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二轮小通史历史复习专题训练-训练19近、现代世界科技成果及文艺展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2765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1/4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力量。阅读有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
数学
天文历法气象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项数
22
25
25
9
25
7
7
8
8
 
材料二 中国古代几项重大发明:火药、罗盘针和印刷术等对于封建社会末期的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15世纪到今天,欧洲科技巨匠辈出,从哥白尼、伽利略到牛顿、瓦特,到卡尔〃本茨、爱迪生再到爱因斯坦、比尔〃盖茨,……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先驱动力正掌握在他们的手中。
——《面向21世纪的科技》
材料三 中国古代天文学主要成就
《尚书》中的日食记录;《竹书纪年》记载的流星雨;《淮南子》记载的太阳黑子
《春秋》中的哈雷彗星记录;《汉书》中的新星记录;僧一行对子午线的测量
 
请回答:
(1)请结合有关史实,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农业技术革新对社会变革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2)据材料一回答,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为什么会有这一特点?
(3)概述材料二提到的中国三大发明对资产阶级革命或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
(4)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古代天文学研究与西欧文艺复兴时期天文学革命相比有何差异?
2.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的先进农业科技及生产工具是通过丝绸之路传至国外,对当时世界农业产品质量、数量及对人民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摘自缪祥山《海上丝绸之路与古代农业科技文化交流》
(1)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对世界农业发展的贡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开通丝绸之路的时间,列举我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
材料二  “近代自然科学是希腊思想传统的直接继承者,它借助于复兴古典学术和强调人的全面教养的人文主义而不断发展起来。它继承和发扬了希腊思想中把理性和知识作为人的基本存在方式,也是习得理想人性的基本方式的精神遗产。”
——摘自王荣江《近代科学的发生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思想文化基础,分析西方科技在近代以来持续发展的原因。
材料三 波普尔认为,确定性知识的不可能,并不意味着我们知识增长和进步的不可能。我们可以通过某些批判,发现自身的错误并在认识自身错误的学习过程中增进我们的知识。
——摘自王荣江《(近代科学的发生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3)试以近代科学史上的历史事件为例说明材料三观点。
(4)综上,谈谈你对科技发展的认识。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人们应当预见到大革命不是由某些具体事件引导,而是由抽象原则和非常普通的理论引导的。

——(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材料二 叙事长诗《恰尔德·哈罗德游记》是英国诗人拜伦的代表作,它使拜伦“一夜醒来竟成了诗坛上的拿破仑”。他塑造的“拜伦式英雄”勇于追求个人的幸福、爱情、自由,且孤傲、倔强、狂热、浪漫
材料三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精神文化条件下产生的,它的形成是社会对文学的必然要求的结果。
材料四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一个文人求之不得的事情,然而奇怪的是,当戏剧作家贝克特听闻自己获得1969年诺贝尔文学奖时,竟做了一个“荒诞”的举动,他马上躲到乡村的一个小山庄里去了。最后在政界人物的劝导下他同意接受此奖项,但又以健康为由没有亲自前往斯德哥尔摩领奖。
(1)材料一中“抽象原则和非常普遍的理论”指的是什么?写出两位具有“抽象原则和非常普遍的理论”的代表人物。
(2)材料二中的作品属于哪一流派?写出体现该流派风格的文学和艺术作品。
(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符合材料三中“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精神文化条件下”法国出现的文学和艺术作品。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如识,写出戏剧作家贝克特的代表作品及其所属的流派。

2.单选题(共19题)

4.
早在达尔文之前,就已经有人提出过进化论的观点。但是真正使进化论为世人所关注的是达尔文于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其重要原因在于该书
A.结论源于大量第一手资料
B.顺应自由主义经济思潮
C.成为当时学术界、思想界的公论
D.是对自然界认识的突破
5.
工业4.0是德国政府首先提出的一个高科技战略计划,旨在应用物联网、智能化等技术来提高制造业水平。于是,有人用下图形象地概括了二个多世纪以来的工业化历程。对r如图理解正确的是
A.工业1.0开创了蒸汽时代,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B.工业2.0采用流水线模式,人们普赞工业王国
C.工业3.0开创信息化时代,知识经济初现端倪
D.工业4.0产生了第三产业,改变了生产经营方式
6.
从“手工劳动”到“机器生产”,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从中感知到的是
A.生产力的巨大进步
B.生产关系急剧变革
C.经济基础质的飞跃
D.上层建筑自我调整
7.
法国作家夏多布里昂最早塑造出文学中的“世纪病”形象,其特征是孤独、忧郁,悲观、失望,与现实社会格格不入;有评论称“这是所有不满于平庸、有思想、有才智的人在资产阶级新世界中的共同感觉。”材料表明“世纪病”
A.根植于经济危机与世界大战
B.是无产阶级文学的代表
C.具有反传统和反理性的特点
D.表达对理性王国的失望
8.
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中评论道:近代某科学家将天体、地球联系在一起,并放到整个宇宙体系中进行研究;开创性地提出整个宇宙中的物体都遵守一个定律,并运用数学推理予以证明。该科学家
A.提出自由落体定律
B.发现热辐射过程中的能量分布规律
C.系统说明了自然界的力学现象
D.揭示时空本质属性
9.
互联网催生了大批打车软件,这些打车软件通过把互联网和传统的交通出行相结合,增加了车辆的使用率,这反映了
A.人们交通工具的改变
B.互联网技术超过前代
C.信息技术普遍的应用
D.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影响
10.
19世纪的物理学领域建立了“一座庄严雄伟的建筑体系和动人心弦的美丽殿堂”,但仍存在“乌云”,后来出现了“驱走乌云的其“太阳”指的是:
A.牛顿经典力学
B.马克思主义学说
C.达尔文进化论
D.爱因斯坦相对论
11.
马克思说:《物种起源》这本书实际上也为阶级斗争提供了自然科学依据。马克思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
A.《物种起源》强调自然界中生物的物种是不断进化的
B.《物种起源》强调自然界中生物物种的进化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
C.《物种起源》强调的“适者生存,劣者淘汰”进化论观点
D.《物种起源》证明了整个有机界——植物、动物、包括人在内都是长期发展进化的产物
12.
文综-历史试题)2018年3月14日,享年76岁的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去世。霍金是继牛顿和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被世人誉为“宇宙之王”。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宇宙论和黑洞,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提出了黑洞蒸发现象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统一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石是
A.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原理和普朗克的量子理论
B.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普朗克的量子理论
C.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D.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和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13.
18世纪的哲学已经按照当时自然科学的榜样和模式树立了自己的理想。为解决哲学的方法这一关键问题,人们求助于牛顿的“哲学思维的准则”。材料反映出牛顿(  )
A.取得的成就覆盖了多个领域B.科学精神影响人的思维方式
C.推动了欧洲启蒙运动的兴起D.否定了中世纪自然科学成果
14.
英国著名评论家柯林·威尔逊说过:“存在主义的中心问题可以由一句话来概括:人的地位。(但是)人是神还是虫?现代文学采取第二种观点,倾向于强调人的毫无价值。”这表明现代主义文学
A.渲染变态、迷惘、虚无等精神创伤
B.违反文学创作原则和写作手法
C.采用抽象、夸张、变形的表现方法
D.揭露丑恶现实并憧憬美好未来
15.
“Thevoice”节目模式最早是来自荷兰的一档综艺节目《voiceofHolland》,现在这一综艺节目的模式己经在全世界的多个国家取得了可观的人气和商业利益;韩剧《仁显王后的男人》,2012年通过网络在中国播出,也积攒了相当的人气。这表明当前全球化
A.有力地冲击了本土文化
B.使全球的价值观趋同
C.加速了民族文化的触合
D.加强了世界文化交流
16.
长篇小说《追忆似水年华》没有中心人物,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波澜起伏,贯穿始终的悄节线索。它大体以叙述者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活动为轴心,穿插描写了大量的人物事件,可以说是在一部主要小说上派生着许多独立成篇的其他小说,也可以说是一部交织着好几个主题曲的巨大交响乐。与其风格相似的是
A.
B.
C.
D.
17.
下列选项中与下图所示小说创作风格相近的是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
B.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C.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红楼梦》)
D.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
18.
下列为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小说作品。这4幅作品反映出近代以来
A.批判精神备受重视的趋势
B.感性思维不断遭受挑战
C.传统文学流派相继被淘汰
D.西方文学流派不断创新
19.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列宾在19世纪80年代初创作的油画中的杰作。这是画家亲眼目睹的情景,成为挥之不去的记忆,列宾决定把这一苦役般的劳动景象画出来,狭长的画幅展现了这群纤夫的队伍,阳光酷烈,沙滩荒芜,穿着破烂衣衫的纤夫拉着货船,步履沉重地向前行进。此画属于的画派是(  )
A.古典主义画派B.浪漫主义画派
C.现实主义画派D.现代主义画派
20.
垒球、迷你高尔夫球等大众化、低消费的体育项目风行;旨在助人排解“休闲问题”的书籍大量出版;最受欢迎的游戏是“大富翁”;最受欢迎的电影是音乐幻想剧。这些现象,可能出现在
A.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
B.20世纪50年代的苏联
C.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
D.2O世纪80年代的中国
21.
一位画家宣称“今天我们要求的,是一种在色彩上特别有生气、特别强烈和紧张的艺术”,他主张用色彩强烈的对比或和谐所造成的艺术效果,他号召画家不要害怕用强烈和响亮的色彩。下列作品符合他主张的是
A.《拾穗者》
B.《自由引导人民》
C.《格尔尼卡》
D.《向日葵》
22.
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是一首英雄意志战胜宿命论、光明战胜黑暗的壮丽凯歌。恩格斯曾盛赞这部作品为最杰出的音乐作品。整部作品精练简洁,结构完整统一。这部作品
A.具有古典主义特征
B.受到社会变革影响
C.未受到社会现实感染
D.热情地歌颂了欢乐

3.多选题(共1题)

23.
有人对近代以来的美术流派作这样的概括:“新古典主义美术以古代历史或现实重大事件为题材,重视画面的严整与和谐”;“现实主义美术要求正确、完全、忠实地描写当下生活的社会环境”;“浪漫派绘画重视的是栩栩如生的生命感和动感的表现,画面讲求整体效果而非细部修饰”;“印象派绘画捕捉的事物是闪动的光影和色彩。”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①是现实主义绘画作品
B.②是新古典主义绘画作品
C.③是浪漫派绘画作品
D.④是印象派绘画作品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9道)

    多选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