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第四中学2018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275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8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
“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
“改知县为五品官,正其名曰县令。任是职者,必用千里以内习其风土之人。其初日试令,三年,称职,为真;又三年,称职,封父母;又三年,称职,玺书劳问;又三年,称职,进阶益禄,任之终身。……夫使天下之为县令者,不得迁又不得归,其身与县终,而子孙世世处焉。”

——顾炎武

材料二 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备受美国制宪者们的推崇,其精髓被融入美国成文宪法之中,在后来美国的政治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称之为“现代国家的最完善的例子”。美国式民主模式适合中国吗?邓小平同志对此很早就果断地指出,“我们讲民主,不能照搬资产阶级的民主,不能搞三权鼎立那一套。我经常批评美国当权者,说他们实际上有三个政府……对内自己也打架,造成了麻烦。这种办法我们不能采用”。

——摘编自黄金桥《美国宪政中的分权制衡机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出顾炎武在国家管理体制上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孟德斯鸠分权思想在美国政治实践中的充分体现。针对材料二中马克思、恩格斯和邓小平的不同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2.单选题(共10题)

2.
《十二铜表法》第五表第七款规定,精神病人因无保佐人时,对其身体和财产由族亲保护之;无族亲时由宗亲保护之。浪费人(不善于保管和喜欢随意挥霍财物的人)不得管理其财产,应由其族亲为他的保佐人。这主要反映出《十二铜表法》
A.渗透早期的人文主义理想
B.有利于保护贵族私有财产
C.保留了习惯法的残余理念
D.以处置经济财产为核心内容
3.
1862年5月8日敌视太平军的《中国邮报》写道:“断言太平军占据的地区已是赤地千里未免有点夸大其词,他们占领了生丝的主要产区浙江湖州,长期以来运到上海的生丝大部分来自他们的占领区;绿茶产区杭州和安徽太平也有相同的情况。”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该报是要揭穿那些敌视太平军的夸大不实之词
B.太平天国对列强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C.太平军占领区的农作情况比清政府统治时期好
D.当时太平天国军队占领区的经济秩序相对稳定
4.
“这次会议的一个显著成效,是中国在此以后几年内迅速同埃及、叙利亚、伊拉克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几内亚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中国的外交舞台不再局限于社会主义阵营及周边邻国,而是扩展至广大的西亚北非地区了。”材料中的这次会议
A.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地位参加
B.周恩来旗帜鲜明地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C.形成“上海共识”有利于亚太经贸交流与合作
D.丰富了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新型国家关系
5.
总结第一次技术革命(即工业革命),可以说是走了一条生产→技术→科学→新科学→新技术→生产的道路。这说明工业革命
A.促进了近代科学的形成
B.密切了科技与生产的关系
C.就是一场单纯的技术革命
D.使社会分工日趋专业化
6.
以下是1861-1884年总理衡门总署大臣、军机处军机大臣、其中总署大臣兼任军机大臣情况统计表。这种安排
时间
总署大臣人数
军机大臣人数
其中总署大人兼任军机大臣人数
1861-1868年
7
5
3
1869-1875年
10
5
4
1876-1881年
12
5
5
1882-1884年
12
6
4
 
A.有效抑制了地方官僚势力的崛起
B.有利于洋务政策的推行
C.加深了清政府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D.推动了政治近代化进程
7.
据20世纪初我国海关统计:进口货物价值1915年比1913年减少了20.3%,出口每年比1913年增加14.8%至20.5%。入超由每年2亿多海关两减至约3000万海关两,1919年更减至1600多万两。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相对有利的外部环境
B.中国关税自主权的收回
C.和平稳定的国内环境
D.民国政府鼓励大量出口
8.
1959年9月外交部和中联部送来了苏联经济学硕士格洛托夫所写的《论集体农庄所有制的发展前途》一文。***看后批示:“此人根本不研究马、恩、列思想,并且连斯大林公社必定是集体农庄的高级形式这一观点也否定。总之,作者认为公社无论何时都是有害无益的。”***这一批示说明了(  )
A.赫鲁晓夫取消集体农庄的办法被中国指责
B.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出现曲折
C.中苏两国的国家关系已经出现了严重恶化
D.苏联学术界与其政治价值观相背离
9.
19世纪初期,当蒸汽机车轰鸣奔驰的时候,衣冠楚楚的绅士、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快:“我看到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先进科技
A.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
B.极大地冲击了社会关系
C.改变了落后的社会制度
D.资产阶级与平民实现了完全平等
10.
新文化运动对于传统儒学的批判,一方面以西方现代性启蒙话语为理念背景,从而将古今问题延展为中西问题;另一方面又将孔孟、庄子哲学及传统文化特质回溯至封建专制时代,将中西问题还原为古今问题,从而凸显了西方价值理性的现代普遍性意义。由此可知,新文化运动
A.激情大于理性
B.重视传统文化的转化
C.强调思想解放
D.注重中西文化的融合
11.
20世纪初,巴拉兹在评价某一艺术时说:“它也像印刷术一样通过一种技术方法来大量复制并传播人的思想产品。它对于人类文化所起影响之大并不亚于印刷术。”其诞生“不仅创造了新的艺术作品,而且使人类获得了一种新的能力,用以感受和理解这种新的艺术。”该艺术是
A.电影艺术
B.雕刻艺术
C.绘画艺术
D.电视艺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