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山西大学附中高二5月模块诊断历史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4280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8/25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有同学在研究近代中西经济交流时找到了以下史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18世纪,亚洲仍然对欧洲商品不感兴趣,而欧洲则勉强地用金银去支付它所想要的亚洲产品(丝绸,茶叶、香料等).……进入近代以来,特别是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西方交流出现了新的状况.中国的茶叶、生丝、棉花大量输往西方,以“英国制造”为代表的西方纺织品、机械设备等也漂洋过海,洋人反客为主,得操丝市、茶市之权,华商之业丝茶者,反仰洋人鼻息,厘毫不能主持,在某些地区,洋布排挤了土纱土布,使中国城市出现生产凋敞,经济萧条的状况。
材料二
年份
原料
半成品
制成品
农产品
矿产品
机器开采
手工
机制
手工
机制
1873
2.6

不到0.5
37.4
 
58.3
1.7
1893
15.5


28.4
0.1
53.4
2.5
1903
26.8
0.2
0.2
17.2
14.7
32.9
8.0
1910
39.1
0.2
0.5
13.1
11.9
28.3
6.8
1920
36.4
0.9
2.8
8.2
12.3
31.2
8.3
1930
45.1
1.2
3.4
3.5
12.2
27.1
7.4
1936
44.1
2.6
1.6
6.7
5.6
32.4
7.1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不同时期中国与欧洲在贸易中的地位,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出口贸易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
2.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演进的趋势,也是人们认识历史的重要视角。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所谓古代中国的“现代化”,就是指造就中华帝国的那套“理性设计”,主要包括郡县制、法典化控制以及文官制度等……若从宗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形态往后看,则春秋战国以至于帝国时代,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
——张树平《“理性政治知识”与中国古代政治的“现代化”》
材料二 通常认为,宋朝标志着旧的中世纪统治(其顶峰是唐朝时期)的结束和所谓“现代”发展的开始。……那种认为中国历史和中国社会体系“没有变动”的观点是绝对错误的。如果我们仔细考察宋朝时所发生的这些变动,可能会惊讶地发现,它们不但显示出典型的“现代”特征,而且预示着七八百年后改变欧洲面貌的种种变迁。
——罗兹·墨菲《东亚史》
材料三 戊戌启蒙运动以西方资本主义的天赋人权学说和自由、平等、民主的资产阶级原则来批判中国传统小农社会流行的君权观念、行为模式和伦理精神,显示了近代中国人批判理性精神的觉醒与成长;而其对传统宗法等级观念的冲击和对自我独立的意义、价值的推重,又体现了近代人文主义精神。
——陈旭麓《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1)结合所学知识,以郡县制为例概述从宗周时代到秦汉时期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并据此指出材料一中“现代化”的内涵。
(2)从经济、社会、科技等角度概括宋朝带有“现代”特征的“变动”。
(3)根据材料三概括戊戌启蒙运动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戊戌启蒙运动对中国现代化的贡献。
3.
近代中西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对中国社会与文化变革起到了推动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中西文化交流情况:
继马戛尔尼访华后,1807年英国派马礼逊来华传教,此时嘉庆帝厉行闭关政策,严禁传教活动,禁止外国人学习中文。马礼逊好不容易聘诸的中义老师,身上经常带着毒约,一旦被官府发现以便随时自尽。他还注意到,中国人拥有某种根深蒂固的优越感,称外国人是“番鬼”。在官府的迫害下,他不得不离开广州,到澳门和马六甲一带进行传教和学术活动。一批爱国者从战争中惊醒,他们提倡“师夷”,是对当时人们普遍存在的天朝大国心理的大胆挑战,但却是空谷足音,长久不为清廷所重视。
夷人的长技被提升为“西学”,并借助“体用“等中国传统哲学范畴,将中西学纳入统一体内,它进一步冲破了“夷夏大防”的藩篱,为人们大胆接受西学开辟了道路。以培养外语、军事、科技人才为目标的新式学堂增多,西式学堂逐渐被人们所接收。
维新派不仅将人们对西学的认识,由“西艺”推进到了“西政”,而且第一次打破了隆中抑西的传统文化价值观,为西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在思想上进一步开辟了道路。到1897年底,各地已建立以变法自强为宗旨的学会33个,新式学堂17所,出版报刊19种,到1898年,学会、学堂和报馆达300多个。
——据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等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提取19世纪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文化两项特征并进行解读。(要求:信息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单选题(共13题)

4.
在罗马自然法中,合法的婚姻在这样的人与人之间缔结:他们是罗马市民,男性确实适婚,而女性具有结婚的自然能力,根据法律的规定结合,不论他们是家父还是家子,但在家子之情形下,他们需要得到他们处于其权力下的尊亲的同意。这一规定体现了罗马法
A.仅仅保护公民间的婚姻关系
B.提倡不同等级问的市民通婚
C.要求在婚姻关系小尊亲敬老
D.对市民的婚姻自由进行限制
5.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众议员的任期为两年,每两年全部改选一次,而参议员任期是六年,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这一规定
A.防止立法工作草率从事
B.兼顾大州和小州的利益
C.充分发挥两院的制约与平衡作用
D.保证代表的广泛性和政策的延续性
6.
1791年生效的美国联邦宪法第1~10条修正案也称《权利法案》,其中规定:“国会不得制定剥夺公民的言论、出版、和平集会和请愿等自由的法律;非依法律的正当程序,不得剥夺任何公民的自由、生命或财产。”这体现了该法案
A.确立司法权独立于立法权的基本原则
B.为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奠定了法律基础
C.反对森严的封建特权等级制
D.受到《独立宣言》精神的影响
7.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两个多世纪里,英国权力保持了相对稳定,“不管国王们和大臣们的想法多么不着边际,其本身的缺点有多少,但统治阶级的传统„„都能够因地制宜,利用英国现有的国家权利的条件,具体地铸造出显赫的国家权力。”这主要取决于
A.限制君权的历史传统B.两党政治的尖锐斗争
C.责任内阁的不断完善D.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
8.
1865年恩格斯在分析德国经济时写到:“普鲁士的资产阶级很清楚地知道,他们在自己的工业活动的领域中依赖政府到什么程度。租让权及行政上的控制像噩梦一样压迫他们。”恩格斯的这一分析
A. 找到了德国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
B. 对威权政府在工业化中的作用认识不足
C. 强调了普鲁士应该担负起领导统一的重任
D. 为德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指明了方向
9.
《尚书·洪范》记载当时的政务时说:“一曰食,二曰货。”《周礼》记载:“以九职任万民……六日商贾,阜通货贿。”材料反映了当时统治者
A.实施重农抑商政策
B.重视和鼓励商业发展
C.提倡“工商皆本”
D.强调耕战以加强中央集权
10.
有学者认为工业革命都以技术为中心,但现在,多数国家却仍然落后,不是因为不知道这些技术,而是因为运用先进技术的资本不够,操作和使用的技术水平不够,更重要的是,不愿接受先进技术必然会带来的社会改组。材料突出反映了
A.落后国家掌握先进的技术就能迎头赶上
B.接受技术和资本就能实现社会改组
C.落后国家具有足够的资金就能突破重围
D.工业革命需具备心理和文化的动因
11.
1672年和1692年英国政府先后颁布《航海条例》,到1849年又废除大部分《航海条例》。1854年,外国的商船被准许从事英国沿海的贸易,至此,《航海条例》所规定的限制完全取消。英国完全取消《航海条例》
A.说明自由主义已成为英国的经济政策
B.表明英国已无力主导世界市场
C.是因为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已完全形成
D.反映出美国已成为英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强劲对手
12.
从1885到1892年,清政府财政收入中的田赋由38.5%下降到35.2%,而厘金(国内贸易征税)和关税收入则由36.7%上升到43.2%,其中关税收入逐年上升了3.8%。这表明
A.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B.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陷入困境
D.清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13.
厉以宁说“1929年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分界线,十一届三中全会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的分界线。”两个“分界线”的共同含义是
A.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有机统一,重振了经济
B.经济体制更加包容、合理,更有张力和活力
C.发展了所有制形式的多样性,解放了生产力
D.增强了政府对经济的调控,稳定了市场秩序
14.
1979年5月,国家经济委员会等部门选择8个企业进行试点,其基本内容:改企业基金制为利润留成制;政府给予企业在产品生产、销售、试制、资金使用、人事安排、职工奖惩等方面以部分权力;企业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建立职工代表大会。这次试点
A.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B.标志改革开放的开始
C.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D.开启了城市体制改革
15.
18世纪一位法国思想家曾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可以看出,这一时期人们思考问题突出表现在
A.批判神权统治 B.提倡人性解放
C.倡导思想自由 D.反对君主专制
16.
1907年,毕加索在伦敦参观了非洲面具展览后写道:“那些面具并不是任何雕塑品,……我长时间地盯着它,终于慢慢明白过来,某种深刻的转变正降临到我的头上。”受其影响,他创作了立体主义的第一幅绘画《亚威农少女》。这可以作为个案反映
A.欧洲文化霸权地位崩溃
B.立体主义全盘颠覆了艺术传统
C.非洲艺术已是立体主义
D.欧洲与非洲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