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4题)
黄宗羲继承了早期儒家的民本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意为“众多”)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孟子•尽心下》
材料二 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也。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三 (黄宗羲的)理念,比孟子之说代表一种合乎民主的思考,近代民主政治所努力的,就是要把这个理念变成事实,使人民成为国家的真正主人。……梨洲的民本思想,已为中国走向民主的历史,创造了新的条件,只是在十七世纪还不能开花结果。
——韦政通《中国思想史》
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概括孟子、黄宗羲的基本主张,并指出二者相同点。
(2)据材料二,指出黄宗羲评价古今君主优劣的标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黄宗羲思想产生的经济根源。
(3)据材料三,指出黄宗義思想的进步性。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在十七世纪还不能开花结果”的原因。
材料一中国民众普遍地缺乏民主觉醒,没有建立民主国家的智能,因此,欲使共和名副其实,必须改变人的思想,要改变思想须办杂志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材料二当下“充塞社会之空气,无往而非陈腐朽败焉,求些少之新鲜活泼者,以慰吾人窒息之绝望,亦杳不可得。循斯现象,于人身则必死,于社会则必亡。”……“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陈独秀《敬告青年》
材料三解放云者,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之谓也。我有手足,自谋温饱;我有口舌,自陈好恶;我有心思,自崇所信;绝不认他人之越俎,亦不应主我而奴他人;盖自认为独立自主之人格以上,一切操行,一切权利,一切信仰,唯有听命各自固有之智能,断无盲从隶属他人之理——陈独秀《敬告青年》
材料四自《新青年》创刊以后,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几乎所有的西学门类以及各种各样的主义、思潮、学说等,都先后传入中国。……可以说,《新青年》的创刊既是中国文化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必然产物,又对中国文化进一步走向开放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新青年》的创刊以及由此兴起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文化从一元走向多元的历史进程。……《新青年》创刊对中国文化从一元走向多元的另一重大贡献,是对儒家思想的批判,颠覆了其延续两千余年的独尊地位与话语霸权,从而使人们从儒家思想的禁锢中解放了出来,促进了多元思想格局的出现。——郑大华、王余辉《循着中国近代文化走向回望〈新青年〉》
(1)据材料一,分析《新青年》杂志创办的社会背景。据材料二,指出其为什么以“青年”为刊物的名号?(2)据材料三,指出陈独秀所说“解放”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新文化运动通过哪些措施来实现这种“解放”的?
(3)据材料四,概括指出《新青年》创刊及新文化运动兴起,对近代中国产生的社会影响。
材料一夫不待法令绳墨而无不正者,千万之一也。故圣人以千万治天下。故夫知者而后能知之,不可以为法,民不尽知;贤者而后知之,不可以为法,民不尽知。……故圣人之为国也,不法古不修今,因世而为之治,废俗而为之法。
——《商君书》
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然刻深寡恩,特以强服之耳。——《战国策·秦策》
材料三商鞅进步的法律观还表现在充分发挥的广泛社会功能,不断扩充法律内容,扩大法律调整的范围,将秦国社会生活全面纳入法制轨道,使社会成为有组织有序、结构严整的有机整体。——刘树林《商鞅变法的历史启示》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的法律观。
(2)材料二中商鞅是如何推动法制实施的?概括其效果。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从社会转型的角度认识商鞅法律观的价值。
材料一 “人的发现”与“世界的发现”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两个伟大主题。……文艺复兴的艺术充分反映了自然世界中的数学比例和关系,加强了科学家对数学方法的实际效用的信念。……人文主义者的一个重要关切是纠正基督教和阿拉伯注疏者对古典文献的错误注释,他们需要在同一论著的不同版本之间做出甄别,而甄别的理性根据常常是通过对自然的细致观察来获得的。
——郝苑《从“人的发现”到“世界的发现”》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中“世界的发现”的主要表现。据此,指出“世界的发现”的影响。材料二 系统论述三大定律的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其革命性的科学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反响推动和影响了整个欧洲特别法国启蒙运动的发展。……牛顿的成就证明,通过观察、实验和理论综合可以获得正确的知识,甚至能推翻一些建基于绝对信仰上的宗教观念,神圣的天体可以被正确地统一到力学的规律之下,《圣经》不是人们获得知识的唯一源泉,知识的领悟并不以信仰为前提,相反,理性的分析和推理才是通达知识的正确道路。
——郑晓松《牛顿力学革命之于法国启蒙运动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为什么牛顿的成就推动了法国启蒙运动的发展?材料三 20世纪以来,……自然科学获得革命性的进展。科学文化在社会生活中显示了巨大的力量和作用。(人们)都自觉不自觉地认为科学是万能的,浑然不知极尽浮华背后隐藏的巨大的发展危机:由于缺乏人文的关怀,人类的发展就缺少一种长远的眼光,这样必然会影响到一些关系到整个人类发展的大问题,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这种影响……将给人类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李道志《科学素养建设:科学与人文相融共生》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20世纪自然科学获得的革命性进展。材料三认为现代社会发展出现了什么危机?(4)结合以上材料,如何正确认识科学与人文的关系?
2.单选题- (共16题)
A.《论人民民主专政》 |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C.《新民主主义论》 |
D.《论十大关系》 |
A.城市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 |
B.世俗文学成为了文化主流 |
C.传统礼教受到了较大冲击 |
D.说书艺术开始在民间出现 |
A.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 |
B.反映工业革命时期的社会状况 |
C.体现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 |
D.表现西方社会严重的精神危机 |
A.挑战了天主教会宣扬的创世说 |
B.奠定了研制发电机的理论基础 |
C.深化了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 |
D.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 |
A.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
B.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
C.鼓励人们独立的理性思考 |
D.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卓越成就 |

A.体现了西方人文精神的最初觉醒 |
B.彻底动摇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 |
C.冲击了中世纪天主教神学世界观 |
D.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权威 |
A.人文主义者追求人生享乐的精神 |
B.工业资产阶级开拓市场的要求 |
C.冒险家们开辟新航路的愿望 |
D.反对专制和迷信的启蒙思想 |
A.造纸术改进,利于信息的记录和传承 |
B.火药用于军事,出现自动爆炸的地雷 |
C.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促使海运的发展 |
D.雕版印刷出现,促进宋代文化的传播 |

A.突出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 |
B.体现了工笔重彩画的风格 |
C.着重反映个人的思想情感 |
D.追求自然风景的写实描述 |
A.内燃机和现代交通工具的发明和应用 |
B.电话、无线电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
C.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
D.电影、电视的出现和影视艺术的发展 |
A.推动了宗教改革的兴起 |
B.推动了理性思想的启蒙 |
C.否定了专制君主的权威 |
D.否定了封建神学创世说 |
A.提倡民主科学 |
B.坚持“中体西用” |
C.主张维新变法 |
D.宣传马克思主义 |
A.旨在唤醒国人的危机意识 |
B.使进化论在中国迅速传播 |
C.为推翻清政府寻找依据 |
D.减少了维新变法的阻力 |
A.仍属于资产阶级土地纲领 |
B.反映农民要求平分土地的愿望 |
C.指导辛亥革命取得了胜利 |
D.成为中共土地革命的指导思想 |
A.义务教育的普及 |
B.国民教育体系的形成 |
C.希望工程的推动 |
D.“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5