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4题)
1.
家训是我们祖先对家庭教育深入思考的智慧结晶,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极具特色的部分,至今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家训传统源远流长。内容上既有一般的家训,更体现为贞节观念的强化、女子家训大量增加、商贾家训繁荣,重视个人风操和民族气节教育;作者既有帝王显宦、学究宿儒,也有普通百姓;形式上既有长篇鸿作,也有箴言、歌诀、训词、铭文、碑刻;方式上既有循循善诱的说理激励,也有家规族法的惩罚条文。
——摘编自陈延斌《试论明清家训的发展及其教化实践》
材料二 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封建社会便走上了日益衰落的穷途末路。除了洋务派为中国传统家训教化带来一股“新风”之外,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将西方的教育思想、家庭观念运用于对子弟家人的教育指导上,也给传统家训以局部的开新。然而,从总体上看,长达三千年之久的家训历史已经由清前期的鼎盛逐渐呈现出衰落的趋势;而辛亥革命的爆发,则标志着中国传统家训已近尾声。
——摘编自《家训:中国人的家庭教科书》
材料三 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生活走上正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研究儒家思想和古代文化,我们深切地感到:传统家庭教育中的家训,又堪称古代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家训中充满了治理国家、安定社会、修养品德和成就事业的至理名言
——摘编自牛志平《“家训”与中国传统家庭教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古代中国传统家训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传统家训变化的表现及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家训的现世价值。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传统家训地位变化的主要原因。
材料一 中国家训传统源远流长。内容上既有一般的家训,更体现为贞节观念的强化、女子家训大量增加、商贾家训繁荣,重视个人风操和民族气节教育;作者既有帝王显宦、学究宿儒,也有普通百姓;形式上既有长篇鸿作,也有箴言、歌诀、训词、铭文、碑刻;方式上既有循循善诱的说理激励,也有家规族法的惩罚条文。
——摘编自陈延斌《试论明清家训的发展及其教化实践》
材料二 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封建社会便走上了日益衰落的穷途末路。除了洋务派为中国传统家训教化带来一股“新风”之外,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将西方的教育思想、家庭观念运用于对子弟家人的教育指导上,也给传统家训以局部的开新。然而,从总体上看,长达三千年之久的家训历史已经由清前期的鼎盛逐渐呈现出衰落的趋势;而辛亥革命的爆发,则标志着中国传统家训已近尾声。
——摘编自《家训:中国人的家庭教科书》
材料三 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生活走上正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研究儒家思想和古代文化,我们深切地感到:传统家庭教育中的家训,又堪称古代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家训中充满了治理国家、安定社会、修养品德和成就事业的至理名言
——摘编自牛志平《“家训”与中国传统家庭教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古代中国传统家训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传统家训变化的表现及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家训的现世价值。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传统家训地位变化的主要原因。
2.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雅典贵族通过元老院的形式,控制着政治和宗教生活。公民大会虽然存在,但权力很少。许多雅典农民因为不能偿还债务而沦为奴隶,他们以自身为抵押向贵族借债。农民们一次次地要求取消债务,将土地归还穷人,雅典似乎走到了内战的边缘。雅典贵族对危机做出了反应,公元前594年他们选择了梭伦这位具有改革思想的贵族做首席执政官。
——(美国)杰克逊•J•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
材料二除却欠债千家乐,重获自由万民祥,……挣脱枷锁出牢笼,海阔天空任翱翔。
——梭伦
材料三我已将适当的权力给予民众,绝不会故意剥削或纵情泛滥,就是那些富有和高贵的人士,提出的忠告在于知耻和守分,执着盾牌我屹立在两派之间,双方的权利不可以相互侵犯。
——梭伦
材料四雅典人之所以这时候邀请梭伦出来,是因为当时雅典正面临危机——贫富分化严重,富有者和贫穷者的分化正在激化。……梭伦上台后,他所面对的情景要比想象中困难得多——穷人强烈要求平分富人的财产,梭伦当然不能支持农民的这一极端要求,不过也必须让穷人得到实惠。
——白海军《光荣希腊》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梭伦改革前雅典社会问题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改革的目的。
(2)材料二的诗句反映了梭伦改革的哪一重要举措?这一举措直接产生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3)材料三的诗句体现了梭伦怎样的改革理念?据材料四,归纳能够论证这一理念的重要举措。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的这一改革理念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材料一雅典贵族通过元老院的形式,控制着政治和宗教生活。公民大会虽然存在,但权力很少。许多雅典农民因为不能偿还债务而沦为奴隶,他们以自身为抵押向贵族借债。农民们一次次地要求取消债务,将土地归还穷人,雅典似乎走到了内战的边缘。雅典贵族对危机做出了反应,公元前594年他们选择了梭伦这位具有改革思想的贵族做首席执政官。
——(美国)杰克逊•J•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
材料二除却欠债千家乐,重获自由万民祥,……挣脱枷锁出牢笼,海阔天空任翱翔。
——梭伦
材料三我已将适当的权力给予民众,绝不会故意剥削或纵情泛滥,就是那些富有和高贵的人士,提出的忠告在于知耻和守分,执着盾牌我屹立在两派之间,双方的权利不可以相互侵犯。
——梭伦
材料四雅典人之所以这时候邀请梭伦出来,是因为当时雅典正面临危机——贫富分化严重,富有者和贫穷者的分化正在激化。……梭伦上台后,他所面对的情景要比想象中困难得多——穷人强烈要求平分富人的财产,梭伦当然不能支持农民的这一极端要求,不过也必须让穷人得到实惠。
——白海军《光荣希腊》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梭伦改革前雅典社会问题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改革的目的。
(2)材料二的诗句反映了梭伦改革的哪一重要举措?这一举措直接产生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3)材料三的诗句体现了梭伦怎样的改革理念?据材料四,归纳能够论证这一理念的重要举措。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的这一改革理念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3.
“主义”表示对事物的主导,往往被国家或国家集团等用于表达其强烈推行的主张,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国际关系的走向。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7年,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向国会提出关于中东的特别咨文……主要内容是:由国会授权总统动用2亿美元给中东国家以经济和军事援助;总统有权应这些国家的请求提供武力援助,只要这些国家面临“国际共产主义控制的任何国家的武装侵略”。……以后这个中东政策纳也被用于中东以外的地区。
——百度百科《艾森豪威尔主义》
材料二 “9·11”恐怖袭击事件后……布什宣布,其政府所关注的焦点将是摧毁恐怖分子的网络,这场战争“不仅是美国之战,也是世界之战”,任何国家都必须做出选择:或者站在美国一边,或者与恐怖分子站在一起。“从现在起,任何继续庇护或者支持恐怖分子的国家都将被美国认定为敌对的政权。
——袁征《“非友即敌——美国推出“布什主义”》
材料三 奥巴马主义

注:“轻轻的走,慢慢来,好好想,建立联盟并带上一根大点儿但别太大的棒子。”
材料四 欧盟作为当今世界最成熟,最具影响力的区域集团,它在区域间主义发展进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领跑者”角色。由它所主导的区域主义不但促进了世界各区域之间更为紧密的交流与联系,而且由此催生了全球政治经济中“一种新的互动层次”,并对新的世界秩序和全球治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郑先武《欧盟与区域间主义:区域效用与全球意义》
注:区域间主义指的是一个地区与另一个地区各种行为体(国家或非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艾森豪威尔主义的实质是什么?它是美国二战后什么政策的延伸?
(2)根据材料二分析美国推行“布什主义”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杜鲁门主义”和“布什主义”产生的催化剂分别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分析,美国的对外政策有何变化?从“杜鲁门主义”、“艾森豪威尔主义”到“布什主义”的变化指出美国制定外交政策的立足点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分析,“区域间主义”的发展反映了当今世界怎样的发展趋势?
(5)综上所述分析,为了应对国际关系的新发展,中国应采取怎样的外交措施?
材料一 1957年,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向国会提出关于中东的特别咨文……主要内容是:由国会授权总统动用2亿美元给中东国家以经济和军事援助;总统有权应这些国家的请求提供武力援助,只要这些国家面临“国际共产主义控制的任何国家的武装侵略”。……以后这个中东政策纳也被用于中东以外的地区。
——百度百科《艾森豪威尔主义》
材料二 “9·11”恐怖袭击事件后……布什宣布,其政府所关注的焦点将是摧毁恐怖分子的网络,这场战争“不仅是美国之战,也是世界之战”,任何国家都必须做出选择:或者站在美国一边,或者与恐怖分子站在一起。“从现在起,任何继续庇护或者支持恐怖分子的国家都将被美国认定为敌对的政权。
——袁征《“非友即敌——美国推出“布什主义”》
材料三 奥巴马主义

注:“轻轻的走,慢慢来,好好想,建立联盟并带上一根大点儿但别太大的棒子。”
材料四 欧盟作为当今世界最成熟,最具影响力的区域集团,它在区域间主义发展进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领跑者”角色。由它所主导的区域主义不但促进了世界各区域之间更为紧密的交流与联系,而且由此催生了全球政治经济中“一种新的互动层次”,并对新的世界秩序和全球治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郑先武《欧盟与区域间主义:区域效用与全球意义》
注:区域间主义指的是一个地区与另一个地区各种行为体(国家或非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艾森豪威尔主义的实质是什么?它是美国二战后什么政策的延伸?
(2)根据材料二分析美国推行“布什主义”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杜鲁门主义”和“布什主义”产生的催化剂分别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分析,美国的对外政策有何变化?从“杜鲁门主义”、“艾森豪威尔主义”到“布什主义”的变化指出美国制定外交政策的立足点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分析,“区域间主义”的发展反映了当今世界怎样的发展趋势?
(5)综上所述分析,为了应对国际关系的新发展,中国应采取怎样的外交措施?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皇帝之功,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指平民)是富。普天之下,抟心揖志(专心一志的意思),器械一量,同书文字。日月所照,舟舆(指船和车)所载,皆终其命,莫不得意……忧恤黔首,朝夕不懈。……举错(同“措”)必当,莫不如画。
——秦始皇二十八年《琅邪刻石》
材料二1973年8月5日,***作《读〈封建论〉,赠郭老》(指郭沫若)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件要商量。祖龙魂死业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
百代多行秦政制,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1)指出材料一中的哪些内容符合秦始皇的历史事实?
(2)材料二中的“焚坑事件”指的是什么?***在诗中认为“焚坑事件要商量”,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句话的理解。
材料一皇帝之功,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指平民)是富。普天之下,抟心揖志(专心一志的意思),器械一量,同书文字。日月所照,舟舆(指船和车)所载,皆终其命,莫不得意……忧恤黔首,朝夕不懈。……举错(同“措”)必当,莫不如画。
——秦始皇二十八年《琅邪刻石》
材料二1973年8月5日,***作《读〈封建论〉,赠郭老》(指郭沫若)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件要商量。祖龙魂死业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
百代多行秦政制,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1)指出材料一中的哪些内容符合秦始皇的历史事实?
(2)材料二中的“焚坑事件”指的是什么?***在诗中认为“焚坑事件要商量”,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句话的理解。
2.单选题- (共12题)
5.
1850年普鲁士宪法规定国王有宣战、媾和及与外国订立其他条约之权”,“立法权由国王与两院共同行使之”,“凡年满二十五岁的普鲁士人有选举权”。这表明当时的普鲁士
A.用代议制粉饰封建君主专制 |
B.已具备近代民主政治某些特征 |
C.确立了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
D.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
6.
有学者通过计量化的统计得出,从武汉失守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南昌会战等9次大规模战役,占国民党22次会战的41%,甚至有过一些攻势作战。这一时期国民党还有大的战斗496次,占整个抗战时期战斗的44%,共伤亡137.6万人,占整个抗战时期伤亡人数的43%。由此最能说明
A.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仍在积极抗战 |
B.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
C.正面战场牵制了日军侵华的全部力量 |
D.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 |
7.
下表是出席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人数统计图(共662人)。从中可以获悉


A.新政协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
B.中国共产党在会议中处于领导地位 |
C.新政协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能 |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得以确立 |
8.
阅读下表可知,某一阶段《人民日报》对美国报道语态变化最大,其主要原因是《人民日报》对美国报道不同语态所占比例
| 1960年1月至3月 | 1975年1月至3月 | 1985年1月至3月 |
积极报道 | 0(0%) | 2(2%) | 51(14%) |
消极报道 | 323(95%) | 81(87%) | 88(24%) |
中性报道 | 16(5%) | 10(11%) | 224(62%) |
A.尼克松访华开启中美关系正常化 |
B.新闻媒体的文字风格发生了重大改变 |
C.全面对外开放推动中美关系改善 |
D.国策调整促使对美认识趋向理性客观 |
9.
在原始社会末期黄河中下游一带的仰韶文化遗存中,有“大量的陶石纺轮、纺砖、刀杼(骨匕)、骨梭等纺织工具……同时,各地都发现有许多的骨针,直径和针眼都很细小”。据此可知当时
A.纺织技术日臻完善 | B.生产工具来源多样 |
C.陶器制造十分发达 | D.手工行业分工细致 |
10.
杜牧《上李太尉论江贼书》载:“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富室大户,多居其间。自十五年来,江南江北,凡名草市,劫杀皆遍,只有三年再劫者,无有五年获安者。”由此可以获悉当时的草市
①居于交通便利之地; ②常遭盗贼劫掠;
③已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④缺乏政府监管
①居于交通便利之地; ②常遭盗贼劫掠;
③已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④缺乏政府监管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11.
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提出,“这几年我们对经济体制实行了一些改革,扩大了企业在计划管理方面的权限,注意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方向是正确的,收效也很明显。今后,要继续注意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但决不能忽视和放松国家计划的统一领导。”这说明当时
A.传统经济体制有所改变 |
B.我国开始进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 |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 |
12.
1438年,发表于德意志地区的《皇帝西基斯蒙改革敕令》中说:“服从已死亡,正义遭践踏,正当秩序荡然无存。……上帝垂示为善,奈何人已悉随己愿而未服从。”造成此情形的主要原因是:
A.智者运动主张以人为世界的中心 |
B.文艺复兴倡导人性解放和现世幸福 |
C.宗教改革主张信仰自由因信称义 |
D.启蒙运动反对教权主义 |
13.
南宋绍熙四年(1193年),文人周必大在给友人的信札中写道,“近用沈存中法,以胶泥铜板,移换摹印,今日偶成《玉堂杂记》二十八事。”下列对材料有关信息理解有误的是
A.材料有助于研究印刷术的发展历程 |
B.《玉堂杂记》最早记载了活字印刷术 |
C.活字印刷术开创了人类印刷史上的新纪元 |
D.宋代是我国古代科技文化的繁荣时代 |
14.
达尔文《物种起源》的影响远远超越其学科范围,扩展到社会思想领域,成为
①近代中国民族觉醒、奋发图强的思想动力
②西方列强瓜分世界的“理论依据”之一
③马克思提出暴力革命主张的思想渊源
④欧洲启蒙运动批判专制统治的思想武器
①近代中国民族觉醒、奋发图强的思想动力
②西方列强瓜分世界的“理论依据”之一
③马克思提出暴力革命主张的思想渊源
④欧洲启蒙运动批判专制统治的思想武器
A.①③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② |
15.
新文化运动期间,辜鸿铭曾指出:“人们经常断言汉语中没有关于‘自由’的词汇,但令人惊奇的事实是,不仅汉语中有关于‘自由’的词汇而且这个词还准确地表达了 ‘自由’的真正含义。汉语中表示‘自由’的字是‘道’ ……当它在‘自由’这个意义上使用时,被定义为遵循我们本性的法则——率性之谓道。”辜鸿铭言论的主要目的是( )
A.推进文学革命 | B.弘扬传统文化 |
C.提倡自由平等 | D.否定西方文化 |
16.
(题文)建筑是凝固的艺术。如图是位于捷克首都布拉格的一幢建筑,被称为“跳舞的房子”。与这一建筑艺术风格最为接近的美术作品是


A.《拾穗者》 |
B.《格尔尼卡》 |
C.《日出•印象》 |
D.《自由引导人民》 |
3.选择题- (共3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