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4题)
2.材料分析题- (共2题)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人)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1)普罗泰格拉属于什么运动(或学派)的代表人物?材料一体现了他的哪一思想主张?
(2)材料二关于“赎罪券”的争论引发了什么运动?这场运动由谁引发?该运动的历史影响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卢梭的主要思想观点。
(4)假如上述材料作为研究性学习的素材,你认为该组材料最恰当的主题是什么?
材料一 (人)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
材料二 这种对赎罪券的荒谬宣传,使得那些有学问的人,对于保持大家对教皇的尊敬,也确实感到困难。对于俗人的怀疑和非难又是难以解答。——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三 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绝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卢梭
请回答:(1)普罗泰格拉属于什么运动(或学派)的代表人物?材料一体现了他的哪一思想主张?
(2)材料二关于“赎罪券”的争论引发了什么运动?这场运动由谁引发?该运动的历史影响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卢梭的主要思想观点。
(4)假如上述材料作为研究性学习的素材,你认为该组材料最恰当的主题是什么?
6.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站在时代前列,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现代化)进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梁启超等的维新思想有哪些政治主张?
(2)20世纪初,陈独秀等人发起的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20世纪20年代末到90年代,中国共产党人业已形成的两项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是什么?概括指出它们主要解决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哪些重大问题?
(1)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梁启超等的维新思想有哪些政治主张?
(2)20世纪初,陈独秀等人发起的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20世纪20年代末到90年代,中国共产党人业已形成的两项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是什么?概括指出它们主要解决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哪些重大问题?
3.单选题- (共23题)
7.
有学者认为,《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是古罗马平民阶层的胜利。该学者的主要理由应该是
A. 法典的制定,奠定了罗马公民法的基础
B. 法典规定了债务法规,改善了奴隶的处境
C. 与习惯法相比,该法典内容有大量的扩充
D. 法典明文公示,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
A. 法典的制定,奠定了罗马公民法的基础
B. 法典规定了债务法规,改善了奴隶的处境
C. 与习惯法相比,该法典内容有大量的扩充
D. 法典明文公示,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
8.
“首相在内阁中拥有绝对的权力,各部部长是首相的助手。只要得到皇帝的赏识,首相便是帝国全部权力的化身,就是这个‘帝国的监护人’。”与材料描述相符的法律文献是
A.《权利法案》 |
B.《德意志帝国宪法》 |
C.1787年宪法 |
D.《独立宣言》 |
9.
英国保守党党首特蕾莎·梅于2016年7月接受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任命,负责组建新一届政府。特蕾莎·梅之所以能成为英国新任首相,主要因为
①保守党是议会多数党
②特蕾莎·梅是保守党的领袖
③保守党赢得了首相选举
④特蕾莎·梅得到英王的信任
①保守党是议会多数党
②特蕾莎·梅是保守党的领袖
③保守党赢得了首相选举
④特蕾莎·梅得到英王的信任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①④ |
10.
托马斯·潘恩在《人的权利》(1791年)中说:“如果不是伴随着在政府的原则和实践方面的革命,美国的独立只会被认作是从英国的分离,是无足轻重的事情……”“美国政府一旦将自己展现在世界面前,专制主义就会感到震惊,人们就会开始思考调整。”“震惊”是因为美国实行
A. 奴隶制度
B. 责任内阁制
C. 共和制度
D. 联邦制度
A. 奴隶制度
B. 责任内阁制
C. 共和制度
D. 联邦制度
11.
“田里豆子开红花,红军来到笑哈哈。土豪劣绅都打倒,山林土地回老家。”这是一首曾在井冈山地区传唱的歌谣。此时,中国共产党正在致力于
A.组织武装起义,进行国民革命 |
B.开展土地革命,“工农武装割据” |
C.突破重重“围剿”,进行战略转移 |
D.倡导国共合作,团结一致抗日 |
12.
1945年9月***为重庆《新华日报》题词“庆祝抗战胜利, 中华民族解放万岁! 对中华民族解放 理解正确的是
A. 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 B. 结束了列强占领中国领土的历史
C. 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空前团结 D. 取得了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胜利
A. 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 B. 结束了列强占领中国领土的历史
C. 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空前团结 D. 取得了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胜利
13.
十月革命后,列宁说:“我们有权自豪,而且我们确实很自豪,因为我们有幸能够开始建设苏维埃国家,从而开创全世界历史的新时代,由一个新阶级实行统治的时代。”其中“我们确实很自豪”是指
A.提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
B.出现两个政权并存 |
C.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
D.促进了德国的统一 |
14.
下图是1987年台湾老兵发起的“返乡运动”的一个缩影。当年10月,台湾当局做出了允许“荣民弟兄”可以返回大陆探亲的决定。这一决定


A.奠定了两岸和平交往的政治基石 |
B.直接促成了“九二共识”的提出 |
C.最终打破了两岸多年的隔绝状态 |
D.导致了两岸直接“三通”的实现 |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些规定体现了
A.民主集中制原则 |
B.政治协商原则 |
C.人民民主原则 |
D.社会主义原则 |
17.
“我们现在还没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怎么办呢?可靠的办法就是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段论述应出自***的
A.《新民主主义沦》 |
B.《论人民民主专政》 |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
D.《论十大关系》 |
18.
“这场运动虽然许多新成就的基础是古典文化,但是它们很快地超越了希腊、罗马影响的范畴。它包括一些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理想和看法,特别突出的是乐观主义、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该运动最有可能是
A.智者运动 | B.文艺复兴 |
C.宗教改革 | D.启蒙运动 |
19.
“进步的观念在18世纪的思想革命中是突出的。……哲学家们勇敢地批评国家、社会和教会,并指出通向新的人间天堂的道路。”这里的“思想革命”是指
A.智者运动 |
B.文艺复兴 |
C.宗教改革 |
D.启蒙运动 |
20.
梁武帝萧衍曾对某一书法艺术作了如下描述:“疾若惊蛇之失道,迟若渌水之徘徊。缓则鸦行,急则鹊厉,抽如雉啄,点如兔掷。乍驻乍引,任意所为。或粗或细,随态运奇。”最符合这一描述的是
A.小篆 |
B.楷书 |
C.草书 |
D.行书 |
21.
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一书写道:“1870年以后物理学不断有新的发展,经过一场范式的危机,进入20世纪以后,物理学由量变进入质变,开始了革命性变革。”这主要体现在
A.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
B.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
C.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 |
D.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
22.
“就人类文明史而言,它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迄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和学术理论,取得过如此之大的成就。”材料中赞扬的是
A.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
B.英国颁布的《权利法案》 |
C.牛顿经典力学理论 |
D.达尔文提出的生物进化论 |
24.
黄仁宇在总结国共两党的历史博弈时说:“***的成功归功于他打破城乡之间的沟通障碍……当***的话语延伸到小村落时,被孤立在城市的国民党绝对没有机会赢得中国。”据此可推知材料( )
A.夸大了***话语的作用 | B.肯定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
C.有意抬高***的政治地位 | D.认为国民党对农村统治薄弱 |
25.
邓小平家中挂布一幅《双猫图》。一只猫毛色雪白,茸毛轻柔,另一只猫毛色乌黑,黑里透亮。画的上方,是几行遒劲苍老的题词:“不管白猫黑猫,会捉老鼠的就是好猫。”它生动形象地反映了邓小平怎样的思想精髓
A.家庭联系承包责任制 |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C.解放思想,实事求足 |
D.一国两制,祖国统一 |
27.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为了实现党的十四大所确定的战略任务……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此后,中国政府
A.制定“百家争鸣”的学术方针 |
B.初步建立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
C.提出“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
D.制定“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 |
28.
巴比松画派的迪亚兹鼓励雷诺阿在绘画中去追求光与色,从此雷诺阿开始放弃传统的暗调子,逐渐走向明媚和五彩缤纷的光与色的境界。下列与雷诺阿所追求风格一致的是








A.《自由引导人们》 |
B.《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
C.《日出·印象》 |
D.《格尔尼卡》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4道)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