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4题)
1.
罗马法某学生学习“罗马法体系”一课后,产生了疑问:古罗马的奴隶是否确如书上所说,被“摊斥在法律对象之外,不具有任何权利”?为此,他查找了资料,并撰写了如下读书笔记:
①奴隶指在罗马社会中不具有自由人身份的人,在法律上被视为物;奴隶的身份可能因出生、受到刑事处罚或在战争中被俘所致;奴隶可以被解放而成为自由人.(1)
②奴隶的释放问题是罗马法中重要的一部分.
③《十二铜表法》中就有相关的条文.(2)
④表明当时即己存在释奴现象.共和末期至帝制前期,随着罗马版图的扩大,释放奴隶的现象更加普遍.帝国大法官小普林尼的书信中就有释放一大批奴隶的记录.(3)
历史学家指出:“在罗马法中很普遍的一个观点是:虽然奴隶制度是一种合法的社会制度,但它是和‘本性’相矛盾的”,有古罗马大法学家就认为:“从民法的观点来看,奴隶是什么也算不得的.但是根据自然法来看便不是这个样子.从后者的观点来看,一切的人都是平等的”.(4)
由此看来,…
资料来源:
(1)《罗马法词典》
(2)《十二铜表法》第五表第八条、第十一条
(3)《小普林尼关于释放奴隶的书信三封》
(4)科瓦略夫《古代罗马史》
问题:
(1)上述“资料来源”中,哪些为一手史料,哪些为二手史料?
(2)在笔记的第一段中,哪些是对事实的陈述?哪些是该学生的评价?
(3)请你帮助这名学生解释罗马帝国释奴现象普遍存在的原因.
①奴隶指在罗马社会中不具有自由人身份的人,在法律上被视为物;奴隶的身份可能因出生、受到刑事处罚或在战争中被俘所致;奴隶可以被解放而成为自由人.(1)
②奴隶的释放问题是罗马法中重要的一部分.
③《十二铜表法》中就有相关的条文.(2)
④表明当时即己存在释奴现象.共和末期至帝制前期,随着罗马版图的扩大,释放奴隶的现象更加普遍.帝国大法官小普林尼的书信中就有释放一大批奴隶的记录.(3)
历史学家指出:“在罗马法中很普遍的一个观点是:虽然奴隶制度是一种合法的社会制度,但它是和‘本性’相矛盾的”,有古罗马大法学家就认为:“从民法的观点来看,奴隶是什么也算不得的.但是根据自然法来看便不是这个样子.从后者的观点来看,一切的人都是平等的”.(4)
由此看来,…
资料来源:
(1)《罗马法词典》
(2)《十二铜表法》第五表第八条、第十一条
(3)《小普林尼关于释放奴隶的书信三封》
(4)科瓦略夫《古代罗马史》
问题:
(1)上述“资料来源”中,哪些为一手史料,哪些为二手史料?
(2)在笔记的第一段中,哪些是对事实的陈述?哪些是该学生的评价?
(3)请你帮助这名学生解释罗马帝国释奴现象普遍存在的原因.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平遥古城平面图

材料二 民国4年,张志圣、张志道、张志徳兄弟三人在(平遥)县城下东门外创办了“公益盛”织布局,率先引进铁织布机,生广規模相当可观;民国5年,宋梦槐、赵鸿谟创办了“金井火柴公司”;民国6年,直隶省(今河北)交河县孙希发来到平遥,随后创办了“聚共铁工厂”;民国13年,祁敬斋联合赵鴻猷创办了“金井电灯公司”;民国19年,王汝恩、祁敬斋、楊汝霖等创办了“晋生面粉公司”;民国23年,又购置发电机組,向城内送电,更名为“晋生面粉电灯公司”。
——摘编自郝亮《平遥近代工业发展概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平遥古城建筑布局的主要特色。从图中选择一处遗址,指出其历史文化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山西平遥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材料一 平遥古城平面图

材料二 民国4年,张志圣、张志道、张志徳兄弟三人在(平遥)县城下东门外创办了“公益盛”织布局,率先引进铁织布机,生广規模相当可观;民国5年,宋梦槐、赵鸿谟创办了“金井火柴公司”;民国6年,直隶省(今河北)交河县孙希发来到平遥,随后创办了“聚共铁工厂”;民国13年,祁敬斋联合赵鴻猷创办了“金井电灯公司”;民国19年,王汝恩、祁敬斋、楊汝霖等创办了“晋生面粉公司”;民国23年,又购置发电机組,向城内送电,更名为“晋生面粉电灯公司”。
——摘编自郝亮《平遥近代工业发展概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平遥古城建筑布局的主要特色。从图中选择一处遗址,指出其历史文化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山西平遥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3.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3年起,美国开始考虑对中国南海诸岛的处理问题,提出“将根据安全需要对此前由日本统治的太平洋岛屿进行安排”,并制定了三种方案:交还给中国,交给法国和国际托管。在日本投降后,美国政府提出了新方案,规定日本必须放弃战争期间内占领的南沙群岛等地区的领土,却没有确定由谁接收,仅仅将南沙群岛定为“非托管区域”。1947年3月,美国在“对日和约”草案中明确指出日本在南海地区应放弃的岛屿包括“东沙岛、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或者南海中的任何其他岛屿”。
1950年,美国的态度发生了显著变化。1951年3月对日和约草案依然未提及南海诸岛归属问题,仅在涉及到中国领土的部分规定:“日本放弃对朝鲜、台湾和澎湖列岛的所有权利、权利根据和要求”。后在法国要求下,才决定在草案中规定:“日本放弃对南沙群岛及西沙群岛之一切权利、权利根据与要求”。最终的《旧金山对日和约》基本上沿用了这一措辞。
——摘编自栗广《美国对南海诸岛归属问题的考量与行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美国南海政策的核心内容,并简析其形成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美国的南海政策。
材料
1943年起,美国开始考虑对中国南海诸岛的处理问题,提出“将根据安全需要对此前由日本统治的太平洋岛屿进行安排”,并制定了三种方案:交还给中国,交给法国和国际托管。在日本投降后,美国政府提出了新方案,规定日本必须放弃战争期间内占领的南沙群岛等地区的领土,却没有确定由谁接收,仅仅将南沙群岛定为“非托管区域”。1947年3月,美国在“对日和约”草案中明确指出日本在南海地区应放弃的岛屿包括“东沙岛、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或者南海中的任何其他岛屿”。
1950年,美国的态度发生了显著变化。1951年3月对日和约草案依然未提及南海诸岛归属问题,仅在涉及到中国领土的部分规定:“日本放弃对朝鲜、台湾和澎湖列岛的所有权利、权利根据和要求”。后在法国要求下,才决定在草案中规定:“日本放弃对南沙群岛及西沙群岛之一切权利、权利根据与要求”。最终的《旧金山对日和约》基本上沿用了这一措辞。
——摘编自栗广《美国对南海诸岛归属问题的考量与行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美国南海政策的核心内容,并简析其形成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美国的南海政策。
4.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1926年3月,中共党员恽代英受派到黄埔军校担任政治总教官。1927年初,他又奉命主持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的工作。在这段时期内,他先后写了《党纪与军纪》《纪律》
《军队中政治工作的方法》《修正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政治教育大纲草案》《最近学校改革之意义》等文章。恽代英明确指出:“所谓党高于一切,是说军队不能违背党的主义。”“假如我们的军队不肯受党的指导,不肯为党的主义作战,反而跟着帝国主义和军阀镇压革命,这种军队便只能是反革命的军队。”他认为每一个忠实热心革命的党员,“一定应知道为了革命运动,必须要有一个军纪很严肃的党军……若是蔑视军纪,便证明他们不明了主义”。恽代英认为,军队中的政治工作特别重要,“只有借政治工作阐明本党的学说与主张,养成士兵确定革命观点,方可以保证军队统一与为主义奋勇作战的革命精神”。“譬如我,假使跟着蒋介石,也大可升官发财,但要使中国革命成功,就不能不反对反革命的甘作民众叛徒的蒋介石!这种反对,是有益中国的。我们要真正建设廉洁政府,使每一个工作的同志都能尽职,决不像蒋介石一样专门招致他的同学同乡同姓来占满了一切位置。”
——申富强、李良明《恽代英军队政治工作思想及其历史价值》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恽代英上述军队政治工作思想产生发展的背景,并概括其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恽代英上述军队政治工作思想的影响。
材料1926年3月,中共党员恽代英受派到黄埔军校担任政治总教官。1927年初,他又奉命主持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的工作。在这段时期内,他先后写了《党纪与军纪》《纪律》
《军队中政治工作的方法》《修正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政治教育大纲草案》《最近学校改革之意义》等文章。恽代英明确指出:“所谓党高于一切,是说军队不能违背党的主义。”“假如我们的军队不肯受党的指导,不肯为党的主义作战,反而跟着帝国主义和军阀镇压革命,这种军队便只能是反革命的军队。”他认为每一个忠实热心革命的党员,“一定应知道为了革命运动,必须要有一个军纪很严肃的党军……若是蔑视军纪,便证明他们不明了主义”。恽代英认为,军队中的政治工作特别重要,“只有借政治工作阐明本党的学说与主张,养成士兵确定革命观点,方可以保证军队统一与为主义奋勇作战的革命精神”。“譬如我,假使跟着蒋介石,也大可升官发财,但要使中国革命成功,就不能不反对反革命的甘作民众叛徒的蒋介石!这种反对,是有益中国的。我们要真正建设廉洁政府,使每一个工作的同志都能尽职,决不像蒋介石一样专门招致他的同学同乡同姓来占满了一切位置。”
——申富强、李良明《恽代英军队政治工作思想及其历史价值》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恽代英上述军队政治工作思想产生发展的背景,并概括其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恽代英上述军队政治工作思想的影响。
2.单选题- (共8题)
5.
学者们普遍认为,在罗马法历史上有两件大事:一是在公元前304年,弗拉维乌斯将有关诉讼的材料公布于众,使罗马人第一次了解到法律诉讼的文字程式;二是公元前254年,第一位平民祭司长提贝鲁斯·克伦卡尼乌斯第一次公开地讲授罗马法,向公众提供咨询意见。据此可知在这两件大事发生前
A. 平民无法得到法律保护
B. 法律知识垄断在少数人手中
C. 罗马法处于习惯法阶段
D. 法律对个人生活的影响较小
A. 平民无法得到法律保护
B. 法律知识垄断在少数人手中
C. 罗马法处于习惯法阶段
D. 法律对个人生活的影响较小
6.
据统计,1939年仅南京市区就有私塾16所,塾师162人,学生6164人,而周边地区农村私塾的数量更是大大超过正式小学,如泰县姜埝区私塾与小学的比例竟高达200:1。造成这一现象原因可能是
A. 国民政府重视农村教育发展
B. 沦陷区民众抵制奴化教育
C. 日本侵略摧毁中国民族工业
D. 民众重视传统的儒学教育
A. 国民政府重视农村教育发展
B. 沦陷区民众抵制奴化教育
C. 日本侵略摧毁中国民族工业
D. 民众重视传统的儒学教育
7.
据新华社对1972年1~9月外交情况的统计,中国接待外国官员和政府代表团三十多起,访问中国的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政府代表团和各界人士。到1972年底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达88个,和1969年底相比,三年内翻了一番。材料表明中国
A.重点建立与亚非的外交关系 |
B.开始独立自主地步入围际舞台 |
C.切实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 |
D.打破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 |
8.
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质疑:“中国商人阶级为什么不能摆脱对官场的依赖,而建立一支工业的或经营企业的独立力量?”其研究结论是:“中国的传统不是制造一个更好的捕鼠机,而是从官方取得捕鼠的特权。”下列最能支撑这一“研究结论”的史实是
A.战国时期私商大量出现 |
B.唐代柜坊和飞钱的问世 |
C.宋代商业突破市坊限制 |
D.明清商帮的兴起和发展 |
9.
唐代曾有“钱荒”现象即铜钱欠缺,导致民间在进行商业交易时没有铜币可以使用。历史学家分析说成因之一是人们将铜币熔化成铜金属。对此,较为恰当的理解是
A.纸钞已取代铜币成为民间通行货币,故人们将铜币熔铸成其它器物以牟利 |
B.飞钱已取代铜币成为民间通行货币,故人们将铜币熔铸成其它器物以牟利 |
C.因出现铜币面额低于金属价值现象,故人民将铜币熔铸成其它器物以牟利 |
D.“钱荒”原因不可能是人们将铜币熔铸成其它器物,是部分史学家误信史料 |
10.
1854年以后成立的由外国人管理的海关正式规定向对外贸易征收关税,并把收入上缴给中央政府而不归各省掌握。1894年的关税比1864年增长了近2倍,在收入结构中的比重由1/7左右上升为1/4左右。此举反映了
A.清政府的关税自主权正在逐步丧失 |
B.中国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 |
C.外国商品对中国市场冲击日益加深 |
D.中国对世界市场的依赖加深 |
11.
下表是“中国近代产业结构的变动(1887-1936年)”,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近代中国
| 国民收入 | 就业人口 | ||
年份 | 1887年 | 1936年 | 1887年 | 1936年 |
农业(%) | 69.62 | 64.50 | 80.00 | 75.52 |
工业和服务业(%) | 30.38 | 35.50 | 20.00 | 24.48 |
A.外国侵略延缓近代化进程 |
B.城市化的进程逐渐加快 |
C.对工业文明的适应与抗争 |
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
12.
他们反对当时学院派的保守思想和表现手法,采取在户外阳光下直接描绘景物,追求光色变化中表现对象的整体感和氛围的创作方法,一反过去宗教神话等主题内容和陈陈相因的灰褐色调,使欧洲绘画出现发挥光色原理加强表现力的新方法,对绘画技法的革新有很大影响。“他们”的作品
A.强调对自然真实客观的刻画 |
B.抒发对理想世界的强烈追求 |
C.着重于描绘自然的瞬间景象 |
D.表现了西方世界的精神危机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