上取代了专制,俄国第一次成为共和国”。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材料反映的是俄国十月革命 | B.革命后俄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
C.革命后俄国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D.这一变动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 |
11.
1972年,作为中国问题观察家的费正清跟随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费正清当时谈到中美两国间的关系时说:“从1950年到1971年,华盛顿送上月球的人比派往中国的还多。”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苏联对新中国的外交干涉
B. 新中国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C. 中美两国间无任何的共同利益
D. 美国对华采取敌视和遏制政策
A. 苏联对新中国的外交干涉
B. 新中国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C. 中美两国间无任何的共同利益
D. 美国对华采取敌视和遏制政策
12.
《全球冷战》一书中说,“会议在亚非国家之间引发了前所未有的亲近感的同时,也在华盛顿和莫斯科引起了严重的关切。……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断定,第三世界国家新近获得的采取一致行动的能力,意味着‘自由世界与共产主义世界之间的战场正在转移’”。该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 B.万隆会议 | C.雅尔塔会议 | D.第26届联大 |
13.
下列示意图反映的是世界格局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图示一显示了二战后形成了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②图示二中“一超多强”的“一超”指美国③图示二显示了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④世界政治格局由图示一向图示二转变的标志性事件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①图示一显示了二战后形成了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②图示二中“一超多强”的“一超”指美国③图示二显示了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④世界政治格局由图示一向图示二转变的标志性事件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14.
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按规定,“诸行自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南宋都城中的商业店铺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约有“四百四十行”,上述材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
A.私营商业已居主导地位 |
B.坊市制度已经瓦解 |
C.商业发展已超过农业 |
D.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 |
15.
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廷规定外国商船“将来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如或再来,必令原船返棹至广,不准入浙江海口。”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材料反映的是“闭关锁国”政策 | B.清政府断绝了中外经济交流 |
C.实施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 | D.该政策限制外国商人来华贸易 |
16.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ElizabethI,1533~1603)曾经同意英格兰海船掠夺加勒比海和中南美洲沿岸城市,引起敌方报复,由此在英吉利海峡发生了一场举世瞩目、激烈壮观的大海战。当时英国船只攻击的主要对象是
A.葡萄牙 | B.法国 | C.西班牙 | D.美国 |
17.
19世纪中叶,“由于一切生产资料的迅速改进,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这一观点认为促使世界面貌发生改变的深层原因是
A.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 | B.工业革命的推动 |
C.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 D.垄断组织的产生 |
18.
下表是19世纪70~90年代清政府投资的基本状况,这些投资
A. 是清政府“求富”的重要途径 B. 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途径
C. 根本上遏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D. 使民族工业迎来了短暂春天
类别 | 工矿、纺织 | 铁路运输 |
数量 | 18个 | 364千米 |
投资额 | 1546万元 | 1251万元 |
A. 是清政府“求富”的重要途径 B. 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途径
C. 根本上遏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D. 使民族工业迎来了短暂春天
19.
下表反映的是中国改革开放时期部分年份的出口商品结构数据。表格中数据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 出口商品结构 | |
年份 | 初级产品(%) | 工业品(%) |
1982 | 45 | 55 |
1986 | 36 | 64 |
1990 | 26 | 74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
B.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
D.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
20.
近代文学家、翻译家林纾在《公言报》上发文批评某项运动是“覆孔孟,铲伦常”,“尽废古书,行用土语为文字”,是“叛亲蔑伦”,“人头畜鸣”。材料表明该学者
A.支持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
B.反对新文化运动的基本主张 |
C.否定袁世凯尊孔复古的政策 |
D.重建中国传统儒学思想体系 |
22.
某科学理论颠覆了人类对宇宙和自然的“常识性”观念,提出了“时空的相对性”“四维时空”“弯曲空间”等全新的概念。该理论
A.弥补了经典力学认识世界的不足 |
B.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 |
C.奠定了电气技术应用的理论基础 |
D.解决了热辐射理论上的疑点问题 |
23.
某大会宣言提出:“民族主义,一为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为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指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在该理论的指导下
A.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B.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
C.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
D.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8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