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4题)
2.材料分析题- (共2题)
5.
二战后,国际格局从结构到组成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地缘格局、战略关系和政治关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3年《星期六晚邮报》发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在战后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和经济世界秩序安排的设想。具体措施有二:一是组建一个美国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二是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1945年,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
材料二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
材料三1991年,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74圈。
材料四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美国战后的什么战略意图?对二战后国际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2)美国的挑战主要指的是哪些力量的崛起?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大国实力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对国际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4)结合史实说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是怎样成为“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的。
材料一1943年《星期六晚邮报》发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在战后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和经济世界秩序安排的设想。具体措施有二:一是组建一个美国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二是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1945年,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
材料二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
材料三1991年,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74圈。
材料四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美国战后的什么战略意图?对二战后国际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2)美国的挑战主要指的是哪些力量的崛起?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大国实力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对国际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4)结合史实说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是怎样成为“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的。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传承了中国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又与马克思主义、***思想一脉相承。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提出这十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
(1)材料一孟子提出了什么民本思想?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孙中山提出了哪些具体的民生主张?
(3)材料三出自***的哪部著作?根据材料回答这些问题提出的背景。
(4)以上材料和分析可以给我们什么启示?
材料一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孟子《孟子.尽心章句下》
材料二 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若能将平均地权做到,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则社会革命已成七八分了。——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
材料三 最近几个月,中央政治局听了中央工业、农业、运输业、商业、财政等三十四个部门的工作汇报,从中看到一些有关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问题。综合起来,一共有十个问题,也就是十大关系。提出这十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
——***《 》
请回答:(1)材料一孟子提出了什么民本思想?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孙中山提出了哪些具体的民生主张?
(3)材料三出自***的哪部著作?根据材料回答这些问题提出的背景。
(4)以上材料和分析可以给我们什么启示?
3.单选题- (共24题)
7.
顾准在《希腊城邦制度》中指出:“梭伦政制……按照希腊的政治概念,这是一种金权政治(Timocracy),而不是民主政治。”他的评价针对的是梭伦改革中的
A.废除债务奴隶制度 | B.实行财产等级制度 |
C.建立四百人议事会 | D.设立公民陪审法庭 |
8.
2016年9月28日,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先后以“97对1”和“348对77”压倒性的投票结果推翻了总统奥巴马此前做出的否决,强行通过允许“9·11”恐怖袭击事件幸存者和遇难者亲属起诉沙特阿拉伯政府的法案。这表明美国政治体制中
A.总统没有实权 |
B.立法权与行政权相互制约 |
C.出现权力混乱现象 |
D.国会立法权独断专行 |
9.
近代某一事件后,日本对华人不再优待尊重,甚至对华人充满了鄙视,也不再把中国视为其近代化的对手,提出要充当东洋的盟主。这一事件使
A.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
B.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
C.江苏苏州被开辟为通商口岸 |
D.清廷完全沦为西方列强工具 |
10.
“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从1934年10月开始行动。在连续冲破四道封锁线后,从八万六千锐减为三万多人。这种严酷事实,迫使红军中越来越多的人感到再也不能照原来的办法打下去了,必须下决心有一个根本的改变。”后来发生的“根本改变”是
A.召开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 |
B.红军一往无前,克服艰难险阻 |
C.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壮大革命力量 |
D.抓住主要矛盾,建立统一战线 |
12.
《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这表明列宁
A.赞成两个政权并存 |
B.主张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
C.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D.提出与临时政府合作 |
13.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认为:“中国人寻找适合中国的政治制度,寻找了两三代,但终究没有寻找到。直到以***为核心的第一代选择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这些“政治制度”中最根本的制度是
A.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C.村民民主自治制度 |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14.
1953年底,美国情报部门的一封电报中写道:“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是在其周边地区(指新兴民族独立国家)促进和建立可以作为缓冲的友好国家。”当时中国政府
A.参加日内瓦会议 |
B.确立“一边倒”外交方针 |
C.提出“求同存异” |
D.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15.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手’……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这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
A.全球化 |
B.多极化 |
C.一体化 |
D.集团化 |
16.
据资料记载,美国大萧条发生后,无锡以出口为主的缫丝工业遭受严重打击,其他行业也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但到民国二十五年,无锡工业资本总额就达3400.9万元,增长74.3%,其中投资缫丝工业的薛氏集团成功登上“丝茧大王”的宝座。该时段无锡工商业的发达主要得益于
A.清政府放宽对设厂的限制 |
B.欧洲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 |
C.国民政府“经济建设运动” |
D.抗战中英美对华经济援助 |
17.
研究中国商朝丝织业的发展情况时,下列可以作为第一手史料的是
A.甲骨文中“蚕”、“桑”、“丝”等文字 |
B.电视剧《武王伐纣》中演员的丝绸服饰 |
C.小说《封神演义》中关于丝织品的描写 |
D.人教版历史必修2记载:“商朝时已有了织机,能织出多种丝织品。” |
18.
完全脱离历史事实而胡编乱造的“伪历史剧”“穿越剧”流行,引起了历史学者的批判和担忧。下列情节均摘自时下热门电视剧,其中可能有一定历史依据的是
A.徽州商人在扬州经商居住在会馆之中 |
B.北宋士子章敦在家中温习四书五经 |
C.西周商人孟孙纠贩卖铁制农具而发家 |
D.元朝大都市民以观看京剧作为时尚 |
20.
工厂制和垄断组织的出现是近代生产组织形式的重大变革,这两大生产组织形式都
A.推动了跨国贸易和资本输出 |
B.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
C.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 |
D.杜绝单个资本家生产的无计划性 |
21.
1949年新中国诞生,解放了全国人民;1979年以后的改革开放则是中国人民另一种意义上的解放。两种解放分别侧重于
A.政治上解放、生产力解放 |
B.思想解放、生产关系解放 |
C.上层建筑解放、社会制度解放 |
D.民主政治解放、对外关系开放 |
22.
下图中,画家描绘的是男人们开始剪掉自己长长的辫子,改穿起了中山装或西装。妇女身上的封建束缚也逐步解除,缠足和束胸已经逐渐被摒弃,改穿起了以长裤和大衿衫为主的服装。造成这种变化的最根本原因是


A.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加剧 |
B.西式服装的传入以及流行 |
C.国内政治形势的巨大变化 |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24.
下面是某同学在学习“经济全球化”时遇到的一个问题,其中前后对应正确的是
A | 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 开始建立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 |
B | 成立欧共体 | 关税、货币、市场、司法统一 |
C | 成立亚太经合组织 | 自觉自愿、道义责任,会员制,没有法律义务 |
D | 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 | 标志着北美地区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
A.A |
B.B |
C.C |
D.D |
25.
“他承认人为万物尺度,同时认为是理性而非感觉才是人最重要的品质。反对真理的相对性,他认为人们能够发现独立于人类欲望之正确和公平的恒久原则。”“他”指的是
A.普罗塔戈拉 | B.苏格拉底 |
C.莎士比亚 | D.康德 |
27.
“他们将自己视为大无畏的文化先锋,并且有义务引导世界走出充满着传统教义、非理性、盲目信念以及专制为目的的‘黑暗时期’,他们应用理性之光驱散现实的黑暗,把人们引向光明。”“他们”发起的运动
A.复兴了古代希腊人文精神 |
B.打破了天主教会精神垄断 |
C.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产生 |
D.冲击了欧洲封建专制统治 |
28.
学者郑永年提出:“南方谈话直接造成了史无前例的变化,不仅产生了强大的改革新动力,而且为改革和发展指出了新的方向。”“新的方向”主要是指
A.开发和开放浦东新区 |
B.积极构建新型区域合作组织 |
C.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29.
1965年6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二适写文章反驳郭沫若关于《兰亭序》是赝品的观点,但无处发表。为此,***给郭沫若写信表示“笔墨官司,有比无好”。***的意见体现了
A.“百家争鸣”的方针 |
B.“百花齐放”的主张 |
C.“文化革命”的观点 |
D.“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4道)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3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